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科技型人才——“欲跻中国于富强之列,非奖励科学不为功也。或谓中国人苟以前日治八股之聪明才力专用之于科学,则其进步殆不可限量。余亦谓吾国人苟以近代汉学家治经之精力用于治科学,必有无数之新发明,岂遂让白人称雄于世界耶”。
四是实业型人才——“立国之本何在乎?非政治家,非学者,而实业家也”。他以湖北宜昌一位留学生归国后创办农、林、牧场且获得成功为例,大声疾呼:与那些名噪于一时的归国留学生相比,这位埋头苦干的人“亦现在不可多得之人才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起来仿效。
五是教育型人才——当时教育人才非常缺乏,大小城镇的教员往往一人兼授数校之课,来回奔走,消磨精力,影响教育质量。至于广大农村,更因经济窘迫,教师缺乏,教育状况十分落后。对此,他主张大力发展师范教育,培养教育人才。当北洋政府决定裁撤湖南高师时,他给教育总长写信,强烈要求续办。鉴于教育的社会作用是通过培养人才来实现的,他为培养人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临终前还给好友章士钊写信说“吾郑重语君,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二子者,毛泽东、蔡和森也)
同时,杨昌济认为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为培养适应竞争社会的各种能力,并且要造就能以服务社会、服务他人,具有“可得贡献于社会之生存发达之性格”的社会人。因此,他的“社会人生观”就是指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是存在着“相互关系”,按照杨昌济的话说就是“无个人则无社会,无社会亦无个人”。
“社会人生观”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第一,指的是“个人之身体及精神,皆被制约于社会”。一方面指的是个人的各种需求的满足依靠整个社会提供的各种资源,各个职业的分工满足了不同人的各种需求;而另一方面,因为人之初生精神犹如“白纸”,一切的观念都需要后天的培养,日常的行为、高尚的道德观念等,都要通过人生活于社会中,在与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中、在社会的教育中获得。按照社会与人生的区别,杨昌济区分了两类不同的教育:社会的教育与个人的教育。社会由个人组成,无个人则无社会。个人要进行自我教育,强调“慎独”,而社会也要教育个人,“社会的教育,非教育社会之意,亦教育个人也”。
德育训练论
杨昌济的最大贡献在道德教育方面。他任塾师时就注重培养学生笃厚的性格,反对只教书不育人。归国后一直任教哲学、修身、伦理学等课程,以爱国、进步的道德思想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做有益于社会的光明正大的人”。他提出德育的基本内容是:(1)立志。“人息无肯立志耳,精神一到,何事不成?”(2)理想。理想是立志的内容,树立了“理想”,才算真正立志。(3)爱国家之心。(4)舍身殉国之义。这种牺牲精神也属于立志的范畴。(5)存诚。“心能存诚,则现于言语无巧饰之辞,现于行为无矫作之事”“人能存诚,乃是真人物,乃是真学问”。(6)勤勉。“懒惰为万恶之渊薮”。(7)疾没世而名不称。“睢能立德、立功、立言者,可以不朽”。(8)勇敢、坚忍。“勇敢与坚忍,其实一德也。勇于创始,忍以要终,要本于意志之力。”(9)贵我、通今。“贵我”即自有主张,不随俗苟且,不见风使舵。“通今”即广阅历,识时务,与时俱进。(10)知行合一,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结合德育的基本内容,杨昌济认为德育的基本方法为“训练”,即通过教师的言行来熏陶和感化学生,端正其发展方向,养成优良品性。具体方法为五种:(1)命令及禁止。分消极的命令与禁止和积极的命令与禁止。(2)赏罚。其目的是去恶向善。(3)游戏与作业。游戏不仅有体育价值,而且有德育价值。(4)教谕。指以说理为主的思想教育,使学生“知何故宜为,何故不可为之理由,然后以实行为目的”。(5)示例。以“道德模范行为”促使学生加以仿效,为积极的示例;以“非道德的行为”引起学生产生厌恶之情,加以批评和反对,为消极的示例。“示例中最有力者,教育者之行为也”。
智育教授论
杨昌济把与学生智育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方法称为“教授”,即给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养成发达智力。同时指出活动于学生智育发展方面的“教授”与活动于学生德育方面的“训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吾人为教授之时,同时为训练;为训练之时,同时为教授”。但两者的目的和侧重点有所不同,“教授”在于“授予智识、发达心身之能力”,“训练”主要是端正意志和性格的发展方向,养成优良的品性。他把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称之为“教授之形式阶段”,简称为“教段”。当时西欧、日本教育家提出三段、四段、五段教学法,他进行分析比较,认为德国赖因的“五段教学法”即“预备、提示、比较、总括、应用”最为合理,因为它适合心理学与论理学的原理。“先使得具体的观念,后使构成抽象的概念,适合心理发展之次序。先提示,次比较,次综合,由特殊而普通,此论理学上之归纳法也。综合之后,复有应用之一段,由普通而特殊,此论理学上之演绎法也。教者苟深明此中之妙而善用之,则教授可以收完全之效果矣”。
