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瑞士
15579600000025

第25章 瑞士的节日(1)

瑞士被两条山脉和复杂的地形分割成许多语言上、宗教上以至政治上互不相同的小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习俗;直到20世纪初,瑞士全国(包括大城市)仍然保留着浓郁的乡村气息;再加上几百年来没有战争,人民安居乐业,这一切都有利于瑞士传统风俗和节日的保留和延续。

瑞士各种节日活动的起源,有的可追溯到远古的克尔特人以及后来的罗马人和日耳曼各民族。譬如,瑞士的先民既崇拜祖先又惧怕祖先的亡灵,他们认为祖先的厉鬼有时会回到人间,责备、教训他们的不肖后人,甚至进行报复,讨还生前的血债。因此便兴起了在某些节日人们头戴面具的风俗,而很多面具还故意做得极其恐怖可怕。

远古的人们还崇拜上天的“好生之德”,他们祈求谷物丰收,也祝祷自己多生多育。四季的变化也影响他们的情绪。冬天怕光明一去不复返,春天又发愁种子不再发芽,因此便燃起篝火,祝福田地;夏日阳光骄艳,秋天则是收获季节,此时人们不免欢聚庆贺,载歌载舞。

这些远古习俗大都渗入后来传入的基督教的节日里;有的(如狂欢节)则曾为教会所禁止,但屡禁不止,反倒成为社会风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瑞士的传统节日活动丰富多彩,数以百计。

一、冬季的喧闹

瑞士冬季寒冷,黑夜漫长,在此期间却有一些重要的节日。先是圣尼古拉(圣诞老人)在岁尾出来,奖励乖巧的儿童,训诲顽皮的小孩;接着便是庆祝基督诞生的圣诞节。旧岁消逝,新年来临。1月6日又是主显节,东方三王带着歌手前来朝圣。复活节以前40天,以天主教为主的地区迎来了狂欢节,到处一片欢腾。又因为昼短夜长,万物萧索,许多活动又以张灯点火,高声喧闹为其特色。

1.岁末年初的全套风习

岁尾年初本有一系列的祝活动,但不少已随岁月消失。至今仍继续保持一整套活动的地方在瑞士只有一处——高州首府阿劳西南郊的一个名叫哈尔威尔的乡镇。

第一项活动是抽响鞭比赛,日期是11月底或12月初的第一个星期日。参加者都是男性青少年,分男童、少年、青年成人三组。他们要抽响3—5米的长鞭,由富有经验的裁判按照严格的标准评分定奖。这一天的高潮是最后由参加比赛的几十个人一起抽响长鞭,热闹非常。

紧接着是12月份的第二个星期日,这天的活动是由早年的追逐圣尼古拉圣的活动演变而来的。由6个十三四岁会抽响鞭的男孩戴上面具,化装成嬉戏或严厉的“精灵”,专门访问村中有小孩的人家,根据每个孩子的平日表现,或给予礼物,或提出警告。

圣诞前夕和圣诞日的傍晚,7个十几岁的女孩开始出动。一个身穿白装扮成圣诞女童,由6个身穿粉装的簇拥着,到村中主要的老户人家一一拜访。她们进来不吭一声,由“圣诞女童”和在场的人一一握手,并向各家的小孩分送糕点。陪同的女孩则歌唱圣诞颂歌。然后她们又一言不发,悄然离去。新年除夕临近午夜时,村里的人聚集在村边的山上,围着一堆簧火。子夜差10分时,8个男子开始用“连枷”击打一块打谷板,动作整齐,节奏分明。就要到午夜的刹那间,他们忽然停了下来,等新年的钟声响完之后,突然又加倍用力敲打,如此约持续一刻钟之久。这样就意味着驱走了恶鬼,安息了阴世的亡灵。

新年期间最后一个活动是在1月2日。此时有15个未婚的成年人戴上面具,其中5人化装成“绿色”组,5个人扮作“焦黄”组,其余5人扮成骆驼和驼夫。“绿色”象征春天和生命,“焦黄”象征冬天与死亡。他们午后出发,在村内乱跑,耍各种恶作剧,然后又跑到邻村去胡闹,筋疲力尽之后才算罢休,最后在一起饱餐一顿。

