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富过三代守住财富
15589500000027

第27章 把握机会

时至今日,发展就是竞争,越来越被人所共知。任何人,没有独特优势,即个人的强项,难有强大的竞争力,从而不能在竞争中把握胜利。

真正的创业者,总是善于经营自己的强项,将对手一个一个击败。失败者正好相反,找不到自己的强项,最终进入了死胡同。

人们早就认识到了“时间就是金钱”这一道理,但是,“成长就是财富”却未必人人真正理解。一个人或企业,如果能看准成长机遇,珍惜成长机遇,把握成长机遇,在市场需求与地方优势的结合点上下工夫,就可能开发一项,成功一项,尽情地收获机遇带来的丰硕果实。

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汽车工业以空前强大的势头迅猛崛起,80年代初开始向美国汽车工业的霸主地位发起挑战,终于跃升为当今财界汽车工业的第一大国,其本身就是一部日本汽车厂商勇敢地面对机遇与挑战、自强不息的奋斗史,正如日本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丰田汽车公司第三代总经理丰田章一郎所言:“企业的勃然生机与活力在于挑战与奋进,坐失良机或踌躇不前,企业的生命就会终止。丰田生产方式正是挑战与奋进的产物。”

事实正是如此。50多年前,当丰田章一郎的祖父和父辈开始着手研制汽车时,美国已是平均每4人就拥有一辆汽车的国家了,这在一般人看来似乎是起步太晚。但丰田公司的创业者们却执著地认为:日本迟早得普及到每10人拥有一辆汽车的水平。遂于1937年正式设立了丰田汽车公司。当时,公司仅有1200万日元资金和4000名员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公司的工厂遭到轰炸,约有四分之一的厂房被严重破坏,职工也心灰意冷,感到工厂恢复无望。但公司领导却断定:日本要从战争废墟中重起炉灶,就必须有足够的汽车。因此,战后第二天公司便立即召集员工开会,提出了“丰田汽车公司应成为和平产业的旗手”的口号,作为激励员工奋进的目标。

半个多世纪过去,日本今天的汽车普及率已达每3人一辆,确实超过了当时的美国,而丰田公司也已拥有134亿日元的资金,职工队伍扩大到6.8万人,销售额近5年来平均增长22%以上,到1988年,丰田公司已跃升为世界第六大企业。

我们处在快速成长的时代,快速成长日益成为这个时代的经济特征。在各行各业中,人们越来越明白了这句话的力量,即“你必须做前三名,否则你便没有什么机会”,今天如果不能努力超前,明天就会无力回天。

确实,放眼世界财富,极小部分超级富豪的财富占着绝大部分的比例,这就是“赢家通吃”现象,说白了,在这个速度时代,谁跑在最前面,谁将得到最多的利益,甚至一步之差,差之千里。

在大多数人眼里,市场是无形的、隐蔽的、难以琢磨的,要准确把握和驾驭市场,几乎是没有什么可资借鉴的东西。其实,市场的变化也是有其规律的,关键是要善于捕捉市场从渐变到突变过程中的蛛丝马迹,保持最佳竞技状态,向下一个目标进军。

二战时期,美国的一家缝纫机厂经营状况不佳,厂长杰克看到,由于战争的影响,人们已很少有心思坐下来搞缝纫,缝纫机销量下降的趋势不可逆转。

他通过研究分析,预测战后由于伤残人员骤增,残疾人用的轮椅需求必然上涨。于是便毅然改行生产残疾人小轮椅。

战争结束后,果然销量成倍增长,他独家开发的小轮椅不但走俏本国,而且销到了国外。

几年后,小轮椅的销量趋于饱和,他又预测人们将会把健康作为重要的追求目标,于是又着手开发生产健身器。结果仅在战后10多年,健身器便风靡市场,杰克又赚得盆盈钵满,从此跃入亿万富翁的行列。

无论何人或企业,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要怀疑自己的存在,尽力而为,其结果往往令自己都不相信。在美国企业中,相对于可口可乐公司而言,百事可乐公司可谓是一个后生,然而百事可乐初生牛犊不怕虎,一直将视前者为唯一的竞争对手,成立伊始就摒弃过去饮料业惯用的低价促销手段,将包装视为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推出了两种包装策略:一是所谓“专属包装”,就是经由饮料的容器来增添产品的价值或形象,另一种则是“特定形式的零售包装”。例如:“大开口包装”有一个夸张的大罐口,其设计诉求是那些经过强烈运动后极为口渴的人们;而“迷你百事”则针对无法一次喝完12盎司可乐的人而设计的。正是这些独具特色的诱人包装使百事可乐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迅速增加,终于成为可口可乐公司不可轻视的唯一竞争对手。

一个人或企业要想做命运的主人,闯出一条金光大道,打出一片天下,必须练就一身“硬功夫,”这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创业贵在一心一意,坚持到底,就像一块大磨石,你想让自己锋芒毕露,必定离不开在这块大磨石上砥砺一番,才会如愿以偿。