杨昌济把教学方法称为“教授之方式”,简称为“教式”。教式大类为两种:其一,唯教师活动,或讲演,或说明,被教育者唯取受动的态度,以收纳知识,通例谓之注入的教式;其二,教师自问答法,使被教育者活动,使被教育者发明关于某事项之知识,通例谓之开发的教式。“注入的教式”(即注入式)又分为示教的教式、示范的教式、讲演的教式三种;“开发的教式”(即启发式)分为课题式、问答式两种。杨昌济主张多采用启发式,但反对废止注入式。他说:“此两种教式,各有其相当的价值,固无优劣之殊,但现在学校所用之教式,多偏于注入的。与其偏于注入的,不如偏于开发的,其弊害较少也。”“人有排斥注入的教式而以开发的教式为万能者,此谬见也。”同时,他注重个别教育,主张勤抄、熟记,博览群书。
体育养护论
杨昌济十分重视体育对个人、对社会的作用。他常对学生说,一个人没有强健的体魄,就会缺乏勇毅的精神和坚忍的意志,不仅对恶劣环境没有抵抗力,而且学问、事业也受影响,甚至丧失竞争能力。一个国家不注重体育,人民羸弱,国势必然衰颓。体育对于个人的生存、社会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育不可不置重于体育”。
杨昌济把与体育相适应的教育方法称为“养护”。即保护学生身体不受损害,开展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养护”分积极养护和消极养护。积极养护包括体操、游戏、游泳、球类活动和手工劳动等,以运动身体各部,促进学生正常发育,使他们具有强健的体魄、灵活优美的动作和刻苦耐劳的精神。他自己也身体力行,多年实行冷水浴,坚持静坐、做体操,给学生做出了榜样。“体育者,养生之道也”。消极养护即保护学生的身体免受损害,防止猝发事故,减少课时,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等。此外还提出:要选择建校的优良环境,改善学生的住宿条件,保持教室的通风温暖,加强学生的视力保护等。
课程结构论
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使训练、教授、养护工作落到实处,杨昌济在研究古今中外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普通中学开设11科(15门课程)的设想,即言语科(包括本国语言文学、外国语)、数学科、修身科、历史科、地理科、博物科(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理化科(包括物理、化学)、唱歌科、图画科、手工科、体操科。
为了进一步方便教学,杨昌济还将这11科分为三大类:言语、数学、修身等为日常生活所必需,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为“基础的教科”;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博物等以授予学生知识为目的,为“知识的教科”;而图画、唱歌、体操、手工以训练技能为目的,为“技能的教科”,进而对各学科的教授目的、内容、方法进行了精辟阐述。对于课程的排列组合,他认为,既要符合学生智力发达的程度,又要考虑教材内容的循序渐进,注意其科学性。就一门课程的内在关系而言,“即简单者、为他教科之基础者、具体者,宜先教之;复杂者、解释之要他科之智识者、抽象者,宜后教之。”某一课程如果需要两个以上的学期才能授完,教材内容的排列可采用阶段排列法或圆周排列法。“教授之际,务必谋各教科教材之联络”:其一,各门课程讲授同一事物,所用的术语必须相同,以避免混淆学生的概念;其二,各门课程的讲授内容,应该相互补充,彼此协助。为落实各学科的科学组合,教师必须做到两点,一要编制“教授细目”,二要具备多科知识和多种素养,即一专多能。
普及教育论
杨昌济认为,普及教育“为强国保种之图”。他说:“余思吾国今日,不仅当注意于儿童之教育,又当注意于年长者之开通;不当徒为身家殷实之子弟图远大之前程,尤当为家道维艰者之子弟图谋生之良计。”只有对年幼者和年长者同时兼顾,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办好,才能落实普及教育。
