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1辑
15557500000008

第8章 先驱风范(4)

1867年曾国藩到上海视察,容闳提出在江南制造总局旁设立兵工学校的建议,以培养中国自己的机械工程师。此议立即得到曾国藩的赞许,不久,学校成立,第二年,又设立了翻译馆。容闳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有功而升为五品,以候补同知之资格在江苏省巡抚署为译员,与上海道台丁日昌结为知己朋友,后来还随丁日昌去扬州生活了半年。1878年,容闳捐款13133元英洋,购买了一批美国制造的枪炮弹药。容闳还支持并协助郑观应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棉纺工厂——上海机器织布局。

在上海期间,容闳还参与了一些文化活动,通过翻译西方著述和办报纸,来开展资产阶级启蒙文化活动。他利用余暇时间翻译了帕森(Parson)的《契约论》和一本英国法律,还翻译了科耳顿(Cotton)的《地理学》。他认为这些知识对中国人民是迫切需要的。

1874年6月16日,容闳协助上海知县叶廷眷、怡和洋行买办唐廷枢等创办了《汇报》(英文名为《News Collector》)。容闳等请英人葛理(Grey)担任名义的总主笔,实际则由他和所聘的黄子韩、贾季良、管才叔和朱莲生等负责,容闳不仅“倡立馆规”,而且还亲自承办机器。《汇报》是近代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份报纸。9月,《汇报》易名为《匯报》,稍后又更名为《益报》,不久即告停刊。《汇报》存在的时间虽不久,但它作为近代汉语报刊之一种,仍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在西方列强侵华、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的时刻,容闳主办的《汇报》站在中国人民一边,旗帜鲜明地谴责侵略者的行为。该报指出:“本局为中华日报,自宜求有益于华之事而言之,故于有裨于中国者,无不直陈,而不必为西人讳。”当英国人欲侵犯中国主权、擅自在上海修建吴淞铁路时,《汇报》又明确表示反对,并与英国在上海的舆论喉舌《字林西报》和《申报》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汇报》还极力鼓吹向西方文化学习,以求尽快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后由于财力不济和销路不畅,在出版了一年半后,于1875年12月4日停刊。

19世纪60年代,容闳在沪的一个重要活动是发起出洋留学运动。经过长期的西方近代教育的熏陶,他的一个夙愿是教育救国。他认为以美国人蒲安臣为中国的首席代表与外国签约是中国的耻辱,中国应该培养自己的外交家。在当时的形势之下,中国要摆脱列强的欺压,发展国力,唯有培养大批近代化和改革的人才,教育救国,“舍此计划,实无救亡之良策”。这一计划酝酿已久,早在美国留学期间,容闳“已预计将来应行之事,规划大略于胸中”。他向太平天国提出的7条建议中,有4条涉及教育。

1868年他即向升任江苏巡抚的丁日昌提出留学的计划,得到了丁的“大赞许”,容闳立即向清政府提出“条陈四则”。这四则中,一、三、四则不过是陪衬,“眼光所注而望其必成者,自在第二条”。这就是容闳的留学计划:“政府宜选派颖秀青年,送之出洋留学,以为国家储蓄人材。派遣之法,初次可先定一百二十名学额以试行之。”此外,他还对留学生的要求、管理、教育、经费等等都作了周密的可行性设计。他提倡教学民主,独立思考,“籍西方文明之学术”,达到“维新中国之目的”。他把这一计划的实施看作是“中国二千年历史中,特开新纪元”。

很可惜,容闳的留学计划又被搁置了3年,1870年天津教案发生,容闳随曾国藩、丁日昌去北方处理善后,遂又向曾国藩进言,得到了他的同意,曾与李鸿章等人的鼎力协助,清政府同意拨120万两银子,以20年为期,选派幼童出国留学。1871年9月3日,容闳代曾国藩起草了著名的《挑选幼童赴泰西肄业章程》,对选派幼童出国留学的条件、出国后的待遇、守则等作了规定。接着,清政府按照容闳的设想,首先在沪设立预备学校——幼童出洋肄业局。1871年夏,容闳在上海开始招生,学生学习中、英文,每半年考试一次,合格者送往美国。

1872年8月11日,第一批学生詹天佑等30人前往美国留学。前后有共4批120名官费学生留美。为安排留学生,容闳先到美国筹划建立中国留学事务所,容闳以三品衔出任正监督。但由于受到保守势力的疯狂攻击,这些学生终于在1881年被全部撤回,容闳的教育救国理想再度破灭。尽管如此,容闳以他的爱国热情和百折不挠的努力,开拓了中国大规模留学以向西方学习的事业。

