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党务通:党委、支部建设与实务全书
15569600000124

第124章 十六大以来重要的理论观点(17)

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阶段。其特征表现为: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按现价和官方汇率计算,2003年中国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许多东部沿海省市已经超过3000美元。这表明中国已从经济总量规模上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

1、国家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财政能力不断增强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除个别年度(1991年)外,国家财政收入保持两位数的年均增长幅度高于GDP增长速度,从而使国家财政实力不断增强。而农业在GDP中的份额却逐年下降,第二、三产业在GDP的比重已占主导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在GDP中的份额呈现加速下降的趋势。1991年到2003年的12年间,农业在GDP中的份额下降了9、9个百分点,而相同时间间隔的1978年到1990年,农业在GDP中的份额只下降了1个百分点。

2、非农产业就业持续增长,农业就业比重发生了转折性变化

1997年,中国农业部门就业的劳动力占全社会就业的比重首次下降到50%以下,2003年为49、1%,表明了中国就业结构开始发生转折性变化,它标志着非农产业取代了农业成为就业的主体地位。

3、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人口比重大幅度提高

分阶段看,1978年到1997年,中国城镇人口比重从17、9%提高到31、9%,年均提高0、7个百分点;1998年到2003年,城镇人口比重从33、4%提高到40、5%,年均提高1、4个百分点,增长幅度是前者的1倍,说明中国城镇化已经进入快速成长时期,以城镇化和城市经济带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已经到来。

4、恩格尔系数大幅度下降,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

1991年到2003年,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53、8%下降到37、1%,下降了13、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57、6%下降到45、6%,下降了12个百分点。恩格尔系数大幅度下降,反映了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结构的明显升级,这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大的需求空间,也为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业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5、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大幅度提高,工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1978年到2003年,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由49、9%提高到92%;而初级产品出口比重则由80%下降到50、1%。工业制成品出口份额的上升表明中国工业竞争力得到提高,工业化的继续推进对初级产品出口的依赖已经大大减少,说明农业对工业化的外汇贡献已微不足道。

总之,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到,我国已经充分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

(三)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制度保障

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刚跨越了工业反哺农业的转折时期,正在向大规模反哺农业时期过渡,在这个阶段,应重点抓好4项制度建设。

1、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要按照公平的原则,以降低农民进城门槛、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为重点,改革户籍制度及其与之相联系的上学、就业、住房、医疗和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福利体制。

2、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主要思路是:一是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条件,积极引导商业银行进入农村开展金融服务;二是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新模式;三是积极稳妥地支持民间金融、特别是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形成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相结合的有序竞争格局。

3、完善农村土地征占用制度

一是要明确界定政府的土地征用权和征用范围,并严格区分公益性和经营性用地;二是提高公益性用地的补偿标准,搞好“以土地换保障”工作,同时还要建立经营性用地的市场定价机制;三是引入听证制度,强化社会监督机制,提高土地征用市场的公开性和透明性;四是完善土地占用审批管理制度,废除土地占用审批权与土地占用费收益挂钩的做法,打破批地越多、预算外收益越多的机制。

4、改革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根据工业化进程,分两步走改革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一是目前按照低水平、广覆盖、有保障的原则,初步构建最基本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障、基本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和规范化的政府救济制度,使农村社会保障从“无”到“有”;二是到工业化中后期,可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标准,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形成一体化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城乡一体化过渡。

此外,还应因地制宜、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在工业反哺农业中的职责。工业反哺农业不仅仅是中央政府的责任,地方政府也有义不容辞的义务。对于少数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省市,不仅要明确省市政府是反哺农业的主体,而且还要强化他们通过横向转移支付补贴落后地区反哺农业的责任。对于经济落后、财政比较困难的地区,要通过垂直转移支付,加大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支持力度,有效地支持这些地区的政府履行好反哺农业的职责。

(四)完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措施

贯彻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就需要政府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对农村与农业的投入,才能逐步实现这一目标。为此,要改革和完善农村投融资体制,健全农业投入机制。

要进一步放宽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领域,采取贴息、补助、税收等措施,发挥国家农业资金投入的导向作用,鼓励社会资本积极投资开发农业和建设农村基础设施。逐步降低中西部地区对涉农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配套比例,不得采取加重农民负担的方式进行资金配套。继续加大国家农业资金投入的整合力度,鼓励以县为单位,通过规划引导、统筹安排、明确职责、项目带动等方式整合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大改革力度,明晰产权,明确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投资建设和管好农村小型基础设施的积极性。农户自建或自用为主的小微型工程,产权归个人所有,由乡镇人民政府核发产权证。对受益户较多的工程,可组建合作管理组织,国家补助形成的资产归合作组织所有。对经营性的工程,可组建法人实体,实行企业化运作,也可拍卖给个人经营。对业主开发建设的农村基础设施,地方人民政府要给予扶持,并规范其收费标准和服务行为。加快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步伐。推进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工程原受益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要针对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加快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增加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在完善运行机制基础上强化农业发展银行的支农作用,拓宽业务范围。农业银行要继续发挥支持农业、服务农村的作用。

