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印度
15579100000028

第28章 印度的瑜伽

一、介绍

五千年前,在古老的印度,高僧们为求进入心神合一的最高境界,经常僻居原始森林,静坐、冥想。在长时间单纯生活之后,高僧们从观察生物中体悟了不少大自然法则,再从生物的生存法则,验证到人的身上,逐步地去感应身体内部的微妙变化,于是人类懂得了和自己的身体对话,从而知道探索自己的身体,开始进行健康的维护和调理,以及对疾病、创痛的医治本能。几千年的钻研归纳下来,逐步衍化出一套理论完整、确切实用的养身健身体系,这就是瑜伽。

例如:在长期观察猫科动物后发现,它们透过耸肩、胸部贴地等动作,使得肩、背、腰、臀的肌肉得到充分地伸展,牵扯、按摩肺、胃等内部器官,刺激了腰椎周围神经、肌腱、骨骼、肌肉等。由这观察,人类领悟出在意识力的支配下进行这一整套的动作,将可治疗腰部酸痛,强壮肺、胃,并可以清除多余脂肪,美化腰部曲线。

考古学家曾在印度河流域发掘到一件保存完好的陶器,上面描画着瑜伽人物做冥想时的形态,这件陶器距今至少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可见瑜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年代。

Yoga一字,是从印度梵语yug或yuj而来,是一个发音,其含意为“一致”“结合”或“和谐”。瑜伽就是一个通过提升意识,帮助人类充分发挥潜能的体系。瑜伽姿势运用古老而易于掌握的技巧,改善人们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种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方式。古印度人更相信人可以与天合一,他们以不同的瑜伽修炼方法融入日常生活而奉行不渝。道德、忘我的动作、稳定的头脑、宗教性的责任、无欲无求、冥想和宇宙的自然和创造。

再简单一点来说,瑜伽是生理上的动态运动及心灵上的练习,也是应用在每天的生活哲学。瑜伽的最终目标就是能控制自己,能驾御肉身感官,以及能驯服似乎永无休止的内心。感官的集中点就是心意,能够驾御心意,即代表能够驾御感官;通过把感官、身体与有意识的呼吸相配合来实现对身体的控制。这些技巧不但对肌肉和骨骼的锻炼有益,也能强化神经系统、内分泌腺体和主要器官的功能,通过激发人体潜在能量来促进身体健康。

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腺体和主要器官的状况决定着一个人的健康程度。有规律的瑜伽练习有助于消除心理紧张,以及由于疏忽身体健康或提早衰老而造成的体能下降。因此练习瑜伽能保持活力,令思想清晰。

现代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压力较大。当然,适度的压力也是必要的,因为压力可以激发兴趣,振奋精神,使人精力充沛。但是,如果这种压力超过我们所能承受的限度,身体就会感到紧张不适,自我免疫力下降,体力不支,有时还包括心理上的挫败感、肌肉紧张(可导致脊椎疼痛)、疲累不堪、呼吸短促甚至神志不清等。

瑜伽包含伸展、力量、耐力和强化心肺功能的练习,促进身体健康,有协调整个机体的功能,学习如何使身体健康运作的同时也增加了身体的活力。此外,培养心灵和谐和情感稳定的状态也引导你改善自身的生理、感情、心理和精神状态,使身体协调平衡,保持健康。

瑜伽哲学认为,有形的身体只是内在的存在或灵魂的载体。比它更重要的是“微妙”的身体,它通过许多气脉和能量中心,包围着有形的身体。瑜珈哲学认为练习瑜珈可以激活身体的功能。

印度瑜伽

二、瑜伽分类

(一)智瑜伽

提倡培养知识理念,从无明中解脱出来,达到神圣知识,以期待与梵合一。智瑜伽认为,知识有低等和高等之别。寻常人所说的知识仅仅局限于生命和物质的外在表现。这种低等知识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获得。然而智瑜伽所寻求的的知识,则要求瑜伽者转眼内向,透过一切外在事物的本质,去体验和理解创造万物之神——梵。通过朗读古老的、被认为是天启的经典,理解书中那些真正的奥义,获得神圣的真谛。瑜伽师凭借瑜伽实践提升生命之气,打开头顶的梵穴轮,让梵进入身体获得无上智慧。

(二)业瑜伽

业是行为的意思。业瑜伽认为,行为是生命的第一表现,比如衣食、起居、言谈、举止等等。业瑜伽倡导将精力集中于内心的世界,通过内性的精神活动,引导更加完善的行为。瑜伽师通常采取极度克制的苦行,历尽善行,崇神律己,执著苦行,净心寡欲。他们认为人最好的朋友和最坏的敌人都是他本身,这全由他自己的行为决定。只有完全的奉献和阪依,才能使自己的精神、情操、行为达到与梵合一的最终境界。