教育救国理想的破灭,给容闳以很大的刺激。他说:“1880年至1886年,为余生最不幸时期。”1882年容闳曾回到上海居住,4个月后因夫人在美国重病而再度赴美。但甲午战起后,容闳意识到“中国根本上之改革”,已是“不容稍缓之事”。遂又从沮丧中振作起来,于1895年初夏回到上海,即向两江总督张之洞提出了改革行政的方案,然而张之洞却以为这些“新政策”过于激进,而不予采纳,只是给容闳一个“江南交涉委员”的虚衔。

不久,张之洞返任湖广总督,刘坤一继任两江总督,刘氏更无心维新。容闳又辞职了,理由是每月只领饷,而无一事可为。接着他来到上海开办事务所,以自谋生路,并立誓不再担任清政府的任何官职。

甲午战后的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知识分子汇集、新思潮激荡的上海,也在酝酿爱国维新运动。1896年,容闳先后结识了梁启超和康有为,梁启超等对这位前辈十分敬重,称他“学问最优”。容闳对同年在上海问世的中国资产阶级的重要报刊《强学报》、《时务报》也表示赞许。

在康、梁的支持下,容闳向政府建议创办国家银行、铁路公司等,他写成《请创办银行章程》,计总行章程12条,分行章程24条。他提出:“先设总银行于京都,续设分银行于各省城及通商口岸。总银行资本以一千万元为额,统由户部筹拨,钦派大臣督办,并专派大员总办;分银行即由督办、总办陆续招商集股,择地开设”,并铸造硬币,印发纸币。接着他又写成《续拟银行章程》,在薪水、房屋、事权等方面作了认真的可行性研究。此事获得总理衙门的同意而开始操办,但旋因盛宣怀的破坏而夭折。

1897年秋,容闳又满怀激情地完成了《铁路条陈》,提出大力修建铁路,具体计划是借助美国“商人之财力而权自我操”,“变通办理,纠合公司,订定章程,所有畿东、滇南、川广、芦汉、苏杭、淞沪等处,同时并筑,并建双轨。阔以四尺八寸半为度。如有华商愿出资本,并归公司合办。边境之瘠,内地之肥,获利多寡,通盘合作,不出五年,一律筑成”。“查铁路初兴,需才甚众,不得不聘用洋人。惟将来路须归官,生手如何接办,必须预先造就。应由公司于通商大埠,另设铁路学堂,专选聪颖子弟,教以筑路行车,并熔炼钢铁等法,日后人才辈出,即可自行管理”。其方法是比较可行的。

但这一主张因德国的反对而再遭否定,容闳认为失败的主因是“中国行政部门的彻头彻尾的腐败。上至慈禧太后,下至一般最小的官吏,整个帝国的政治组织都充斥着贪污受贿”。此后的容闳便积极投身于变法维新的事业。

戊戌维新之时,容闳前往北京,他认为光绪皇帝“聪明睿智,洞悉治理,实为中国自古迄今未有之贤王”。因此,他积极参与了变法的实践,与翁同龢、张荫桓及康、梁等来往密切。光绪皇帝所颁布的维新法令中,不少是出自容闳策划和他的手笔。容闳的金顶庙住所“一时几变为维新党领袖之会议场。”

戊戌政变后,京城笼罩着白色恐怖,容闳因有美国国籍仍继续活动。容闳曾请李提摩太设法营救梁启超。后体仁阁大学士徐桐上折参劾维新领袖,控告容闳“行动诡密”。于是,容闳也不得不退至上海,托庇于租界,利用这个特殊地域以作基地。

维新事业的失败,使容闳沉浸在一种痛苦之中,但不久他的思想又有了新的飞跃。他逐渐认识到要改变中国落后的现状,就必须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在古稀之年,他又从维新派的左翼上升为革命派。1899年他到香港逗留,其堂弟、留美幼童之一的容星桥(又名容耀恒)是兴中会会员,并且也在香港活动。于是容闳通过他结识了一批主张反清革命的兴中会员,并且与孙中山相识,孙中山对容闳这位留洋前辈十分尊重与敬慕,希望推举他出来担任各进步团体的领袖。孙中山说:“在中国政治改革派的力量中,尽管分成多派,但我相信今天由于历史的进展和一些感情因素,照理不致争执不休,而可设法将各派,较好地联成一体。作为众望所归的领袖,当推容闳。”

