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23辑
15555900000011

第11章 教育思想(2)

他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正在成长中的儿童,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发展。在《我的经验和理想中的孩童们》中说:“只从我的生平所有经验观察,中国幼童之日见聪明俊秀……”他回忆了自己生活的童年时代的儿童能力状况,以及现存所看到的在国民基础教育运动中的现代儿童的能力。据此,他把儿童能力的演进分为三个时期。各时期特征是:自己生活的儿童时代,儿童多迷信、恐惧、懦弱、循规蹈矩、笃信谨守。民国前后,在那时候的孩童比较二十余年前的孩童更为畅快、灵敏、活泼得多。而在国民基础教育运动中,形成了畅快、灵敏、活泼的儿童世界,儿童更聪明、正直、活泼、勇敢。揭示了对儿童的特质和能力的认识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和意义,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发展变化的儿童特质和能力。《儿童节纪念大会上的一种感触》充分肯定了儿童的学习能力,揭示了儿童的心理特点。“我认定我们的小朋友人人可教,个个都愿意学习,无需强迫……现在的小朋友比我们小时候活泼伶俐敏捷机警可爱得多,好奇心强,求知欲亦大,不用我们强迫,要受教育更不是叫他尽义务。”揭示了儿童好奇、机灵、求知欲强等心理特点及儿童具有主动积极的自觉学习能力。

符合儿童教育的规律,这对于教师变填鸭式教学为启发式教育的实践活动有一定启示,而对儿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认识更反映了雷沛鸿的科学教育观。

影响儿童生长发展的因素

从儿童的能力在历史中演进发展的角度,雷沛鸿揭示了儿童的生长发育是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在教育遗传的导向作用下的发展。《我的经验和理想中孩童们》指出:从畏惧怯弱的儿童、畅快灵活的儿童向聪明正直、活泼勇敢的儿童演进中,儿童的生活环境相应地经历了由家庭—欧美式新学校—遍及各个乡镇村街的国民基础学校。揭示了社会环境中的人和物对儿童生长发育的重大影响,特别是学校教育对儿童的智力和个性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他指出北欧人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儿童的能力和特质获得良好发展的条件是——努力发展教育,尤其是审美教育;另一方面是努力于保健卫生事业,特别优生事业。并强调通过优生、优育、优教,使整个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

总之,他在批判传统儿童观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积极、发展的儿童观,正确认识到儿童发展是一个统一的完整过程,是不断变化运动的过程,其发展不是某一因素单独影响的结果,而是全部因素综合地、系统地影响的结果,即儿童的特质和能力是在环境、教育与儿童自身积极主动参与的三种合力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充分认识到儿童在国家与民族生存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求提高儿童的地位和尊重儿童的权益,并强调优生、优育、优教。这种积极向上的儿童观是他教育改革的基础。

儿童教育观

儿童观不同,教育的任务、内容和方法也不同,即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有什么样的儿童教育观。雷沛鸿从人本主义儿童观出发,提出了与儿童观紧密相连的十大儿童问题:儿童的教育、养育、健康、保卫、救济、法律、劳动、研究、父母教育及其他儿童幸福问题。这些儿童问题以儿童教育为主导,贯穿在他的整个教育活动之中,并为了实现有教无类、一视同仁的教育理想而奋斗终身。

国家与个人并重的双重教育目的

雷沛鸿在《前学龄教育与国民基础教育》中指出,过长的义务教育存在两种弊端:只看见儿童,不见成人;同时又单纯地只看见儿童,而看不见社会。即脱离社会实际和忽略教育者主导地位的儿童中心的主义教育。据此,他要求教育既要顾及儿童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促进儿童个性发展;同时又要重视社会问题。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社会需要与人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教育目的应当反映这种辩证统一的关系,教育的任务是既要促使人去适应社会需要,得到社会所期望的发展,同时,因为人是独立的个体,有自身的需要,教育要促进人的发展。离开人自身的发展,教育就无从促进社会的发展。因而,社会需要与人的发展辩证统一的教育目的是具有科学性,仍然是当代教育的任务。在国民基础教育中,雷沛鸿要求教育的重心倾向于儿童教育,认识到现代儿童在建国中的巨大作用。

儿童教育是基础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始点,现代人才观对人才的要求已从体力型转向知识型,进入智能型阶段,而智能型人才要求人才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这些素质的培养必须依靠儿童教育阶段抓紧儿童的各个敏感期进行教育,才能达到社会对现代人才需要,这关系到21世纪国家的兴衰问题。

对学前教育及儿童教育任务的认识

雷沛鸿的国民基础教育包括:前学龄教育、儿童教育、青年教育及成人教育四部分,在此着重探讨与儿童观紧密相连的前学龄教育阶段。

(一)前学龄教育包涵三个阶段,各阶段任务不同。雷沛鸿主张,托儿所收受初生两个月至四岁的婴孩,其任务以保育为主,辅加教育意义。幼稚园的对象是四至六岁的婴孩,明确提出幼稚园功能不是读书识字,应是培养儿童日常生活所必需的良好习惯。《国民基础教育运动下的教育历程》中指出:“幼稚园是依儿童的行为,以教导歌唱、游戏及培养儿童日常生活之正当而又良好的习惯为主要任务。”将小学的任务与幼稚园区分开,抨击幼稚园小学化倾向,使幼稚园教育有明确的方向性。蒙养班招收六至八岁的幼童,使他们获得读写算的初步知识,以培养儿童求取知识的能力。他在《前学龄教育与国民基础教育》中指出:“幼儿园的小朋友,实不能一下子便闯入国民基础学校。因此,我们要办理蒙养班,在父母许可之下,使他们在未入国民基础学校前,能先一步获得读写算知识的启蒙。”蒙养班是幼小衔接的桥梁,为儿童接受小学教育起着准备作用,对蒙养班任务的认识比较先进,合乎现代幼教方向,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雷沛鸿对蒙养班的认识仅局限于智力准备,现代教育的认识应该是提高到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准备,即体力、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三个方面准备。