2.追逐圣尼古拉

这是卢塞恩湖北岸一个名叫居斯纳赫特的山村的特有活动。12月5日(圣尼古拉日的前夕),人们头顶巨大的主教冠出来游行。主教冠用硬纸制成,有一人多高,两人多宽,外壳有透雕的花纹,里面是点燃的蜡烛。每次游行约有200人之众,在黑夜中发出光亮,蔚为壮观。

这种主教帽原来只限男子戴,近年来女子也可以参加。戴主教帽的游行者簇拥着圣尼古拉(他生前是西亚一个地区的主教)走过全村。街上同时还另有一些男子,脖子上挂着大铃铛,吹着号角,奏起铜管乐,整个活动有声有色。这一活动名为“追逐尼古拉”,实际上已将当年的喧闹形式大大改良了。

3.弗里堡的圣尼古拉

圣尼古拉是弗里堡市(弗里堡州首府)的保护神。12月6日,夜幕降临时,这位先圣骑着驴走过老城区的街道,后面领着一群游行队伍。到达大教堂时,人们聚集在教堂前的广场上。圣尼古拉(按惯例由一个学生装扮)登上教堂的讲坛向群众讲话。内容都是一年来本地以及市立中学内发生的事,往往讽刺挖苦,尖酸刻薄。然后整个队伍又回到学校一起聚餐。圣尼古拉节的庆祝始于18世纪。传说有三个小孩被一个凶恶的屠夫杀了,而且被剁成几块,腌在缸里。圣尼古拉施用法术,使三个孩子又起死回生。这样尼古拉便成了儿童(尤其是男孩)的保护神。女孩另有一个保护神,名叫圣凯瑟琳。过去在圣凯瑟琳日(11月25日)也有过类似的庆祝活动。

4.尼古拉节的铃声

圣尼古拉因为对儿童有奖有惩,后来这一节日在有些地方反而出现了青年人追逐尼古拉的闹剧,嬉戏喧闹,十分扰人。

在中东部的格拉鲁斯州的许多地方,也庆祝圣尼古拉节,日期是12月6日或其前后的一天。这天,小学生们走在村镇的街上,摇着各式的大小铃铛,节奏有时整齐,有时凌乱。这是为了向居民们索要礼品。各家从门内拿出礼品给他们,多半是一些好吃的食品。

这一习俗始于瑞士工业化初期。当时这一地区兴起了纺织业,劳动人民的子女到了这日就出来摇铃,要些吃的改善伙食。现在社会壁垒早已不再明显,但这一风俗却延续了下来,参加者大多是四年级以上的学生。这一地区虽然村村相望,距离不远,但这一活动的日期、时间以及庆祝方式却不尽一致,因村而异。5.日内瓦的攻城节攻城节的长跑活动日内瓦市一度曾属于法国境内萨伏伊公爵,后来独立。公爵野心不死,于1602年12月间再度遣法军来犯。11日至12日夜间,法军企图强行登上城墙,双方激战。日内瓦居民奋勇抗敌,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勇人物。其中最赫赫有名的一位就是“罗优姆大妈”,她临危不惧,站在城头,把一盆热汤扣在爬城的敌兵头上。

日内瓦保卫战的胜利一直为后人所纪念。每年此夜,全市便组织巨大的火把游行,人们穿着古装在罗纳河两岸的街道上走过。游行队伍中总有一些历史上以及传奇式的人物,其中当然少不了端汤盆的罗优姆大妈。游行中,队伍要停下数次,听一个骑马的古装传令官向他们宣读进犯者已被击退的公告。

最后,游行队伍来到圣彼得大教堂,大家再度高唱爱国歌曲,点起熊熊篝火。整个庆祝遂告结束。

6.喧闹之夜

在瑞士东北部(还有联邦德国南部)的一些社区内,在圣诞节前一周的星期四傍晚,孩子们举行游行。他们手持用大甜菜头挖空制成的“灯笼”,穿行主要街道,最后到村镇的中心广场集合,齐唱颂歌。然后孩子们走回学校吃面包香肠,大人们到当地的酒店或咖啡馆闲坐,村镇委员会则召开会议,讨论年度预算。