(三)信仰瑜伽

专注于杜绝愚昧杂念,启发对梵的敬仰之心,以期与梵同在。信仰瑜伽认为智、业、信仰是相互联系的。知识是生活的基础,行为是生活的表现。一个人如果没有知识,会陷入极大的盲目性,行为也失去了依托。但无论是知识,还是行为,都应该受到信仰之心的指导,否则,知识便成了粗朴无用的知识,行为便成了低劣愚昧的行为。信仰瑜伽师奉行“以仁爱之心爱人,以虔诚之心敬神”,出没于山林或身居闹市,终身目的是纯洁自己的灵魂,杜绝杂念,把精神寄寓于梵中。

(四)哈他瑜伽

意为日月。哈他瑜伽认为,人体包括两个体系,一为精神体系,一为肌体体系。人的平常思想活动大部分是无序骚乱的,是能力的浪费,比如疲劳、兴奋、哀伤、激动,人体只有一小部分用于维持生命。在通常情况下,如果这种失调现象不太严重时,通过休息便可自然恢复平衡,但是如果不能主动的自我克制和调节,这种失调会日益加剧导致精神和肌体上的疾病。体位法可以打破原有的骚乱,消除肌体不安定的因素,停止恶性循环的运动,通过调息来清除体内神经系统的滞障,通过庞达(收束法)控制身体的能量并加以利用。

(五)王瑜伽

如果说哈他瑜伽是打开瑜伽之门的钥匙,那王瑜伽就是通往精神世界的必由之路。哈他瑜伽重在体式和制气,王瑜伽偏于意念和调息。通常使用莲花坐等一些体位法日进行冥想,摒弃了大多数严格的体位法。王瑜伽积极提倡瑜伽的八支分法,即禁制、尊行、坐法、调息、制感、内醒、静虑、三摩地。瑜伽冥想方法很多,但体位姿势大都采用莲花坐,练习冥想时通过意念来感受实体的运动,控制气脉在体内流通,产生不同的神通力。一点凝视法是瑜伽者常常喜爱的一种冥想练习,这通常是在环境幽静的地方,或在山林湖海边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固定的实体中比如克里希那神像或是蜡烛、树叶、野花或是瀑布、流水等等;使自己的精神完全沉浸在无限深邃的寂静中。

(六)昆达利尼瑜伽

又称为蛇王瑜伽。昆达利尼证明了人体周身存在72 000条气脉,七大梵穴轮,一根主通道和一条尚未唤醒而处在休眠状态的圣蛇。通过打通气脉,使生命之气唤醒那条蛇,使他穿过所有的梵穴轮而到达体外,一旦昆达利尼蛇冲出头顶的梵穴轮,即可获得出神入化的三摩地。现在练习昆达利尼瑜伽的人是相当少的,因为昆达利尼对人的要求很高,经常练习数十年之久的瑜伽者并没有获得任何神通力或是三摩地境界。昆达利尼瑜伽是瑜伽中较为难以练习的方法,只有持之以恒方可获得力量。

(七)正法瑜伽

瑜伽之正道,在许多的传说中认为那是维护瑜伽道德的大师,向其他瑜伽一样有许多相同的练习方法和目的,但据说其中存在着无比的力量,获得者能力不可想像,但也居于传说所以无从考证。

(八)瑜伽杂技

其实只是一些技术。通过掌握某种瑜伽功进行夸张地表现,吸引别人的注意,本身没有太多内涵,不过表演者大都具有一般人没有的特殊技能。

三、瑜伽流派

(一)Ananda Yoga

这一派认为身体及灵性上的修习同样重要,必须先洁净和提升能量,为冥想作好充分准备。随着脑海内反复地作提示和肯定,每一个瑜伽姿势最终用以扩阔或提升自我意识。Ananda Yoga的另一特色是着重一系列“能量法运动”),要求身体某部位反复收紧及放松,同时配合呼吸方法将能量带至该处。它强调做瑜伽姿势时必须极度放松,从而为其后的冥想做好准备。

(二)Ashtanga Yoga

Ashtanga Yoga又名Power Yoga,是瑜伽中最讲求体力的。它共有240个瑜伽姿势,以6组动作单元结合呼吸串连起来,藉以提升身体的“热力”,从而强化身体。他们强调力量、柔韧度和元气三者同样重要,因此Ashtanga Yoga深受运动员或热爱剧烈运动的人所喜爱。

