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苦真诚”四字校训的基本含义:坚苦,意谓坚忍刻苦;真诚,意谓真实诚恳,没有一点虚假。体现了学校创办者胡元倓以实现教育救国为己任,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仍坚韧不拔,不屈不挠,锐意发展教育的信念。也是中华民族“穷当益坚,老当益壮”传统美德的表现。在明德中学创办之初,胡元倓曾对黄兴说:“公倡革命,乃流血之举;我为此教育,是磨血之人也。”他以超越寻常的奋斗精神,解决了学校生存、师资、经费等诸多困难,顶住了守旧势力的强烈反对。他为聘一名师而长跪不起,他为募捐而自带被褥睡于其家中等待,他终生掌明德校务,“以明德为生命”,实为中国教育家办教育之坚苦真诚之典型。
民国时期湖南私立教育的兴盛
在湖南近代教育发展进程中,私立教育曾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对湖南社会的进步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民国时期湖南的私立教育,虽历尽磨难,仍兴盛不衰。
私立教育发展概略
清末新政前后,湖南开始出现各类私立学堂。最早开办的是位于长沙县湖迹渡的明耻小学堂,它创办于1900年。至辛亥革命前夕,湖南已办有从私立小学堂到私立高等学堂等各类私立学校。尽管当时私立教育的规模不是很大,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不是那么明显,但它毕竟为民国时期湖南私立教育的兴盛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
1912年民国成立后,随着民国政府制定的一系列资产阶级法规、政策的出台,湖南的教育事业也顺应时代的进步而得到了发展。湖南的私立教育则乘势而上,呈现出勃勃生机。湖南“私校之盛,殆为国中所仅见”。甚至有人说:“撇开私立学校,可以说我省毫无教育之可言。”虽然这话说得有点过头,但从中可以看出湖南私立教育发展的势头确实较为迅猛。
首先,民国时期,湖南私立小学办得甚为红火。据统计,1930年,湖南全省共有小学23112所,居全国第三位。1933年,国民政府教育部编制的《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称赞湖南“民国元、二、三年,人民始乐于兴学,加以谭延闿督湘,热心教育,准将寺庙祠产提作教育基金,一时小学教育最称发达”。而私立小学在全省小学中所占比重甚大。如1925年、1933年和1949年,省会长沙的私立小学分别占全市小学的67%、75.36%和46%。1932年,嘉禾县的私立小学竟占全县小学的95%以上,这一年也是全省私立小学办得最多的一年,共有私立小学10385所,占总数的40.75%。全省私立小学占小学总数比例最高的是1933年占46.07%。即使到1949年上学期,全省仍有私立小学6435所,占小学总数的19.7%。
其次,私立中学发达是民国时期湖南中学教育的又一特色。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全省中学有81所,其中,省立6所、县立或联立23所、私立52所。衡阳市在1948年仅有市立中学1所,学生246人,而私立中学有16所,学生6605人。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私立女子中学从民国初年起就一直存在,而且有一定的规模。如1949年上学期,湖南普通中学中,共有女子中学16所,其中省立1所(正在筹备)、县立2所、教会办4所、私立9所。不可否认,私立中学中虽存在一些设备简陋、师资低劣、教导无方、社会效益差的“黑店”中学,但办学成绩突出者也有不少,如明德、周男、长郡、楚怡、广益等私立中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再次,私立中等职业学校在民国成立后也有较大的发展。1930年,全省呈报政府立案者42所,私立18所,占42.86%。至1938年长沙“文夕大火”前夕,全省共有高、初级职业学校51所,其中私立31所,占69.23%。湖南和平解放前夕,全省职业学校有65所,私立职校45所(其中高级17所,初级28所)。
值得一提的是,民国时期湖南的女子职业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女子职业学校多为私立,民国期间各县一般有两所以上,最多时办有20多所。由于开设专业比较切合实际,学生就业以后能学以致用,所以入学者甚为踊跃。
另外,为适应政局发展的需要,从民国初年起,湖南开始兴办高等教育,其中就有私立高校。民国初期创办较成功的有私立群治法政专门学校、私立达材法政专门学校,此外,还有私立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等。从民国成立到抗战爆发前夕,湖南全省先后办有公私立高等学校22所,其中私立14所,占63.36%。到1949年上学期,湖南只剩下私立民国大学一所私立高校,其余五所为省立。可见,民国时期湖南的私立高校,其规模不如私立小学与中学那么大。
总的说来,民国时期湖南私立教育的发展,走过一条极不平坦的道路。它饱经战乱与社会的动荡,但仍在艰难前行。其中,办学人的酸甜苦辣值得后人细细品味,他们的办学经验与教训也值得我们认真地总结。
私立教育兴盛的原因
民国时期,湖南的私立教育对新式教育在湖南的推广,对新文化、新思想在湖南的传播,对湖南近代人才的培养,对加速湖南社会的转型与进步,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它能兴旺一时,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呢?
首先,应归功于有一批志向高远、献身教育、“磨血兴学”的办学中坚。这批人为了发展湖南的教育事业,毁家输产,奔走呼号,矢志不移。徐特立、胡元倓、朱剑凡、陈润霖、何炳麟、杨昌济、曹典球、曾宝荪、舒新城、黄国厚、邬干于等人兴学于省会长沙;蒋孝原、罗辀重、罗季则、晏孝逊、钟逢雨等人则办学于各县。
尽管这批人,作为个体在办学的方法、个人性格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但在他们的身上也体现了一些共同的东西,如他们都有一种艰苦创业的精神。徐特立家境贫寒,他的办学经费,完全靠自己多教课多赚酬金、省吃俭用和求人帮助来解决的。朱剑凡为办好周男女校,他捐献住宅、花园、田地共值11.1万银元。胡元倓任明德校长38年,他对黄兴说过:“公倡革命,乃流血事业;我办教育,是磨血之人。”为了解决办学经费,他不辞辛劳,到处奔波,或走南洋,或出关外,冒酷暑,历严寒,吃尽千般苦,先后为明德筹款十万元,建校舍20余栋,图书仪器设备为当时全国最好的学校之一。何炳麟、罗辀重为了办好各自的学校,他们也把自己家的家产,以及祖遗的田产捐出来了。
此外,他们还有一种共同的教育活动,那就是不循旧制,热心改革,为国精心培养人才。他们都主张学习西式教学新法,改革旧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和创造精神。朱剑凡就提出“教学要与社会生活相结合,要为社会改造和建设服务。”为此,他按西学新法,以新的理念,自编《教学法》等教材,亲自带头改革教法,除了注入式讲解外,还采取启发式教学。陈润霖为了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他在学校开辟各类专科教室或研究室,让学生在干中学,从实践中求知识。徐特立在授课中从不讲空洞的教条和抽象的大道理,而是结合历史与现实中的典型事例,启发学生,教育学生,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罗辀重则在办学中提出了自成体系的“素养教育”思想。他主张培养学生,要实施“群育、德育、体育、智育、美育”等五育并重。总之,湖南私立教育的兴盛最先应归功于以上办学中坚的“磨血兴学”的创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