为此,他提出了五项举措:(1)采用通学制。既可节省学校开办费,又可减去昂贵的寄宿费,以接纳更多家境贫寒的子女人学。(2)实行男女共校。其实质是发展女子教育,也是普及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若必男女分校,则教育必无普及之时”。“男女共校”应“由代议机关提议,使成为法律,推行全国”。(3)开设夜班,创办职业学校,普及成人教育。“故有夜班之设,所以便贫家儿童卒业后出而服役之时,仍有继续其学习之机会也”。(4)预养师资,发达学术。“欲养成健全之国民,必自幼小之时始,则普通教育尚焉。然欲振兴普通教育,不可不预养师资,发达学术,此则大学教育之重要也。欲小学教员之能得其人,不得不责之寻常师范学校,欲寻常师范教员之能得其人,又不得不望之高等师范学校与大学校”。(5)整理财政,保障学校经费的来源。学生难于入学,缘于学校房屋、设备之不足;学校房屋、设备之不足,缘于经费短缺;学校经费短缺,缘于政府财政混乱。所以,要解决办学经费问题,必须先整理财政。
高等教育论
杨昌济认为,振兴国家,必须振兴教育;振兴教育,必须办好高等教育,以预养师资,发达学术。他说:“世之论国事者莫不以振兴教育为根本之至计矣。然教育之中又自有其根本焉,则大学教育是也。”他将高等教育分为高等专科教育和大学教育两大类,尤其看重大学教育。“盖大学为文化之中枢,人才之渊薮”,“天下至大也,人民至众也,然为社会之中坚人物者恒不过少数之人,有此少数之人主持其间而国势乃能巩固。此少数之人多系天才,然亦不能不设学校以养成之,而养成此少数之人才,多赖大学教育。”早在英国爱伯汀大学留学期间,他与在该校就读的同乡章士钊商议,回国后要创办湖南大学。
1917至1918年间,他撰写了《论湖南创设省立大学之必要》一文,得到省政府“备案”,成立了“湖南大学筹备处”,并委派他主持。同时,积极支持青年出国留学。他说:“吾国非无好学深思之士,于本国之学问素有研究,惜其无世界之知识,其所学尚不足应当世之急需。如此之人,若能驰域外之观,则其所得较所学小生必更有深且切者。此诚吾所祷祀以求者也。”他写信给毛泽东,提出并支持组织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当时全国赴法勤工俭学的青年学生约1500人,而湖南占三分之一。但他又认为,出国留学并非探求学问的惟一途径。一个人如果“诚能有志,即在国内未尝不可为学也”。他总结自己的经历说:“余曾留学日本,又曾留学西洋,受益孔多,良堪自幸。然以余自知之明,余即不往西洋,专在日本,亦可以为学;且即令不往日本,专在本国,亦未尝不可为学。诿于无出洋留学之机会而自画者,只足见其无志而已矣。”
教师素质论
杨昌济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专心致志”、“久于其任”。他以英国人为例阐述“欲图学校之蒸蒸日上,又必有人焉。以一身负其全体之责任,专心致志以从事于此,且必久于其任,始能收莫大之功。兼营多事者,固难期一事之有效,浅尝辄止者,尤无望其事之有成。愚观英人从事教育者,多专于一职,且久于一地。世人谓英人富于坚忍之风,于此可见之。此其事业之所以多成功也。”对此,他提出四项具体要求:(1)要有事业心和责任感。他感叹当时国内许多教师“多存五日京兆之见”,而无百年远大之计。其原因有“政界之牵掣”,有教师本身的“无恒心与毅力”,还由于社会无奖励教师久任之策,因而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他主张教师宜“绝意政治,而委身于教育”“以一身负其全体之责任”,反对“兼营多事”,分散精力。同时,以日本著名教育家福泽谕吉“隐居教授,不乐仕进”为例,说明“专业致志”和“久于其任”的重要性,勉励同仁们向他学习。
(2)要言传身教。他说:“教育者常自被教育者说善之当行、恶之当避,故被教育者信教育者之实行其言,而期其言行之一致。教育者之行为若不违其言,其影响于被教育者必甚大。”教师必须具有公正、耐心、诚实的品德,对学生严格要求,坚持“督则必行,禁则必止”的原则。
(3)要具有渊博的文化与专业知识。他主张教师除精通本门学科外,还要懂得与所教课程有联系的一两门学科的知识,做到触类旁通、一专多能。要广泛地阅读文学、历史、地理、博物等方面的书籍,学习和掌握外国语,经常看报纸、杂志,反对“死守一书,弃绝百氏”的错误倾向。其途径除了职前在学校的正规训练外,职后要坚持自学,持之以恒。
(4)“要善养生,使精神有余,然后能使弟子精神震动。”一个教师如果体魄不强健,精神不饱满,讲课没有生气,就打动不了学生,也不能长期坚持工作,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不可能的。“论为师之法”,养生是最重要的一条。对于养生,他指出:“食后呆坐,日中昏卧,常餐过饱,清晨晏起,床上思虑,无事愁叹,争闲气,谈鄙事,无事出门,勉强夜读,看杂书,诵读多,皆养生之戒也。”
杨昌济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真诚地向西方寻求真理,归国后又潜心实践真理的代表人物一。其教育思想的最大特点是科学性。他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绝对化和片面性,认为“真理在两极端之间”。如,肯定教育的社会作用,又反对“万能论”和“不可能论”;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又强调“博学、深思、力行三者不可偏废”;热心普及教育,又关注高等教育等等。在新世纪的今天,学习研究杨昌济的教育思想,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