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典品牌故事全集
15594800000156

第156章 多维创新:星巴克的品牌活力之源

在这个眼球经济时代,要想吸引更多人的注意,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创新,形成差异化,这样才能把消费者对产品的注意力转化为消费行为。一个成功的品牌要想拥有长久的活力,也需要创意和激情。

星巴克为其品牌文化加注的策略创新,在发展中不断为其独有的“星巴克”品牌注入活力且历久弥新。

第一,服务创新。星巴克十分注重针对顾客的需求开发新的服务内容。总部设在西雅图的星巴克正在尝试各种经营思路,吸引人们步入店内,延长驻留时间。

进入星巴克,你会感受到空中回旋的音乐在荡你的心魄。店内经常播放一些爵士乐、美国乡村音乐以及钢琴独奏等。这些正好迎合了那些时尚、新潮、追求前卫的白领阶层。他们天天面临着强大的生存压力,十分需要精神安慰,这时候的音乐正好起到了这种作用,让你在消费一种文化时,催醒了内心沉睡已久的怀旧情感。

从2002年起,星巴克在北美和欧洲1200家连锁店里推出高速无线上网服务,携带便携式电脑或个人数字助理(PDA)的顾客可以一边惬意地喝着咖啡,一边在店里上网浏览页面、收发电子邮件以及下载信息。

第二,渠道创新。1998年,全美国通过超级市场和食品销售出去的咖啡占当年销售总额的一半。

在超过26000家的食品杂货店中蕴藏着比星巴克零售连锁店和特种销售渠道更加广阔的市场。充分利用这个渠道可以为公司带来几百万的消费者,除此之外,将产品打入超级市场还能够节省公司的运输费用、降低操作成本,公司的零售能力也将进一步强化。

星巴克认为,超级市场是继续开拓星巴克咖啡销售量的重要途径。尽管当初星巴克曾因不忍新鲜咖啡豆变质走味而立下“拒绝进入超市”的规矩,但环境的变化不断要求公司修改行事原则。

1997年,星巴克的高级管理层下令进军超级市场。尽管风险和困难重重——毕竟超市不是公司能够控制的销售场所。然而,令星巴克担忧的情况并没有发生,相反,当初的决策却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第三,消费教育。星巴克在向亚洲国家扩张的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在一个习惯喝茶的国度里推广和普及喝咖啡,必然会遇到消费者情绪上的抵触。星巴克为此首先着力推广“消费教育”。

星巴克各分店每周必须为顾客开设一次咖啡讲座。主要内容是咖啡的相关知识、如何自己泡制、器具的使用等。形式上十分灵活,一般选在顾客较多时,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不少顾客纷纷提问,由讲解员释疑,气氛都很活跃。

在上海星巴克,一项叫做“咖啡教室”的服务,如果三四个人一起去喝咖啡,星巴克就会为这几个人配备一名咖啡师傅。顾客一旦对咖啡豆的选择、冲泡、烘焙等有任何问题,咖啡师傅会耐心细致地向他讲解,使顾客在找到最适合自己口味的咖啡的同时,体味到星巴克所宣扬的咖啡文化。咖啡师当然可要可不要,但透露的信息是:结伴前往星巴克的顾客人数正在呈现上升趋势。

第四,神秘顾客。对星巴克而言,口碑就是最好的广告。为实现这种口碑效应,就要服务好每一位客人。

星巴克的标准是:煮好每一杯咖啡,把握好每一个细节。你可能今天面对的是第100位客人,可对客人来说,喝到的却是第一杯咖啡,他对星巴克的认识就是从这杯咖啡开始的。

如何检验“为客人煮好每一杯咖啡”呢?星巴克建立了一系列考评机制,其中尤以“神秘顾客”最有特色。就是除了通常的理论知识考察和实际操作考察外,他们委托某个具有考察能力的公司,秘密派人扮作顾客,来到各星巴克咖啡分店进行消费,其间对员工的服务、技能、环境氛围等进行全方位考察,然后再结合业绩综合考核,决定某店的服务质量如何、某店员能否升迁等等。

智慧分享

不间断的创新,就是星巴克维系品牌的秘诀。另外,消费者对品牌维系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星巴克用自己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不断的创新牢牢地抓住了消费者的心,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很高,品牌的发展之路当然也就更加顺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