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开店必读手册
15561400000033

第33章 商品的进、存、摆(11)

这是当顾客购买商品达到一定数量或金额时给予的价格折扣。具体又可分为累计性数量折扣和一次性数量折扣两种。前者是指顾客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购货量累计达到的数量及金额给予不同折扣,目的在于使顾客成为长期顾客;后者是指顾客每一笔交易超过一定数量或金额时给予折扣,以鼓励顾客大批量购买。

3.季节折扣

商店里销售的商品有一部分是有季节性消费特征的,例如,清凉饮料、毛毯、空调等,为了鼓励消费者在反消费季节购买,推动这些商品的销售,可以采取季节折扣方式。旺季时,为了进一步营造气氛将销售活动推向高潮,给购买者一定比例的折扣;淡季时,给购买者较大比例的折扣,刺激他们的购买欲望,以加快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需要注意的是,旺季时的季节折扣必须与竞争对手拉开距离,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以吸引顾客;淡季时的季节折扣主要是为了反季节促销或清理存货,以加快商品周转。

错觉定价

错觉定价是利用顾客对商品价格知觉上的误差性,巧妙地确定商品销售价格的一种定价方法。在生活中,由于主客观的原因,顾客会对商品价格产生错觉,巧妙地利用顾客的错觉,可以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错觉造成价格高的商品比价格低的商品更受欢迎。商店在制定商品价格时,利用顾客的理解错觉,可以起到促销的作用。案例:

在商品销售中,常见到这样的情况:

某些袋装食品500克,价格5元一袋,而同样的商品450克,价格为4.85元,很多顾客乐于购买后者。错觉使他们觉得后者比前者便宜。因为顾客在购买袋装食品时的心理计价单位是袋,而不是重量克,所以,他们只注重5.00元和4.85元的比较,而没有进行500克与450克的比较。

再例如,日本三越百货公司针对顾客“便宜没好货”的心理,实行“100元优惠10%买110元商品”的错觉折价术。通常商店降价都采用折扣的方式,即100元九折即90元销售。

这两种方法表面上看,都是10%的差价,让我们仔细计算一下,就可看出它们的差别。

100元买110元为:100/110=0.9090,而九折为:90/100=0.9。由此可见,100元买110元商品不是9折,而是9.09折,这种微妙的差别一般不易被察觉,给顾客造成的错觉是两者的折扣一样。

其实100元买110元商品不仅与九折折扣不一样,而且还不如九折优惠。

假如,110元的商品九折,110×0.9=99元。也就是说九折时,顾客购买110元的商品只需付99元,比100元还少1元。从商店的角度来说,100元买110元商品的方法比九折的方法高出1%的销售利润,当商品销量很大时,1%的利润增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数量。另外,在金额相同的商品销售下,通常打九折就减少了1%现金收入,而100元买110元商品则多销售1%的库存商品。

“打九折”给顾客的直觉反应是削价促销,质量可能有问题;“100元买110元商品”则易使顾客产生让利酬宾,货币价值提高的心理,达到刺激购买欲望的目的。

陪衬定价

顾客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总是希望有较大的选择机会,通常对商品进行反复的挑选,以合适的价格买到满意的商品。为了适应顾客这一心理,商店应以主营商品的价格为核心,制定主营商品价格后,补充适当的廉价辅助品,以衬托主营商品的优良品质;补充高价格商品,以衬托主营商品的价格合理性。这样不仅可以刺激顾客购买主营商品,而且还可以利用低价格的辅助商品吸引求廉的顾客,同时可以利用陈列高价格的辅助品来提高商店的档次和格调,吸引求新、求好、求美的顾客。陪衬定价增强了顾客的价格选择余地,又增加了商店的销售额。案例:

一家专营玩具的商店购进了两种“小鹿”,造型和价格一样,只是颜色不同,上柜后很少有人问津。店老板想出个主意制造差价,他把其中一种小鹿的售价由3元提高到5元,另一种标价不变。用3元钱的小鹿做5元钱的小鹿的陪衬商品。结果把这两种价差鲜明的玩具置于同一柜台上,提了价的小鹿很快销售一空。陪衬定价要注意陪衬商品的价位,使它们能充分地衬托出主营商品。陪衬商品的价位可以与主营商品的价格形成层次感。复合单位定价

