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想
盛宣怀育人兴业的教育思想,来源于他的洋务经营活动。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及其经营规模的扩大,盛宣怀愈来愈深刻地体验到培养新式人才的重要性。他的人才培养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把培养新式人才置于首要的地位
盛宣怀认为,新企业新事业需要新式科学技术人才和新式管理人才,没有与这些新事业相适应的新人才,将一事无成。这一观点在他的办学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盛宣怀在湖北煤铁开采时,就认识到“开矿不难在筹资本,而难在得洋师”,“矿物既属兴利之大端,而得人尤为办事之先务”。在创办纺织业时,曾致书驻外使节张荫桓,“织局不难于集资,难于得人”,说明他对人才的渴求。
人才培养宜早不宜迟
因为人才育成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蹴就,盛宣怀说:“人笑我收效不能速,十年树人,视十年若远,若不树之,并无此十年矣!”他在奏请设立天津中西学堂时说:“况树人如树木,学堂迟设一年,则人才迟起一年。”
用人注重真才实学
不论是华人还是洋人,滥竽充数的人盛宣怀是不会用的。他原聘请的马利师以“不谙地学、化学”,以至于在湖北勘探矿藏中失误而一事无成,给予辞退,而另聘了既有知识又有经验的郭师敦。对于本领不高的锡贝德,毫不犹豫地指示“不宜复用”,而对德人锡乐巴则评价甚高,委以重任。
主张“任人唯贤,任贤为专”
盛宣怀认为,人才不论亲疏,唯贤才是任。他曾奏请他认为“博通今古,志气坚强”的青年梁启超助筹铁路事宜,任用“闳深邃密,体用兼赅,淹贯古今各国源流,有匡时之略,而不囿于晚近”的何嗣锟,为助筹铁路事宜和总办南洋公学等职。他认为,要人尽其才,使所用之人能充分发挥作用。“用人之道,必当用其所长,尤当久于其任。若用人之不专,或朝令暮改;皆不足尽其才”。
立足于培养自己的人才
在盛宣怀看来,人才要立足于自己培养,聘用洋人只能是暂时的、短期的。其中迫切需要的难度较大的专门人才更宜早日培养。在矿物人才的培养上,他认为可从两个方面去做:一是派员跟随洋矿师勘矿等作业时实地学习,二是“请饬出洋学生酌分一二十人在外国专学开矿本领,二三年后即可先行回国”。这样可以通过加快培养自己的人才来维护民族权利。他说:“实以开采为大利所在,未便使外人久与其事。”他认为,可以用洋人,但必须靠培养自己的人才来维护国家权益。他曾回忆道:“必俟华人能自驾驶者,(洋人)方能俯首听命。”因此,他说:“志在设一商船学堂,更欲设一矿务学堂。”后来创办了天津中西学堂及南洋公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