(三)Integral Yoga

这派结合所有实践瑜伽的步骤——瑜伽姿势、调息法、无私的奉献、祈祷、唱声、冥想及自省,特别强调瑜伽是以冥想为最终目的,甚于人体结构的分析,鼓励学员练习时要“松弛”、“平静”以及“有为”。具难度之余,却温和而沉静,受喜欢全面地学习传统瑜伽的人士所追随。

(四)Iyengar Yoga

Iyengar Yoga可说是近年西方最为人熟悉的瑜伽学派。Iyengar Yoga将瑜伽科学及医学化,藉以改善个人生理及心理上的种种毛病,因此,亦广为医生及物理治疗师所认同。这一派的导师特别强调做瑜伽姿势时手脚、盆骨、脊椎骨等身体部分的配合、绝对正确的位置和肌肉收紧放松的配合,对细节的掌握非常注重。因此对瑜伽姿势有建立良好的机础,及改善一些身体姿势出现问题的人。这一派也特别重视及认同练习瑜伽时,必须因应个人体形上的限制而借用工具来帮助学员来完成瑜伽姿势,这些工具包括毛毡、砖、揽枕、椅子、绳子等等。

(五)Kripalu Yoga

Kripalu Yoga常被形容为“动态的冥想”,较少着重锻炼瑜伽姿势时的生理细节,更多注重瑜伽姿势带给人在感情及心理上的反应,因此要求学员保持温柔、慈悲及内省的态度。这一派认为,身体有它的智慧,它会发出信息,提示个人可怎样顺畅地将瑜伽姿势流畅自然地练习下去。每一个瑜伽姿势都会维持着一段很长的时间,以求发掘或释放被压抑了的情感。这种内省式的瑜伽由三个阶段组成:持续锻炼(瑜伽姿势)、意志和放下(心灵),以及顺从身体的智慧。在这三个阶段里,瑜伽姿势会因应不同情况而有不同难度:温和的,中等的,以及剧烈的。

(六)Kundalini Yoga

Kundalini Yoga历史久远,深信生命的能量隐藏于尾椎部,只要通过各种修行,这能量便会被启发、引导至脊椎的各个“气轮”上,而当“顶轮”被打通了,人便能悟道。这一派特别着重几种呼吸的技巧:鼻孔的交替呼吸、缓慢、横膈膜的呼吸,以及一种叫“火焰”的呼吸法。

(七)Sivananda Yoga

结合五项特定的锻炼方法:适当的运动、呼吸、深度放松、素食,以及正面思考和冥想。每一课都有既定的进程,包括呼吸练习、拜日式、12个传统瑜伽姿势以及放松练习。

(八)Viniyoga

学习瑜伽,必须以“Vinyasa Krama”为原则,即有组织地研究,结合瑜伽姿势、调息法、冥想、课本研究、辅导、心象、祈祷、唱声及仪式。它会因应学员的个别心理状况、身体限制或文化差异而教导瑜伽姿势;脊骨的健康及呼吸,比起怎样成完瑜伽姿势更为重要,而且呼气和吸气会有意识地以不同时间及长度进行,以配合瑜伽姿势的锻炼。

(九)Bikram Yoga

别号“高温瑜伽”的Bikram Yoga,由Bikram Choudhury始创,是近年在健身界中的新宠儿,特色是课堂在一个较高温度的室内进行,令身体快速提升体温,加速排汗及排毒的功能。

四、瑜伽的七阶段

(一)道德规范

没有道德任何功法都练不好。必须以德为指导,德为成功之母,德为功之源。瑜伽道德基本内容:非暴力、真实、不偷盗、节欲、无欲。这是瑜伽首先要求修持者遵守的道德规范。

(二)自身的内外净化

外净化为端正行为习惯,努力美花周围环境;内净化为根绝六种恶习即欲望、愤怒、贪欲、狂乱、迷恋、恶意、嫉妒。

(三)体位法

是姿势锻炼,能净化身心,保护身心,治疗身心。体位法种类不可胜数,他们分别对肌肉、消化器官、腺体、神经系统和肉体的其他组织起良好作用。不仅提高身体素质,还可以提高精神素质,使肉体、精神平衡。

(四)呼吸法

是指有意识的延长吸气、屏气、呼气的时间。吸气是接受宇宙能量的动作,屏气是使宇宙能量活化,呼气是去除一切思考和情感,同时排除体内废气、浊气,使身心得到安定。

(五)控制精神感觉

精神在任何时候都处于两个相反的矛盾活动中,欲望和感情相纠缠,其次是同自我相联系的活动。控制精神感觉,就是抑制欲望使感情平和下来。集中意识于一点或一件事,从而使精神安定平静。

(六)冥想、静定状态

只有通过实际体验去加以理解,难以描述。

(七)修持者进入“忘我”状态

即意识不到自己的肉体在呼吸、自我精神和智性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