这个节日虽然名叫“喧闹夜”,实际上学生们由老师带领,一切活动都进行得井然有序。至于其起源,有人说原是北欧人礼拜雷神的仪式。也有人说与17世纪一次黑死病有关。

7.摇铃节

圣诞前夕,巴塞尔乡州吉芬镇的街头照例要出现一支游行队伍:几十个未婚男青年走在街上默不作声,但人人手持一个大铃,摇动不已,震耳欲聋。领头的青年身材最高,嘴上戴着白须,手持一根长杖,杖顶拴着一块沾满烟灰的破布。沿途人家如有人把头伸出窗外观看热闹,便可能招来“一鼻子灰”。所有的游行青年都穿深色大衣,头戴硬纸糊的高顶礼帽。这高顶并无特殊意义,只是参加游行的人无形中比赛起来,年复一年,礼帽越做越高,有的已经有两米长了。

8.除夕和新年的游行

除夕之夜和新年元旦,在有些地区也举行游行。

(1)除夕夜晚,在伯尔尼州的劳彭镇,中学生们先到山上的古堡会合,然后下坡走向镇里。他们分成三批:一批摇动大铃铛,另一批举着大扫帚,第三批拿着吹胀的猪尿脬。他们在一些街口停下,领队口念“顺口溜”向旧岁告别,并向围观的群众祝贺新年。这时,举扫帚的人在人群中晃动扫帚。到游行结束时,游行者都拿起猪尿脬追打看热闹的人,尤其专找女青年嬉闹,直到猪尿脬打破为止。

(2)在圣加仑州的威尔市,除夕夜的活动又与当地的古风有关。旧时,市当局要求所有住户夜间都要点一盏“应急灯”以防不测,市府每夜有专人出来“查灯”。这一古代规定一直残留到今天,但只限于除夕之夜了,而且查灯人是几百个儿童。傍晚6点,他们手持自己制造的灯笼,打着鼓,走在黑夜的市区里。中途停下三次,由本市乐队伴奏,与围观的男女老幼齐唱新年赞歌。在他们回归的路上,各家照旧点上应急的油灯或烛灯,全市闪烁在万家灯火之中。最后,孩子们齐唱两支欢快的歌曲,各得一份糕点散去。元旦日,各家的灯经过评议,优胜者获实物奖励。

(3)除夕之夜的庆祝游行,在阿尔高州的乌尔纳什镇另有历史上的缘起。几十年前,镇上的穷人在新年前出来行乞,为了保存面子,便化装把自己遮盖起来。这种化装后来逐步演化成一种创造性的手工艺。今天,“新年的幽灵们”身上穿的长袍和头上戴的面具,都需要花很大工夫才能准备好。化装游行者分三类。一类是“丽人”,一类是“丑人”,第三类是“不太丑的丑人”。丑人化装用的是松枝、地衣,脸上戴吓人的面具。“不太丑”的人也用同样材料化装,但不那样恐怖。“丽人”的化装极为富丽堂皇,一套装束有时要用去100个小时才能备好。扮演“丽人”的也是男人,因为服饰很重,除了头上的巨大头饰和面具之外,腰间前后左右还要悬挂13个大铃铛,妇女是无法胜任的。

游行者并不一齐出动,而是组成小组,在傍晚时分挨门挨户分别去串,唱歌摇铃,向各家祝贺新年。他们也接受现金赠予,用以弥补化装用品以及吃点心的费用。

这样的小组游行到1月13日还再出来一次。这是因为瑞士有些改信新教的地区,不承认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在158年改革的新阳历,在大约200年中,坚持仍在1月13日过新年。过去在瑞士农村使用的日历,便曾长期并排刊印新旧两种历法。

