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信念永不倒
夏征农出生在江西富裕的封建地主家庭,从私塾到南京金陵大学,夏征农接触了《共产主义ABC》等大量进步书刊,受到大批进步青年的影响,逐渐走上了追求共产主义真理的漫漫长路。
大革命,南昌起义,左翼联盟,皖南事变……久经考验之后赤子之心永照神州,共产主义信念昂然挺立。这正如夏征农所说,“一个人的家庭出生可以产生两种作用,要么顺着,要么反作用,我就是第二种。我看着那些农民生活苦难,就对封建主义产生了逆反心理。后来接受了人人平等的思想,走上革命道路。但是为什么不选择三民主义呢?三民主义不彻底啊!”于是,夏征农坚定了信念:“封建家庭逆子,官僚买办贰臣;个人荣辱等轻尘,生死追随革命。”
1959年,在“大跃进”的热浪里,头脑清醒的夏征农说了一些真话,没有做那些不该做的弄虚作假的事,结果蒙冤26个春秋,但夏征农从未怀疑过自己的信念。
从山东省委书记“贬官”下放到莱芜县的城关公社当公社书记,夏征农不忧不惧,始终相信“是非真假终分晓,历史无情秉至公”。到了城关公社,夏征农照样大胆直言。那时,正值“大炼钢铁”,山东省委要求各地每天上报一次“放卫星”的情况。夏征农自己搞了一个炉,一两铁也炼不出来,于是写信报告省委:“这些都是假的,不要再吹牛了!”
“大跃进”时,他亲自动手种地,又亲自到田地里考察,发现亩产几万斤根本是不可能的,于是大声疾呼不要再在报纸上刊登虚假消息。有人不解地问:“已经受了这样大的处分,怎么还跟没事儿人似的好提意见呢?”夏征农回答道:“如实反映情况,是党员党性的具体表现,如果我不这样做,就是对党不负责任。”
夏征农以博大的胸怀关注国计民生,对个人名利却淡泊如水。暖暖的阳光下,夏征农嘴角泛起自信的微笑:“尊重事实,尊重实践。凡是不利于群众利益的我就反对,凡是有利于群众利益的我就同意。这也是我最骄傲的一点。”
夏征农85岁生日,方尼曾赠诗一首,可谓对夏征农人格的真切写照。兴致所至,方尼高声吟诵起来:“植根大地一青松,护沃土亲艾蓬,抵暴雨抗狂风,霜雪压头腰不躬,人言松质好,松称大地功。”吟至“抵暴雨抗狂风,霜雪压头腰不躬”两句时,方尼动情地舒展双臂,夏征农嘴角一抹微笑……
青松,是夏征农最钟情的植物,坚毅挺拔、葱翠顽强,一如夏征农。100周岁的他仍然每天听广播、看新闻,让秘书给他读报。他说他现在心里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两件大事:首先是农民生活水平需要更大更快地提高。目前农民收入增加的速度远远落后于社会平均水平,他们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同时只有从小农发展到大农,基层民主才有现实的基础。再者就是党政机关年轻人与离退休干部收入不平衡的问题。
谈到国家大事,夏征农滔滔不绝。随意翻看夏征农的照片,惊奇地发现大大小小的会议上,夏征农总是以一身朴素的中山装凸显在形形色色的西服里。原来夏征农是在以自己的行为坚定地维护着民族文化,“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特点是必然要消亡的”。他说。现在许多人盲目崇尚西方戏剧、芭蕾舞、交响乐等等,却不屑于自己的民族戏剧音乐舞蹈,这让他觉得遗憾。
夏老的养生之道
所谓养生之道,最关键的便是豁达,排除私心杂念,不计较个人得失。经历波澜起伏的人生,夏征农始终能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平气和是他健康长寿的主要原因之一。
很难想像眼前这位神采奕奕的百岁老人竟然患过癌症。面对癌症,夏征农的反应异常平静,反而劝说方尼:“听医生的,正确对待!”沉着又干脆。
据家人描述,1983年他们遇见了一个应该为他的26年冤屈负一定责任的同志,当那个同志主动表示歉意时,夏征农只是莞尔一笑:“都过去了,算了,不要提了!”其时,他尚未得到彻底平反,然而,他却能“相逢一笑泯恩仇”。后来他告诉方尼:“大家都在一个革命阵营里,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呢?”
