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党务通:党委、支部建设与实务全书
15569600000108

第108章 十六大以来重要的理论观点(1)

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认真总结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深入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发展大势,充分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提出的关于发展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它科学地回答了我国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时代所需、形势所迫、民意所盼、党心所向。

所谓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谋发展、促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为人民,发展靠人民,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的三个基本点。全面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落实“五个统筹”,努力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和谐,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努力实现从单纯追求发展数量和当代人利益的传统发展模式,到注重发展质量和后代人福祉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原则。要针对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一步调整推动发展的思路、转变推动发展的方式、明确推动发展的政策导向。

1、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这是坚持科学发展的重要要求,也是对今后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提出的总要求。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正在加快,这些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存在周期性波动的现象,应对不当就有可能发生大的起落。特别要看到,自2002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的上升周期,一些产业的过度扩张形成了相当大的过剩生产能力,一旦市场需求发生收缩,就会引起经济大的波动。因此,应把握好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努力实现总供求均衡,防止大幅度的经济波动,实现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2、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在“九五”计划中,中央就明确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近年来,各方面为此做了很大努力,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实现根本转变,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和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格局仍在继续。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扩大,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

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就得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因此,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要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3、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这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判断,是对未来我国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出的根本性战略部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技术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力素质也有了相当提高。但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变革,面对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面对以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激烈国际竞争,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日益成为发展的严重瓶颈。目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我们要抓住机会,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路径。要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必须确立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发挥政府的战略导向、综合协调和服务功能,建立强有力的创新激励体系。

4、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在农村和西部地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我国经济是一个整体,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必须着眼于更宽广的思路,努力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形成全国整体竞争优势。正因为如此,我们要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并努力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循环的区域协调机制。

5、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加快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选准切入点。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矛盾、新特点,要坚持以人为本,从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着手,特别是从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等问题入手,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扩大就业是今后一段时期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在产业发展方面,更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和企业,为广大劳动者提供更加公平的就业机会。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既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加快解决的现实问题。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更广泛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6、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我国经过20多年的努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但必须看到,改革的任务尚未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很多尖锐矛盾和问题,其根源就在于改革不到位和体制不完善。要以更大决心、更大气力推进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否则,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就难以解决,“六个必须”原则中的前五个“必须”的要求就难以实现。

为了进一步回答要什么样的发展,靠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了“六个立足”的政策取向:

(1)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发展,把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基本立足点,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

(2)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线,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和结构优化升级带动转变。

(3)立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发展,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作为着力点,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转变。

(4)立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发展,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转变。

(5)立足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发展,把改革开放作为动力,促使经济增长由某些领域相当程度上依靠行政干预推动向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更大程度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转变。

(6)立足以人为本推动发展,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促使发展由偏重于增加物质财富向更加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转变。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和意义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这在我们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是第一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我们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就是要求全党同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到更加突出的地位。

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现在,我们党明确提出并积极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具备许多有利条件的。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保证。

(2)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们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可以为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等提供更充分的物质保证。

(3)在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4)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并不断得到巩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教育科技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

这些都是有利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教育科技文化水平还不高,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重道远。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经历一个很长历史过程一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一个需要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很长历史过程。我们既要立足国情,根据已经具备的条件,积极主动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又要着眼长远,做好长期努力的准备,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

我们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2)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3)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4)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5)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做到以下几点:

(1)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3)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5)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