顾客在购买商品时,为了计算方便,往往乐于购买整数单位的商品,如1000克、500克等。针对顾客图便利的心理,商店可以将顾客经常购买的商品采取复合定价。例如,苹果10元3斤。顾客为了计算方便,往往会一次性购买5元或10元苹果,而很少购买一公斤。

采用复合单位定价,可以引导顾客一次多购买商品。这种定价法多适用于消耗品。

组合定价

组合定价是将相关成套的商品,采用配合成套的方式统一定价,成套商品价格略低于单件购买的价格之和。商店采取组合定价,可以省去顾客成套购买时的一物一价,加零集整的烦琐,也可以给顾客一个总体的价格印象。

例如,商店在销售配套的客厅家具或卧室家具时,配套陈列整体定价,可以给顾客完整和身临其境的感觉。

组合定价法一般用于结婚用品、化妆品等,销售效果较好。拆零定价

顾客在购买商品时,多注意的是单位价格的高低,而较少注意计价单位的大小,因此,价格贵且一次购买量较小的商品,利用较小的计价单位定价,顾客会产生价格便宜的感觉。

拆零标价是将销售标价的单位拆小,分解进行定价。由于计价单位大小不同,顾客的心理感受不同。大包装商品改为小包装,价格进行拆零计算,其实价格是相同的,但顾客的感觉却不一样。例如,茶叶店将每公斤100元的茶叶,分装为每50克一包,每包定价为5元,这既符合顾客小量购买的习惯,又给顾客留下价格不高的印象。

招徕定价

这是商店常用的价格促销策略,即利用消费者对低价商品的兴趣,有意将若干商品的价格定在市场通行价格之下,甚至低于进货成本,以此招徕顾客,其目的是吸引顾客购买降价商品时,也即兴购买商店内其他商品,以扩大总体销售量,增加商店总利润。

当然,既然招徕定价是针对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消费心理,以及不同消费者的消费特点灵活定价的一种方式,所以招徕顾客定价并非一定是超低价,有时,超高价也能起到很好地引起消费者注意的作用。

在具体运用此价格策略时,一般是以低价为吸引消费者的主要手段,确定招徕价的根本在于从商品组合的角度出发,以牺牲少数商品利润为代价,或以个别商品奇高价为幌子,设法将更多的消费者吸引到本店来,以利于整个商店的销售业绩的提高。运用招徕定价法主要有三种情况:

1.把商店销售的不同商品按不同的原则定价,有些商品价格调高,有些商品价格调低,以便招徕顾客。

2.将少数几种本小利薄的日用品或消费者对价格十分敏感的商品以低价出售,使消费者受此吸引而经常光顾本店。

3.把相互有补充关系的商品区别定价,有意识地把主要的耐用品商品价格定得低些,把从属的消耗大的商品价格定得高些。由于主要商品价值大,消费者购买次数少,对价格又比较敏感,所以适当降低这种商品的价格,既能使消费者满意,商店损失又不大。最主要的是,以此种商品的低价招徕消费者,诱导消费者购买主要商品后,继续大批量地购买消耗大的从属性商品等,就可以保证商店最好的整体利益。

巧用数字定价

1.吉祥数字定价

近年来,我国消费者对吉祥数字越来越敏感,吉祥号码被炒得热火朝天。吉祥数字在各大商店被视为“座上宾”,频繁地出现在五花八门的商品标价上。这种顺应消费者心理需求,用吉祥数字为某些商品定价,就称为吉祥数字定价法。在我国的文化中,6和8都是吉祥数字。