9.巴塞尔的三怪舞

在1月后半月的一天(13日、20日或27日),莱茵河上游会飘下一只船,船上有两名鼓手,两名旗手,两名不断鸣炮的炮手,一律都是古装。船上的主要角色却是一个头戴面具的“野人”,挥舞着一棵连根拔下的松树。这野人不论怎么舞蹈,总是面对河右岸的“小巴塞尔”市区。船快到“中央桥”时,又有两个“怪物”也上了船:一个直立的狮子和一个大嘴鸟。中午时分,这三个怪物走上了桥,由鼓声伴奏在桥上跳舞。在整个过程中,他们绝不看左岸的“大巴塞尔”一眼,也不越过桥上的分界线。

这三怪——野人、狮子、鸟身狮爪怪是小巴塞尔三个街区组织的象征。“三怪”原来在1月间不同的日期先后出来跳舞,后来三个组织的总部都搬进了同一幢楼房,后改为合并举行,三个日期逐年轮流。

据说在历史上这一活动还有地方政治的背景。莱茵河两岸大小巴塞尔之间积怨甚深,互相蔑视。大巴塞尔临河的一个建筑上有个中古国王的头部雕像,伸出舌头向小巴塞尔表示轻蔑。小巴塞尔的答复便是每年1月间的三怪舞。据说“野人”在桥上跳舞,最后一个姿势便是扒下裤子,用光腚对着大巴塞尔,以示回敬。所以直至20世纪初年,大巴塞尔的“体面人物”绝不出来看这天的舞蹈,但用望远镜瞭望者却不乏其人。

桥上舞罢,小巴塞尔三个组织的成员举行盛大的午餐会。下午和晚上,三个“象征”还要在小巴塞尔街市上接着跳舞。

10.各地的狂欢节

狂欢节是以天主教为主的国家和地区的一大节日。根据天主教的习俗,耶稣被钉死于十字架以后,在春分满月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复活,是为复活节。复活节前两天的星期五是他上十字架的“受难日”。复活节前40天的期间(不计星期日),天主教称为封斋节(或译四旬节、大斋节),封斋节的第一天称为“圣灰星期三”,它的前一天为“忏悔日星期二”。在封斋节期间,天主教徒应该停止娱乐,封斋减食。但正因为如此,信徒们反而在封斋节开始之时,自发地大肆欢腾,饮酒作乐,狂歌漫舞,化装游行,是为狂欢节。它在我国的名称过去也有人译为“谢肉节”或“嘉年华会”。它在瑞士各地欢庆的日期不同,方式也不尽一致。

(1)在楚格州首府楚格市,狂欢节期间有3个庆祝日期。在圣阿加莎日(2月5日)之前的星期三,本市的磨坊主、面包师和糖果点心商(这些人属于同一个行业公会)先到教堂聚会,然后一起聚餐。此后,城里的孩子们在中心广场聚合,齐声高呼“面包师给吃的!”行业公会的人们便从阳台上向孩子们投掷小点心、橘子、香肠之类。

第二项庆祝在圣灰节前的星期一。这天,楚格街上出现了“谢尔大婶”的形象。古时这位大婶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她男人常在酒店中喝得烂醉如泥,大婶便把他装在大篮子里背回家。狂欢节上的谢尔大婶走在街上,后面总是跟着7个穿彩服的傻子。这项活动当年是由细木工、旋工、桶工行会主办的。大婶的出现招来许多孩子,他们此时也会得到一些糖果。

第二天即忏悔日星期二,大家在街头化装歌舞。过去,当钟敲午夜时,一切欢乐就要停止。此时,男子便请自己的女舞伴吃些小吃,而女伴则在其后的星期四回请男伴吃炸面包圈,喝咖啡或葡萄酒。二人定情之后通知亲友,亲友们便来到二人窗下向他们弹唱小夜曲,享用美酒和面包圈。这个风俗已逐渐消失,但二次大战后有所恢复,楚格有一个组织可以应邀安排这样的传统活动。如有哪位青年要求,他们可以组织一些歌手到窗前来弹唱,条件是青年主人要请窗外的歌手们喝酒、吃炸面包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