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从研究儿童心理、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和幼儿师范教育到开办实验幼稚园、公立幼师、国立幼专和高师幼儿教育系,创建了中国化和科学化的幼教理论和实践体系,对我国幼儿教育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开创儿童心理之研究
五四运动前后,我国开始引进西方儿童心理学理论,各师范院校相继开设儿童心理学课程。最早在高等师范院校开设此课程的是陈鹤琴,他于1919年回国后,即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担任儿童心理学教授。在我国,最早运用观察实验的方法,系统研究我国儿童心理发展的,也是陈鹤琴。他从1920年开始,以自己的长子一鸣作为研究对象,就儿童的动作、能力、情绪、言语、游戏、学习、美感等方面的发展,进行了多角度连续的观察实验,坚持808天,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陈鹤琴将观察所得,比照西方儿童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写成《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于1925年由商务印书馆作为大学丛书出版。这是我国学者探索中国儿童心理发展之开端。他在书中阐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年龄特征,揭示了儿童形成心理特性和道德品质、掌握知识与技能以及发展智力和体力的心理过程,从而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教学原则,为我国儿童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首先,陈鹤琴从儿童期的意义说到幼稚教育的重要。他认为“人类胎期既长,儿童期尤长”,“人生一切的活动都要在儿童期内发展”,“儿童期是发展个人的最好的机会。什么言语,什么习惯,什么道德,什么能力,在儿童的时候学习最速,养成最易,发展最快”。他还指出“环境既然复杂,学的时期当然要长,如果全靠先天的遗传,而不加以后天的学习,必不能适应这样复杂的环境”。因此,他得出结论:“儿童期包含这两方面意思:一方面儿童期是发展能力的时期,一方面儿童期具有可以发展的性质,此即所谓可塑性或谓可教性。”他并指出,儿童期不仅对其个体成长具有奠基意义,也是改造家庭、改进社会和促进文化的原动力。陈鹤琴认为“幼稚期(自出生至7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进而把幼稚期的教育当作整个教育的基础。
第二,陈鹤琴通过揭示幼儿的心理特点来提出教育、教学的原则。他认为儿童不是“小人”,不过身体比成人小些罢了。儿童的心理与成人的心理不同,儿童时期不仅作为成人之预备,亦具他的本身的价值。他认为儿童具有以下特点,并据此提出了教学原则。其一,好动心。儿童生来好动,没有一刻能像成人坐而默思。因为幼儿的感觉与动作是连通的,尚未养成自制力,行动完全为冲动与感觉所支配,在教育上应当给他充分的机会和适当的刺激,让其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从无知无能发展到有知有能。其二,好模仿。儿童学习言语、风俗、技能等,主要信赖于模仿。在教育上应充分利用其模仿性,通过模仿周围成人(教师、家长等)的言行来培养好的品行。为此,教师的以身作则和纯美的校风至关重要。其三,好奇心。儿童对新异的东西会产生好奇心,儿童与新境地接触愈多则知识愈广。教育者应利用儿童的好奇心,引导他勤学好问,不断获得新知识。其四,游戏心。儿童以游戏为生命,我们应创造适当的环境,使其天真烂漫、活泼好动的特点得到充分的发展,应多采用游戏式的教学法,以提高教育效果。其五,喜欢成功。儿童不仅喜欢动作,更喜欢动作有成就。一有成就,就有自信力;成就愈多,自信心愈强;自信心愈强,愈易成功。两者互相为用。为此,给儿童做的事情不能太难,以免失去成就感。其六,喜欢野外生活。郊游对儿童的身体、知识、行为都有良好的影响,大自然、大社会将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活动课堂,我们应不怕麻烦,多创造外出游玩的良好机会。其七,喜欢合群。凡人都喜欢群居,两岁儿童就愿与同伴游玩,六岁儿童的乐群心更强,应使儿童常与小朋友交往,培养其友爱互助、热爱集体的品质,发展其社会性。其八,喜欢称赞。儿童喜欢听好话,表扬、鼓励能增加儿童的兴趣和勇气,所以应多采用积极的鼓励措施。陈鹤琴认为只有依据儿童这些心理特点施行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他所揭示的儿童心理特点,为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第三,陈鹤琴认为人生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他根据幼儿发展的有序性,将学前儿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并确定了与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教育重点。其一,新生婴儿期。从儿童脱离母体,开始成为独立的个体起,就要打下身体健康和形成优良习惯的最初基础。其二,乳儿期(新生到1岁左右)。情绪发展和动作发展是此时期的重要表现,尤其要注意人类最宝贵的行走运动。其三,幼儿期(1岁左右到3岁半左右)。从学习步行、乐于步行到喜欢跑跳,进步迅速。同时语言和智力也有显著的进步。其四,幼儿期(3岁半左右到6岁)。思维的活跃和社会性的发展是此时期突出的表现。陈鹤琴认为儿童时期的重要,就在于他是人类独立人格生活的奠基时期。人类独立人格的生活方式,包括反射生活、感觉运动生活、情绪生活、智慧生活和社会生活等,在人类生活过程中虽然是统一表现、交互作用的,但就其发展的程序,在相当年龄段中有先后发展的趋势。因此,教育必须有针对性地促进儿童不断地向高一层次去发展。
探索中国化的幼稚园教育
20世纪20年代,我国的幼儿教育被外国教会所垄断,陈鹤琴对这种“抄袭外人”,“墨守成规、不知改良,以致陈旧腐败不堪闻问”的幼儿教育极为不满,遂于1923年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进行了幼稚园课程、设备、故事、读法以及幼稚生应有的习惯和技能等项实验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其一,读法研究。通过读法实验,证明幼稚园内可以进行读法(识字)教学。儿童学识字和学语言相似,必须采用游戏的方式方法,不能要求幼儿死记符号,而是必须适应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他曾编订了一份《幼儿读法字汇表》,共计254字。其二,设备研究。他认为设备是为了刺激儿童的身体,提供幼儿游戏活动的条件;设备应为教育、教学服务。他编制了比较完备的和最低程度的两种设备表,并创制了摇船、摇马、小推车、游戏平台等。其三,故事研究。他认为故事能与儿童的情感发生交流作用,离奇的情节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故事组织得完整能适合儿童的学习心理,应充分运用故事作为教育手段。为此,他创编和改编了许多故事。
这里值得特别论述的是陈鹤琴的课程研究。当时幼稚园的课程非常混乱,有教会幼稚园的宗教课程,有蒙养园的日本式课程,也有少数幼稚园实施福禄贝尔、蒙台梭利的课程。陈鹤琴认为,这种大抵抄袭外人的课程,“弄不出什么好的教育来”,决心根据中国的国情,从课程着手,探索改革幼儿教育之路。1925-1928年,经历了由散漫期——理论组织期——中心制期,形成了陈鹤琴的幼稚园课程论,其基本思想是:课程应为目标服务。他认为“课程与方法都是达到目的的工具,所以谈教育,第一应当解释目的”。在谈目标前,他先确立了“儿童还是教育的主体”的思想。他认为儿童、教材和教师是教育上的三大要素,教师“先测量儿童的个性,希望他们达到怎样的目的,然后选择最适宜的教材,使用最适宜的方法,以达到所希望的目的”。目的有四个方面:做怎样的人;应该有怎样的身体;应该怎样开发儿童的智力;怎样培养情绪。到了20世纪40年代,陈鹤琴把目的论概括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这集中体现了他的爱国思想和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