容闳于1900年春回到上海。时唐才常领导部分兴中会成员在沪成立正气会——自立会系统,这一系统成为上海改革力量的中坚,容闳作为“孙中山之代表”与之会谈,唐才常等遂决定“一面接受康、梁领导,一面又遥戴中山先生”,并决定建立国会,以“号召国人奋起自救以救中国”。容闳与唐才常、严复、马相伯多方交谈磋商。

经过短期的接洽,1900年6月27日至7月25日,容闳与唐才常召集一批激进的仁人志士在张园集会,有严复、章太炎、沈荩、马相伯、龙泽厚、林锡圭、叶瀚等人出席,讨论中国之前途,容闳被推选为临时议长,并明确准备正式以中国议会之名义活动。7月26日(农历七月初一),容闳等80余人在愚园南新厅集会,会议由叶瀚主持,到会人投票选举议长,容闳以42票当选为议长,并定名为中国议会,国会议员有唐才常、章太炎、文廷式、吴葆初、叶浩吾、宗恕、张通典、沈荩、马相伯、龙泽厚、毕永年、林圭、狄葆贤等。时“容公向大众宣讲宗旨”,宣布不承认“通匪矫诏”之清政府,力争“保全中国自主”、“联外交”、“平内乱”等,“声如洪钟,在会人意气奋发,鼓掌雷动”。这是一次具有资产阶级民主色彩的投票选举。因其首次会议在张园举行,故又称作“张园国会”。

7月29日(农历七月初四),容闳又主持了中国议会在愚园的集会,计有60多人出席,容闳任命唐才常为会计,叶瀚等负责书记,郑观应、唐才常、汪康年等为干事。当时容闳与唐才常等商议,如果举事成功,即以中国议会作为将来组织政府之基础。

唐才常当时就说:“上海国会或议会设立之意图,欲俟起事成功,即暂以此会为议政之基础。自立会同人,除争取民主权利与政治革新而外,制度如何树立,政府如何组织,均待选举程式确定,正式议会成立,合全国人民,五族共议,协商处理,期于至善。”

容闳还为自立会起草了英文对外宣言,据与会的唐才质回忆,宣言首先否认清廷具有统治中国的权利,“次言将欲更始,以谋人民之乐利,以伸张乐利于全世界,端在树立二十世纪最文明之政治模范,以立宪自由之政治权与之人民。”史学家周锡瑞在英国档案馆中找到了这份宣言,“‘它的基本纲领是英国政府的不成文宪法里的大宪章’,……议会决定:对现时复杂问题的最简单的解决方法,是联合列强、废黜慈禧太后及其老朽顽固派和反对派同僚,恢复维新改良代表人物光绪皇帝的权力。”中国国会推容闳负责外交事务,容闳也曾设法争取英国对他们活动的支持,并游说张之洞“联合长江各省”,“成立中国独立政府”,但并无实效。

中国国会成立后,在上海设立总部,在汉口设立分部。各地的自立军自然由中国国会领导,称“中国国会自立军”,并拟分7路大军举行起义。8月21日,唐才常发动汉口起义失败,中国议会的315名成员被通缉追捕。

面对残酷的现实,容闳深感悲痛,他彻底地放弃了走上层路线维新的幻想,而开始主张反清暴力革命,并以他的不断进步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而享有崇高的威望。1900年革命党人谢瓒泰曾向孙中山建议:以容闳为“统一维新党的总统”。接着革命党人洪全福、李纪堂等准备在广东举行反清起义,拟推容闳为未来共和国之大总统。容闳因参与反清活动而被清廷定为“谋乱之头目”,应予以“就地正法。”于是,人们劝容闳上海租界亦非乐土,1900年9月1日,容闳化名“泰西”被迫离开上海,在驶往日本的轮船上,容闳巧遇孙中山,经过推心置腹的交谈,容闳认为孙中山“其人宽广诚明,有大志”,便以“华盛顿、弗兰克林之心志”勉励之。在日本横滨,容闳与孙中山等曾彻夜密谈。容闳自己也更加支持革命事业。此后容闳在香港作短暂生活后去美国定居,再也未能回上海。

容闳的一生顺乎历史潮流而不断进步,为祖国、为民族之振兴而不息奋斗,贡献心智,尤其对中国近代化与开放观念之进步,贡献实多,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应予以充分肯定。他是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一个缩影。为了纪念这位教育救国的思想家和实践者、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在上海的卓越活动,上海交通大学在1933年建立容闳堂,这幢大楼至今仍矗立在交大校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