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荣光与孙中山私交甚笃,是早期兴中会会员,他的教育思想与办学实践自然含有鲜明的革命与爱国精神。他告诫学生:学生时代,旨在求学,但在求学之中,应不忘救国。有可以为国民利益的事,我们就要积极参与,为救国鞠躬尽瘁。他邀请孙中山先生于岭南学堂向师生作题为《非学问无以建设》的演说,孙先生勉励青年学生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要求青年学生努力钻研科学,为国家为人民服务。孙中山到岭南学堂讲学,也意味着他对钟荣光创办岭南大学的高度关怀、支持和期望。
当时,钟荣光目睹国事日非,意志消沉,与同学举人江孔殷(即“羊城食圣”江太史)自甘颓废。1895年,孙中山密谋起事,设“农学会”于双门底王家祠(今北京路中段附近),钟荣光参与筹划第一次武装起义。1896年,他加入兴中会,创办《博闻报》、《可报》、《安雅报》等宣传革命。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在广州设农学会,准备广州起义,后失败。兴中会坟场由钟荣光、邓植卿等27人发起,于1923年由孙中山令广东省省长在东郊大宝岗(现先烈南路25号)拔地建立,1983年被确定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钟荣光与革命事业的不解之缘。钟荣光和孙中山三代都有较深关系。当陈炯明叛乱时,孙中山蒙难在“永丰”舰时,曾到岭南大学小住,钟荣光百计掩护,使孙和宋庆龄安然度过。
孙中山先生曾三度到岭南大学视察讲演,还捐资兴办农学院。1923年,孙中山在“怀士堂”讲话:“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这句名言,至今仍刻在门前左柱上。孙科任铁道部长时,也曾赞助款项兴办工学院,还专门安排两个儿子在岭南大学附中就读。
1900年,钟荣光担任格致书院汉文总教习(最早地址在623路沙基金利埠),此为参与新式教育之始,地址在四牌楼福音堂(今解放中路附近),同时努力学习英文及西学,同时还曾参与营救史坚如未果。年中因两广义和团影响和对教会事业之威胁,书院迁至澳门,改名为“岭南学堂”。
1904年,岭南学堂由澳门迁回广州,在城东南康乐村建校(即今中山大学校址)。钟荣光举家迁往学校临时木屋居住,从此以岭南为家。钟荣光在出任广东军政府教育司司长期间,大力推行教育总长蔡元培的民主办学方针,改革旧学,提倡新学,成立中小学教科书编委会,革新教学内容。又请准省议会通过拨款20万元,选拔男女学生100多人分赴德、美、日等国留学。他根据我国文盲众多的社会状况,特别重视社会教育,设立图书馆、图书室,并派出巡回演讲队到各县市,宣传新文化和科学常识,破除封建迷信,通过各种图片、幻灯、白话戏、通俗小报、新式通书等向民众进行宣传教育。
岭南大学的教育特色和严厉校规,都和钟校长的从严治学精神有关。如,规定学生每日下午必须在户外运动一小时,由散步以至剧烈运动。还有假期读书、室外实习、旅行研究(老师领队至各工厂或特定地点参观)及中、英文演讲比赛。附中的学生生活实行军事管理,晨夕必有体操。学生军之编制、操法、号令,均按美国的《陆军操典》。大学生则另立“义勇队”,颁发新式来福枪,操演训练与陆军无异。校规方面:凡有不道德者,立即开除学籍,如考试舞弊,视为最不诚实之丑闻;凡上课、自修、体操,有迟到或未请准假而缺席者,均予记过;在宿舍内私藏食物者记过;内务不整者记过;私藏火柴者被视为抽烟记过;体操时制服不整者记过。
岭南大学(包括附中及其前身)的学生当中,不少是有影响的历史人物。如格致书院开课之始,第一名投考入学的,乃是“革命四大寇”之一的陈少白(其余三人为孙中山、尤烈、杨鹤龄)。又如1900年谋炸两广总督而殉难的先烈史坚如,还有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被钟荣光隆重敦聘为银乐队指挥),画家高剑父、司徒乔,革命烈士李少白,近代革命家廖承志和廖梦醒兄妹,日本诗人草野平心。至于现在华南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业务骨干,出身钟师门下者大不乏人(岭南大学成立以来,毕业生达1340人)。著名的广东文献专家——女教授冼玉清,蒙钟荣光赏识安排,一面在岭南大学就读,一面兼任附中的文史教员,得以解决求学费用。后来又承推荐任岭南大学文物馆长。钟荣光还破例拨校园九家村内的一座房子供她定居,名为碧琅癓馆。
募捐办学,几度难关
20世纪初,国人办学的最大难题就是经费问题。而筹措经费,钟荣光有超乎常人的能力,能化土丘为山岳。岭南学堂建校之初,办学条件极为简陋。1908年,钟荣光任岭南学堂教务长时,学校用纽约董事局捐款建成马丁堂。钟荣光不愿长此仰赖外国人的捐款来进行学校建设,发起向学生家长捐款助教,建造学生宿舍和添置图书仪器。
1909年他走遍世界大部分国家,为了建设岭大中学第三宿舍,他环游世界,行遍东南亚、美国等地。两年间,钟荣光在新加坡捐得6000元(均以港币计算);在越南西贡、河内捐得1.75万元;在檀香山、洛杉矶,旧金山、温哥华、芝加哥、纽约、波士顿等地捐得7.92万元,这对当时之岭大,可谓雪中送炭。凭着满腔爱国热情,向华侨宣传募捐建校的意义,号召华侨子弟归国升学,接受祖国文化。他的以教育救国的主张,得到了海外华侨广泛的认可,先后在新加坡、越南和美国各大城市募得巨款。
