书城传记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4辑
15555700000016

第16章 支持科学研究

研究是大学的最高任务。基于这一理念,孟宪承在改革教学的同时也大力提倡并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其在任期间,学校的科研工作从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编写教材,到注重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再到重在促进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提高,逐步走上了科学的轨道,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成立专门机构

建校初期,孟宪承便主持成立了研究部,田佩之任主任,负责学校的科研工作,号召教师以科学精神编写教材。1953年,学校响应高等教育部“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号召,在该学年度的工作计划中规定:“有条件的教师都要开始做科学研究工作,要围绕教学内容,拟定研究题目。”研究部也选择历史、地理、数学、中文等系作重点,围绕教学工作推进科学研究。1954年,学校在讨论了高等教育部有关领导的《关于高等师范学校教学改革的报告提纲》后,在研究部设立科学研究科,各系、各教研组按周或按月定期举行读书报告会、专题报告会,研究苏联的教材和学说,开展调查研究。但在当时,学校的科研困难重重:科研的经费较少;教师普遍不重视科研,认为“不搞科研照样上讲台”、“科研是少数专家的事,与己无关”等等。考虑到学校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和艰难性,学校进一步加强了对科学研究的领导,成立了科学研究委员会,由孟宪承亲自担任主任委员、孙陶林和田佩之担任副主任委员,全面负责学校的科研工作,具体涉及到制订学校的科研工作计划、安排科学研讨活动等等。专门机构的全面负责、学校领导的亲自主持,对于调动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确保科研工作的常规化和规范化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孟宪承也十分重视学生的科学研究,并着手建立管理学生科研的组织。1956年6月,学校响应周恩来总理发出的“向现代科学大进军”的号召,成立了华东师大学生科学协会。孟宪承出席了成立大会并致词,他说,建立学生科学小组,开展科学研究,是组织同学向科学进军的一种重要形式。全校已有学生科学小组51个,参加同学629人。他要求同学在科研活动中培养实事求是、独立钻研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并希望科协多组织全校性科学活动,提高同学们科学研究的积极性,把学校的科研工作推进一步。学生层面上科研组织的跟进,显示了学校对科研工作的重视,有利于从师生两个层面上来整体推进学校的科研工作,也有助于实现大学所肩负的“科研”之最高任务。其后学校科研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师生结合的趋势,这与孟宪承早期重视学生的科学研究是不无关系的。

开展科学研讨

为了破除科学研究中“留一手”现象,激发师生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学校有计划地组织了不同类型的学术研讨与交流活动。一种较为典型的活动是组织课堂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

据《华东师范大学大事记(1951-1987)》记载,仅在1955年,华东师大就曾组织过多次课堂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其中,在5月学校组织部分教授和教师奔赴上海中学参加全市性中学生物课观摩教学,听该校生物教师顾巧英上《动物学》和《植物学》课。在这前后,学校教育、生物两系的领导和教师14人,实地调查,专题总结顾巧英的教学经验,出版了6篇经验总结文章和《顾巧英的动物课——课堂教学实录》和《顾巧英的植物课——课堂教学实录》两本书。在10月,学校为了提高教师的讲课水平,首次举行全校性观摩教学——观摩教育系副教授胡守桑的教育学课。孟宪承为首的学校领导、苏联专家、各系教师及上海师专、江苏师院等兄弟院校部分教师参加听课,并进行集中评议。评议认为,观摩教学是研究并改进教学的一种好方式。

另一种较为典型的活动是举行科学讨论会,交流研究经验和心得。

在1956年1月,华东师大举行了第一次科学讨论会,为期3天。各系提交论文48篇,其中,研究教学法和联系中学实际的有29篇。参加讨论的有学校师生838人,来自上海市各高校、科学研究机关、教育行政机关、中学及江、浙两省高等师范院校代表175人。大会除集中报告外,还分系举行了27次报告和讨论。同年6月,学校还举行了第一次学生科学讨论会,会上进行了科学论文报告,提交专题论文67篇,也分系进行了报告和讨论。1957年3月,学校举行了第二次科学讨论会。各系提交论文69篇,学校教师、研究生、进修生,还有兄弟院校、科研机构、部分中学教师等70多个单位的来宾共2000多人参加了讨论会,盛况空前。

这些活动的开展,营造了浓厚的科研氛围,树立了学术活动的良好传统。师生们通过研讨提高了科研意识。教师们开始认识到,既要集中精力搞好教学,又要努力从事科学研究,两者并不矛盾。

建设研究机构

自学校建立教研组后,便开始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以教学为中心的研究。但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不再局限于教学和教材,孟宪承也开始思考并着手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以便更好地集中优势力量开展研究。在他的倡导和努力下,学校便建立了多种研究组织,努力向科学高峰攀登。

1957年,学校报请教育部、中国科学院批准成立了人口地理研究室和河口研究室,由胡焕庸和陈吉余分别担任两室主任。这是教育部第一次批准的全国18个研究室中的2个。它的主要研究任务是海洋地质地貌、河口海岸等,有专职编制5人,兼职人员15人。这两个研究室的成立,为地学学科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使其成为学校的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之一。

此后,学校陆续成立了教育科学、电子学、原子物理、固体物理和光学等研究室和一些专业实验室。鉴于高等师范院校的特点和任务,学校力求发展为全国教育科学的研究中心之一。因此,把教育科学研究室放在战略性的位置,由其负责对全校的教育科学研究进行全面规划,统一组织力量。

1960年,学校经上海市委教育卫生部批准,以学校教育系部分教师为基础,吸收原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小学教材编审组的同志,正式成立了华东师大教育科学研究所,由刘佛年教授担任所长,下设普通教育、教育理论、心理学、教育编译4个研究室,有专职研究人员54人,兼职人员7人。这是学校自建校以来成立的第一个研究所,在华东师大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1964年,根据周总理的指示,教育部在一些高校设立了研究外国问题的专门机构。经教育部批准,华东师大设立了西欧北美教育研究室,后改名为外国教育研究室,由郑匡任主任,还设立了西欧、北欧、北美经济地理研究室,由著名地理学家李春芬教授任主任。

研究所和研究室的成立,一方面整合了研究力量,优化了研究队伍,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至此,研究和教学相互促进,从整体上推进了学校的发展,也使学校在全国师范院校之中名列前茅。

出版多种杂志

为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学校还相继出版了多种杂志,以便于教师们发表并交流学习心得和研究成果。比如:1952年,《华东师大校刊》创刊号正式出版。

1953年,出版《学习与研究》丛刊。

1954年,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学习研究丛刊》。

1955年1月,成立学报编辑委员会,确定主编、副主编,由孙陶林副校长负责分管,出版文、理两版学报。

1955年11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季刊)由新知识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