时常有人向在夏征农家做家务的阿姨打听:“夏老这么健康,他每天都吃些什么?”结果却是:家常小菜,简单清淡。熟人都知道,夏征农家一向是“四瓜当家”——冬瓜、丝瓜、苦瓜,这三种瓜或配点肉丝、虾米,或和些豆腐、鸡蛋,炒成既是荤菜又是素菜的小菜,便是主菜。午饭后吃一小块西瓜,健康又营养。烟,是绝对不抽的。偶尔,会喝一小杯甜酒,就着清淡小菜自斟自饮。如果没有客人,大鱼大肉从不上桌,偶尔一两个甲鱼一类的高级菜,夏征农也是两三筷后便停箸不食。清淡节制让老人一直保持着好胃口。
锻炼也是关键的一点。家人都称夏征农为“老体育迷”。体操棋类田径、排球篮球足球,他都饶有兴趣。除了当观众,他也兴致勃勃地实践。每天清晨五点半左右,夏征农便打开收音机一面听新闻一面在床上做名为“干沐浴”的自我按摩操。洗漱散步后还要再做一套自编的健身操,然后才吃早饭。
家里来了客人围坐在一起谈话的时候,他常常站起身走个不停。弄得客人尤其是年轻人,赶快也跟着站起来,这时候,家人总会告诉客人:“你们别管,他就是爱站爱走,动则健嘛!”
夏征农不但喜欢体育锻炼,也擅长头脑锻炼。他喜欢打扑克,但是有趣的是不跟别人打,而是一个人扮演四个人,自己跟自己打。他自己设计了一套规则,可以想让谁赢谁就赢,既灵活了手指又锻炼了脑子的权衡和思考能力,所以他直到今天记忆力还很好。
两岸齐话诗
2005年端午节的上午,台湾中华汉诗学会副秘书长詹森田专程到上海,向已经102岁高龄的诗人、文学家夏征农赠送了台湾汉诗学会的最高奖——一枚诗词特优奖章和一面诗牌。
诗牌上面题诗曰:“齿德同尊一伟人,欣呈百寿庆良辰。蟠桃果熟三千岁,黄浦江流亿万春。韵事骚风承俊杰,襟怀志节比松筠。三多此日为君颂,再叠期颐矍铄身。”
从1996年开始,台湾中华汉诗学会每年必到上海参加“海峡两岸端午节诗人吟诗交流”话动。据该学会副秘书长詹森田描述:“这次我们台湾中华汉诗学会向夏老赠奖章和诗牌,主要是仰慕他百岁人瑞,道德文章,文学造诣深厚。”夏征农也向台湾朋友回赠了一套他自己写的书《夏征农文集》。
同时,上海文史研究馆春潮诗社和台湾中华汉诗学会的30多名诗人和诗词爱好者在端午之日会聚一堂,以诗会友,参加两岸同仁的诗会。参加以诗会友活动的诗人大都准备了自己的作品供交流与欣赏。夏征农夫人方尼也是一位诗词爱好者,在现场,她即兴朗诵了她和夏征农为端午而作的两首诗。此次诗会友活动中,诗人田遨的一首六言诗抒发和代表了参与此次活动者的感慨:“诗为华夏心声,交流两岸深情。携手临风一唱,掀起春潮奔腾”,表达了两岸文化同根同源,血浓于水的拳拳深情。
共产党永不“下岗”
夏征农的百年人生路,充满荆棘。他是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的参与者,是1941年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幸存者。1929年,他在复旦大学从事地下工作,在参加一个集会时被捕,被关进国民党监狱近两年。他生性倔强,爱打抱不平,年少时,就因为打抱不平两次退学。“八一南昌起义”后,他来到上海,本来组织上考虑他去苏联留学,他却不愿意,说道:“干革命就要在中国干,到外国去干什么?”这样,他才进入复旦大学,边读书边从事地下工作。
1959年,身为山东省委副书记的夏征农,却因反右派不力、同情右派、对文艺工作领导不力等原因被免去职务,降为一家人民公社的公社书记。那时,大炼钢铁、放卫星之风弥漫整个中国。夏征农在人民公社也搞了一个炼钢炉,却没有炼出一点钢来。事实使他感到不能再这样搞下去了。于是,他向省委报告:“不要再要求每天放什么卫星了,所有的卫星都是假的。”有人说他:“你受了这样大的处分,还像没事一样好提意见,万一再被批怎么办?”他说:“如实反映情况,是党员党性的具体表现。对我的处分,我相信历史会替我做出公正结论的。”