1917年,钟荣光被聘为学校副监督(副校长),他周游美国各大城市,想方设法发动华侨捐款并动员他们遣送子弟回国升学。回国后他为解决学校财政困难向孙中山和广东省长朱庆澜要求援助,得到二人鼎力支援。
1918年秋,钟荣光再次越海奔波,到南洋新加坡、印尼、泰国、越南等地向爱国华侨募捐,兴建归侨学生的寄宿舍。这年岭南特设华侨班,招收百余名海外回国侨生入学,为我国大学开设华侨班首创先例。这几年间,经钟荣光募捐筹款,学校建成四座中学生寄宿舍以及张弼士堂、爪哇堂、嘉庚堂、陆佑堂、十友堂、马应彪招待室、马应彪夫人护养院等。
1924年至1926年,钟荣光开始了一生中规模最大的筹款活动,他与陈辑五代表岭南大学访问中南美洲,获得小洛克菲勒资助,为岭大筹集美金231.6万元,其中洛氏个人出资57.9万元。钟荣光称,“岭大”二字,至今才有名有实。在钟荣光的努力下,岭南大学不仅成为当时广东最堂皇秀丽的花园式学校,而且是主要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建设起来的华南第一所大学。
一生追求,功绩永存
钟荣光1866年9月7日出生于香山县(现中山市)小榄镇。17岁中秀才,28岁中举人。他加入过兴中会、同盟会,与人创办过《博闻报》、《可报》,宣扬爱国思想。他一生从事教育事业,不遗余力创办岭南大学,服务于岭南大学40年,1942年1月7日病逝于香港。有专家这样评价:“20世纪初,办大学为国家培养人才作出重大贡献的著名教育家,除了被誉为“学界泰斗”的北大校长蔡元培外,创办私立大学、鞠躬尽瘁、蜚声海内的大概就要数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先生和岭南大学校长钟荣光了。而蔡钟两先生尤多相似之处,他们同属科举出身,同在中年以后学习外文和自然科学,同样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革命,主持过教育行政工作。
对钟荣光其人,他的学生杨华日在《钟荣光传》中有一传神的描写:“先生一表人才,体修长,貌清矍,双目含笑。和易近人,心慈而口讷。谈言演讲之间,辄助于手势而表其心意,偶插英语,杂以婉转土音,异常悦耳。日常穿洋服,结长狭领带,头戴巴拿马帽,手持行杖,目戴眼镜,气象朴实,与归国华侨外表无异。其出也,既无私车,亦无专船,除公共交通工具外,常劳步履。在南方炎热天气之下,仆仆东山与惠爱马路之间,每每抽巾拭汗,脱帽扇凉,市民肃然目送,相顾而言曰:此岭南大学钟荣光校长也。”又概括其言行:“先生素怀大志,用心专一,以育才代治产;以四海为家室;以弟子为儿女。有所言,言岭南;有所思,思岭南;有所筹划,只求有益于岭南”。
钟荣光在自撰挽联中这样写道:“三十年科举沉迷,自知错悔改以来,革过命,无党功;做过官,无政绩;留过学,无文凭。才力总后人,唯一事工,尽瘁岭南而后死。”
正是因为尽瘁岭南而后死的精神,钟荣光才功绩永在,灵魂永生。
重视学以致用
钟荣光的教育思想,重视学以致用。他环游美洲、南洋各国,参观当地农业,感于中国以农立国,而农业落后,广东农业人口占全省人口八成以上,而粮食不能自给,认为欲求中国富强,非急谋农业之改进不可。因此决心筹办岭南农科大学。他说:“创办农科的目的,一面在养成实用人才,一面在改进农民生活。”1920年冬,陈独秀应邀来广州出任省教育行政委员会委员长(教育厅长),提出整顿革新广东教育计划,其中要项就是创办大学和因地制宜,设立各种职业学校。这时钟荣光兼任省教育会副会长,在创办大学和发展社会教育方面,他和陈独秀的看法基本相同。岭南农科大学(1927年改称学院)的创办还得到孙中山和军政府财政部长廖仲恺的大力支持,由省政府拨给开办费三十万元,自1921年起每年补助常年经费十万元,并拔给坟地九百亩建立农林试验场。纽约的岭南董事局无意扩办岭南农科,于是钟荣光决心摆脱对外国人的依赖,单独由中国人组成岭南农科大学董事会,负责学校的领导和经费筹措工作,这是我国人收回岭南大学外国人管理教育行政权的先声。岭南农科大学设蚕桑、园艺、田艺、畜牧等学系,它不仅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专家教授和科研骨干,而且为华南农民在改良稻种,推广瓜果优良品种和农产加工等方面作出了贡献。这与钟荣光苦心孤诣,为创办岭南农学院而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
1922年6月,广东军阀陈炯明背叛革命,炮击总统府。孙中山只身走驻永丰舰,孙夫人宋庆龄与卫士在总统府抗击叛军,弹尽援绝,始化装脱险到沙面。1923年,孙中山返广州重建大元帅府后又曾两次偕孙夫人视察岭南,并发表演说。1918年3月20日岭南学校接大元帅府秘书孙科函称:“来函已悉,鄙人奉孙大元帅命致复如下,大元帅对贵校极感兴趣,对其超卓之成就,亦极为嘉许。附支票二千元。如时机成熟,彼必对此优异之学校悉力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