(二)儿童教育的任务。儿童教育最基本的任务是既要获取知识,同时要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和敏锐的感觉能力、观察能力。雷沛鸿在《什么是国民基础教育》中指出:“国民基础教育既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民族行为,依之,我们以改进中华民族的整个民族生活、民族社会。”国民基础教育的任务中改进和提高整个民族素质,推动社会进步。而儿童教育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既要服务于总目标,又有其自身的任务。在《国民基础教育运动下的教育历程》中,将8至12岁规定为儿童教育时期,根据广西的社会经济条件,将四年度划分为两段,四年中必须接受两年学校教育,最基本的任务是学生不仅要求取知识,还应培养他的双手和五官等感觉,实质是一种启发心智和扫盲的教育。

(三)失学者补偿教育。方案要求对儿童期失学的人进行为期一年左右的补偿教育。雷沛鸿在《前学龄教育与国民基础教育》中,对13岁到45岁以下的过去失学者,提出有效的补偿教育法案。“对于13岁以上18岁以下的青年男女,过去如果失学,法案均规定之使接受一年期的国民基础教育。此外,对于18岁以上45岁以下的成年男女,过去如果失学,法案又均规定之使接受6个月的国民基础教育。”并且在《广西国民基础教育运动的时代使命》中,他又明确规定:“对13足岁至16足岁的失学儿童面补受一学年期间之短期国民基础教育。”通过补偿教育法案的实施,对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有重大作用,并且,它比英国的《费舍尔法案》更为明确的提出补受法案,比美国20世纪60年代才倡导补偿教育早30年。

教育的手段和形式

幼稚园教育,本着尊重儿童、热爱儿童的态度,根据儿童的天性和特点,游戏和唱歌成为教育的主要手段。游戏作为幼稚园教育的基本手段,既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需要,又是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儿童教育阶段,根据家庭经济和社会经济条件及学生的学习能力情况,儿童除享受两年的免费义务教育外,其余两年可以采用分期受教育形式,即半工半读来完成受教育的任务,这种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对今天的义务教育实施有一定启示。

充分相信儿童的能力

雷沛鸿在《儿童节纪念大会上的一种感触》中指出:“我知道全省的儿童都热心向学,都十分愿意接受国民基础教育”。“希望小朋友互相帮助,互相教学,减少教师的精力,扩展学生的能力,这是推行国民基础教育最应注意和活用的一个方法。”肯定了儿童是教育的主体,充分发挥儿童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既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又解决了师资不足的问题。

现实意义

首先,我们要正确地对待传统的儿童观,认识到它对我们今天教育的一些不良影响。

雷沛鸿在20世纪30年代就批判了把儿童看成小大人,视为私有财产、儿童无知无能等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念,而这三种观念至今仍然残存在部分人思想意识之中,体现在教育中则是违反儿童的身心特点,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儿童,曾多次出现父母致残子女、甚至毒死子女的现象,这值得我们深思。因而,肃清传统儿童观中的错误,对树立新型的儿童观,进行科学化的儿童教育有重要意义。

尊重儿童,热爱儿童,提高儿童的社会地位,认识到儿童的特殊作用。雷沛鸿要求把儿童看作独立的社会公民,从国家角度出发,看到儿童在国家中的特殊作用,启迪儿童的爱国意识,对儿童从小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责任感培养,而这两项任务是今天儿童教育中的德育任务,关系到我国现代人才的素质问题,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三优工程”是上世纪90年代的一项巨大工程,是民族素质提高的前提条件。雷沛鸿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儿童的特质和能力,极力主张儿童随社会进步是越来越聪明、勇敢,正确揭示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并指出优生、优育、优教是促进儿童生长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九十年代中国儿童规划纲要》再次肯定了“三优工程”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是教育的重心。要求教育重心倾向于儿童教育,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义务教育方案,启示我们对义务教育的实施尽量做到因地制宜,儿童教育的重心是素质教育,关系到民族素质是否能较快提高等问题。而且初等教育具有最高经济效益,在发展中国家,初等教育的投资收益率为25%,而高等教育的投资收益率只有12%。这就意味着教育应倾向于初等教育。

明确提出幼稚园的任务是良好习惯的培养,反对读书识字的小学化教育倾向,而这种片面追求智力发展的倾向在今天的幼儿教育中,仍客观存在。并且解决幼小衔接的基本途径——蒙养班已被学前班取代,而学前班是否恰当,这是20世纪90年代幼儿教育的热点问题。

对因经济条件限制的失学者,提出补偿教育方案,启示我们推行义务教育过程中,针对山区具体情况,不仅要注重在校生的教育,而且要及时对逐渐增加的农村新文盲进行补救,这才有利于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推动社会的进步。

学生的互教互学有利于山区复式教学的发展。要求采用积极的教育手段,充分利用儿童的能力,互教互学,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而且还解决了缺少师资的山区教育问题。

总之,雷沛鸿从人本位的儿童观出发,要求尊重儿童,热爱儿童,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构造适合儿童特点的儿童教育体系,以爱国主义为教育灵魂,唤醒儿童的民族意识,培养儿童的责任感,将儿童的教育、养育、健康、保卫、救济法律、劳动、研究、父母教育等关系儿童幸福的问题,视为其教育活动的宗旨,并指出三优工程在提高民族素质中的巨大作用,而这些儿童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中教育的热门话题,已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