一系列磨难,没有磨去他对党的忠诚和革命意志。有一天,几位退下来的老同志碰在一起。这个说:“下岗了。”那个说:“退出历史舞台了。”语气中难免有点消极情绪。夏征农听后,不高兴地说:“都是老革命了,下什么岗?记住自己是共产党员,永远不会下岗的。”了解他的老伴方尼说:“真正的共产党人,不仅能经受得住战场上炮火的锻炼和蹲敌人监狱的生死考验,还要能够经受得住革命队伍内部长时期被委屈的磨练。他在这两方面全部经历过,也经受住了。”
恪守气节
2006年9月,陈良宇涉及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违规使用社保资金、为一些不法企业主谋取利益、袒护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身边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亲属谋取不正当利益等严重违纪问题,造成了恶劣的政治影响。
事发之后,夏征农痛心疾首,气愤无比:“没有想到,真是无法无天。党内一定要讲民主。过去秘书、司机都可以和领导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相互监督。在党内,大家都是平等的。”
作为今天健在的资格最老的党员之一,夏征农虽早已过古稀之年,但是仍思想敏捷,目光犀利。他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以后,各种诱惑势必给共产党人带来新的考验。因此,他在多种场合提出:共产党员,尤其是受党多年培养的老同志,一定要“保持革命晚节”。2002年6月5日,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5周年座谈会。几欲百岁的夏征农说:“我们老同志年事已高,不能参加实际工作,但是我们还是要学习。我们现在实行市场经济,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我们必须走这条路,不走这条路,我们的社会主义就没有希望。但是这条道路是很困难的,各种各样的腐败现象在我们党内外不断产生。所以,我们每个同志要认真学习,辨明方向,坚定立场,要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希望我们大家保持革命战争时期的那种廉洁自守、不怕牺牲、不怕困难、拒腐蚀的革命精神,不受各种腐朽生活方式和思想的影响。现在我们党内这样的事很多,各种腐败现象很严重。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革命晚节。”
事实上,夏征农的这句话不光是用来警示大家,也在勉励自己。夏征农对子女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你们要老老实实做人,出了事,我是不会帮你们开脱的。”有一年,一位在外地的儿子央求父亲,希望能在出国的问题上帮他“通点路子”。夏征农听后,生气地说:“你脑袋太简单!你自己有能力出国留学,我不反对。但是,要我去领事馆为你开这个后门,想都不要想。”一年春节,他的一位在海外工作的孙儿回来看他。他首先并不问寒问暖,而是说:“你本事学好了,应该回来为国家服务了。现在中国经济搞得很好,也需要人才。”
1992年初夏,正是花红柳绿,夏征农回故乡探亲。看到侄儿家用起了电风扇,房子也翻了新,非常高兴。10年前,他第一次回乡省亲,留下诗作“相期日日新”的希望。看到这一切,他感叹道:“果然是‘相期日日新了’”。然而,在和侄儿、侄孙共进午餐时,饭才吃了一半,他就站起来,看着身边的亲属,提醒道:“你们靠勤劳致富,我很高兴。但是,你们要记住,任何情况下都要牢记‘守法’这两个字。我对我的儿孙们也是这样要求的。”在故乡江西,夏征农有6位亲属从事教育工作。因为子女多,夏征农的经济并不宽裕。那次,他还将省吃俭用的2万元钱,捐给了家乡的教育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