数字6代表的意义是:大吉大利,我国自古就有“六六大顺”之说。例如,曾被誉为中国衬衫行业中的“皮尔·卡丹”北京金吉列衬衫厂,推出金吉列高档男衬衫,一上市便以每件666元的价格令消费者刮目相看,而且,这种高档衬衫每年只生产666件,这种衬衫不仅在产量和价格上暗示“六六大顺”,而且在设计上也也别出心裁,推出获国家专利的“如意领”。“如意领”是在流行了近百年的硬领衬衫上的领角上,剪了一剪子,不仅使领子线条比较柔和,而且还形成了三个“八”字,暗含了另一组吉祥数字“888”,所以,金吉列推向市场后,尽管价格很高,但仍供不应求。

数字8代表的意义是:发财。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人们都盼望自己发财,所以数字8应用得非常广泛。例如,某女士衬衣标价88元,皮鞋标价98元等比比皆是,而含义深刻的168(一路发),518(我要发)也屡见不鲜。

吉祥数字价格之所以流行,是与市场经济的总体环境分不开的。在生意场上拼搏的人们,竞争压力很大,因此,常希望能借助一些外界因素得到心理上的安慰和解脱,于是对于象征兴旺发达,一路顺风的吉祥数字,就十分看重。

但是,不要所有的商品都采用吉祥数字定价法,因为用的太多太滥,反而会使消费者感到麻木,甚至反感。

2.奇数定价

国外消费心理学家从大量调查中发现,同样是零数定价,奇数定价要比偶数定价好。因此,许多商店都采用零数定价中的奇数定价法。

我们知道,多数消费者的购买愿望是便宜、实惠,而奇数价格的尾数1、3、5、7、9,比相应的偶数2、4、6、8、10要低一个单位值,这虽是极小的变化,却满足了“经济型”顾客的求廉心理,易诱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同时,奇数定价也不会使顾客担心商店把零数折成整数,而且也有零数定价的良好效果。

3.整数定价

整数定价与零数定价相对。它可以给顾客一种干脆的感觉,同时整数定价还便于计算和收款。整数定价法通常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对方便食品、快餐,以及在人口流动比较多的地方的商品制定整数价格,适合人们的“惜时心理”,同时也便于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人们容易记住商品的整数价,因此,会加深商品在消费者心理上的印象。

(2)对于一些礼品、工艺品和高档商品制定整数价,会使商品愈发显得高贵,满足部分消费者的虚荣心理。例如,高档时装、皮衣等,商店可把基础价格略作变动,凑成一个整数,使顾客对此类商品形成高价印象以吸引社会上高收入阶层,如一件高档西服,如果完全追随竞争者同类产品平均价格,定价应797元。但有经验的商店把零售价格标为800元,这样不仅不会失去顾客,还能增强顾客的购买欲望。原因在于此类高档品的购买者多系高收入者,重视质量而不很计较价格,认为价格高就是质量好的象征。如果以零数订价则会给人一种低价感,商品反而无人问津。

(3)为节日用品或应季商品制定整数价,也能满足消费者的“惜时心理”。

4.非整数定价

这种方法又称“零数定价”,就是指商品价格是以零数为结尾的非整数价。这种定价方法的出发点是,认为顾客在心理上总是乐于接受带有尾数的价格,而且希望尾数是个零头。零头的意思有两种:0.99元相对于1元来说是零数价,199元相对于200来说也是零数价。另外,这种定价方法给顾客一种廉价感,因为199元只是100多元钱的概念。

案例:

在英国伦敦牛津街商店里,一些标价以“99”作为尾数的商品往往销量非常好。例如:一磅带骨兔肉为0.99英镑,一条普通的腰带为1.99英镑,一双女士皮凉鞋为12.99英镑,一把折叠伞为2.99英镑,一件男士雨衣为65.99英镑,一架佳能AE-1型135照相机为199.99英镑,一台20吋的索尼彩电为399.99英镑等等。

“零数定价”主要适用于一般生活消费品定价。对这类商品,人们常有这种感觉:定价准确,价格便宜。因此,这种定价消费者最容易接受。商店可如下定价:

(1)定价5元以上的商品,价格尾数最好为95或99。

(2)定价5元以下的商品,价格尾数最好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