英国马莎公司是世界著名的零售集团,也是极为成功的连锁零售公司。它在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共经营上千家自有或以特许方式开设的分店,以其特有的营销优势闻名于世,被西方管理学界公认为卓越管理的典范,被世人称为百货店成功的样板。

年仅18岁的马莎从东欧来到英国,当时他只是一个肩挑小贩,每日将针线纽扣等日用品背到乡村、矿区售卖。因为身无分文,他向供应商赊了一些货物开始了自己的经营生涯。两年后,他在露天市场开设一个摊位。不久,他又迁移到室内市场,并将货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全以一便士售卖,另一部分高于一便士。一便士货摊上悬挂着一个牌子:“不问价钱,全部一便士”,让顾客自选货物和自助购物。

经过多年来的苦心经营,他已拥有10家廉价货摊、一个商店和一个作为商品集散中心的货仓。不久,他与合伙人共同创办了马莎公司,成为英国历史上声名最显赫的合伙经营的企业之一。

许多企业虽然经营得有声有色,但却对成长充满了太多的压力,因为经营企业的麻烦是接二连三,问题永远层出不穷,让创业者和守业者必须步步为营,其实不用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只要掌握成长的法则,就会“柳暗花明”。

我们做任何事情,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起点,没有符合实际的行动是盲目的行动。有些人自身能力不足,心比天高,必然接二连三的失败,更加信心不足,结果产生了对失败的害怕。这些人,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一方面要选择与自己的能力相适应的目标,从头开始。

一个家境富裕的年轻人总想做“大买卖”,多方筹措资金,累得精疲力竭,最终还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无奈之下,他在父母的帮助下还掉债务,有些灰心地继承了父母的小买卖:开着一家小超市。

小超市利润微薄,却挺稳当,一年后,他居然赚了一万多元。他用这笔钱扩大投资,将小超市变成了大超市,生意更加红火起来,还雇了几名女孩帮忙。当年,大超市的利润比过去翻了一番还多。于是,他又租了间房子开了一个分店。

又过了几年,他拥有7家分店,雇员达到30多人。他自己不再管具体业务,只负责外围工作,像个小老板了。而且他发觉,他当初所谓的“大买卖”,不过是想一年赚个10万8万的,如今看来,这个数字还不如今天发展壮大的“小买卖”,而且,别人已经将他称为当地连锁超市的“大老板”了。

生活是公正的,没有谁能代替自己承受。人不能停止追求,人生就是一种过程,世上无难事,贵在肯登攀,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避免走入极限,不要寻找任何借口,除非你是一个懦夫。

不少人总会想到企业成长是否有极限这个问题,特别是许多企业发展到一个阶段,遇到了经营上的瓶颈,就会以为这就是企业的极限,没办法再继续成长。

实际上,企业成长就像一个人成长一样是没有极限的,只是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个人不能总是停留在原来水平,企业也不能永远停留在原来状态,如果企业不能持续进步,就意味着,企业正被后进者迎头超越,不进步就是退步,持续退步则是淘汰出局,这也和一个人的成长一模一样。

美国著名企业家雷纳·川伽是一位世家子弟,曾经无忧无虑地住在密苏里州独立的雷德街。

在1928年,他继承了父亲一笔价值100万美元的产业,很让他周围的朋友十分羡慕。

然而,到了1938年,他却宣告破产。

后来,他自己剖析了当时破产的原因:“我的父亲不但事业成功,而且为人慷慨。”

“在我高中的时候,只要我需钱花用,他就允许我随时用银行的帐号开支票。到了我上大学的时候,我更是精于此道了。我完全不知道钱的价值,更不知道要用什么方法去赚取,我只知道如何用父亲的帐号去签写支票。”

于是,当他的父亲去世后,他根本不知道赚钱,只懂得挥霍,最终成为坐吃山空的败家子!

幸运的是,经过这次破产后,他及时地调整了自己,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之中,最终将失去的产业,都赚了回来。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把这些宝贵经验都传给了两个儿子,努力使儿子们明白:凡事均要靠自己的努力,这才是最根本的生存之道。即使偶尔有可观的财产,也不可过多的指望,因为它实属兔子的尾巴——长不了,这比单独只给他们财富要有意义多了。

后来,他的俩儿子都事业有成,不再令他担心重蹈他的那一段回头路。

可见,成长与你的努力程度有关,而非别的。这都需要你付出比别人更多,却不是相反。

一个人不思上进,是一个人走向失败的导火线,浮躁是年轻人通往成功之路的拦路虎。即使你有最好的条件,如果不将自己放在最低处锤炼,势必坐吃山空,抑或到处碰壁。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你只有提高自己,才会所向无敌。在现实面前,有时从自身找原因,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根源,你才知道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