贯彻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要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促进农民和农村社会全面发展。针对农村具体情况,要全面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要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和生产实际的需要,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农村中学也要加强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教育。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竞争力的需要,进一步搞好农民转业转岗培训工作。各级财政要大幅度增加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投入,采取补助、培训券、报账制等方式,努力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和资金的使用效率。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还必须进一步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要坚持以农村为重点的卫生工作方针,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和农村医疗救助工作,实施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快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强艾滋病、血吸虫病等重点疾病的防治工作,推动改水改厕等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搞好农村计划生育,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抓好“少生快富扶贫工程”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农村重大文化建设项目实施力度,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巩固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切实提高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水平,做好送书下乡、电影放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工作。

对于农村存在劳动力大量剩余的现实,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有效地带动农民和农村资源从农业中解放出来,有利于形成少数人种多数人的地,扩大人均生产面积,为结构调整创造有利条件,使规模化经营成为现实。把土地、水面、山林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逐渐转移到少数人手里,使农村劳动力与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就为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扫清了生产关系的束缚,可以冲破一家一户的壁垒,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十八、把西部大开发推向前进

西部开发一直是个热点,自从我国作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以来,西部开发一直在进行,但与东北相比却收效甚微,西部开发仍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这次十六届五中全会仍然把西部大开发作为一大战略,党的“十一五”规划建议强调,要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

(一)西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从1999年开始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至今已有6年多的时间,有60多个重点工程项目在国家的支持下开工建设,西部地区的投资增加明显,经济增速加快。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影响着西部开发战略的有效实施。

1、软硬投资环境不协调

虽然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在稳步推进,但由于改革开放严重滞后,西部地区软环境建设尚存在较大差距,远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观念、体制和人才问题仍然是影响西部开发的三大制约因素。

2、民间资本尚未大规模跟进

实施西部大开发以后,虽然国家财政在西部地区投资明显增加,但国内民间资金和外商投资并没有相应地大规模跟进,由此出现了“政府热、民间冷”的现象。

3、经济发展缺乏产业支撑

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各地均把开发投资的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而对特色产业特别是加工制造业的发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西部工业化推进缓慢,工业增长乏力,工业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下降,使西部大开发缺乏长远的产业支撑。工业化推进缓慢,不仅难以吸纳大量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而且也严重影响了城市化进程。

4、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

近年来,虽然西部经济增长速度在逐步加快,但相比较而言,仍要低于东部发达地区。这种不平衡的增长格局,势必导致全国经济总量进一步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将趋于下降,东西部地区间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

5、大项目投资的漏出效应

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希望在西部搞一些标志性的大项目来带动西部开发。然而,国家在西部投资的一些大项目,有的跟当地经济联系不够紧密,有的通过外地采购和承包,其对当地经济的带动和乘数作用并没有预期的大。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有些大项目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本身就是一个全国性的项目,它主要是解决沿海地区的能源短缺和环境保护问题;二是在项目招投标和建设的过程中,获得中标的企业大多为沿海企业,工程建设所需的设备和零部件也多来自沿海地区,甚至工程建设的民工也有许多来自中部,由此就形成了一个“投资漏斗”。国家在西部投资所产生的乘数效应有很大一部分是作用在西部之外。三是国家在西部的大型投资项目,尤其是能源开发项目,由于存在着体制障碍,有不少跟当地经济联系还不够紧密,由此形成典型的二元结构与“两张皮”问题。

(二)实施西部大开发要有新思路

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是在新的体制背景、市场态势和对外开放环境中提出的。因此,同以前相比,新一轮实施西部大开发则有新的思路,要实现以下“四个转变”。

1、从以依靠国家推动变为主要依靠市场机制

过去的西部建设,主要靠中央大力扶植和资助。这一次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当然也需要中央的政策扶持,需要中央财政和已经富裕起的东部地区的支持。西部开发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市场为诱因,因势利导,利用经济手段,以经济利益调动经济活动主体的积极性,让企业和个人投资者,尤其是来自东部和海外的投资者,觉得西部开发是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情,从而使资本、技术、人才等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自动地流向投资回报率高的地区和产业进而使西部地区经济步入快速良性发展的轨道。

2、从资源导向型战略逐步转变为市场导向型战略

结合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和已有的基础,根据市场需求的发展态势,建立新的产业发展战略的具体思路可以有以下几条:

(1)在保证粮棉生产的同时,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加强林果基地、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2)在巩固和改造原有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基础上,发展一批建立在优势能源矿产资源基础上的重加工业;

(3)着力扶持一批以农副产品为原料,有助于兴地富民的轻加工工业;

(4)借助中心城市和原“三线”基地的技术优势,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在高起点上提升产业结构和增强产业素质。

3、从注重地区比较优势转变为培育企业竞争优势

在新一轮开发西部的战略制定上,我们不能再抱守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要立足于资源优势,但更多的是注重培育企业竞争优势。在产业的选择上,应选以市场为导向的多元主导型的产业发展战略,寻求市场需求和自身比较优势叠合的产业(行业)区间,大力发展资源精深加工业,让资源由单一优势、单项优势变为多种优势、多项效益,使资源优势由潜在的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通过资源的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延伸和扩展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与技术含量,以此增强产业自身的竞争能力来摆脱对本地资源的单纯依赖性。对企业而言,应以市场为导向,一切从市场出发,进行管理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一方面通过多种途径提高产品竞争力,提高自身产品在既有市场的占有份额;另一方面针对潜在需求开发新产品,创造开拓新市场。

4、要从投资项目布局逐步转向实行投资诱导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