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如何教出会处世的孩子
15603000000038

第38章 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

栗栗是一个聪明的小男孩,在学习和自理等各方面都很出色。可是,他非常脆弱,不能经受一点小挫折。例如,小朋友轻轻地拽一下他的衣角,他就会哇哇地哭着来找老师告状;上课回答问题,如果受到表扬,他很高兴,可如果老师说“栗栗答错了”,他就非常伤心地哭起来。这种脆弱的性格很让家长感到担心。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令人难以忍受的事情,比如贫困和疾病,比如困难和磨难,甚至还有偏见和歧视、打击和嘲讽,还有压迫和摧残……而对这些不幸,人们最容易心灰意冷,最容易失去信念。但是,坚强的人却挺过来了。他们面对人生的沧桑、生命的磨难,他们性格中那种坚忍不屈的个性,让一切困难低下了头。

坚强的本质,就是坚持到底,决不动摇。人之奋斗,贵在坚持。只有坚持才能产生无限的创造;只有坚持才能超越一个个有限的“障碍物”;只有坚持才能尝到最后的甘甜。顺利了,要坚持;不顺利,更要坚持。坚持、坚持再坚持,是成功的秘诀。只有度过黎明前那段黑暗时光的人,才会领略晨曦初露时的那片耀眼的光明。

美国心理学家威蒙曾对150名有成就的智力优秀者做过研究,发现智力发展与三种性格品质有关:一是坚持力,二是善于为实现目标不断积累成果,三是有自信,不自卑。性格是一种个性心理特点,畏首畏尾、缺乏独立性、过分依恋亲人、在生人面前不敢说话等是性格软弱孩子最突出的表现。

每个孩子都会遇到许多麻烦,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胆小懦弱的孩子往往没有坚强的意志去克服困难和挫折。坚强勇敢的孩子则能够做到持之以恒,凭借自己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和挫折,越过障碍和绊脚石,从而取得成功。可见,坚强的性格对人生十分重要。那么,家长们应该怎样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呢?

一、让孩子学会自己生活

家长的包办代替,是孩子形成软弱性格的重要原因之一。要培养孩子成为强者,父母首先要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譬如:夜间让孩子独自上厕所,自己到牛奶站取牛奶等。这对培养孩子坚强、勇敢的品质很有益处。

二、不要把孩子当成弱者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居里夫人把大女儿带到战争前线救护伤员,让她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1918年,居里夫人又让两个女儿留在正遭到德军炮击的巴黎,并告诉孩子,在轰炸的时候不要躲到地窖里去发抖。这种把孩子当成强者的态度,真的使她的孩子们成了坚强的人。

三、不要娇惯孩子

孩子是属于未来的。任何父母都不可能照顾自己的孩子一辈子,让孩子自己长本事,才能在未来的日子里独立生活。在孩子生命历程中,坚强的性格是至关重要的。

在动画片《聪明的一休》中,有一个令人难忘的镜头:一休的母亲为了磨炼一休,让他去当和尚,独立生活。有一次,小一休跌倒了,石头碰破了他的腿,母亲离他只有几步之遥,一休将手伸给了母亲,可母亲却无动于衷,只说了一句:用手撑一下,自己爬起来。一休的母亲让一休明白了一个道理:跌倒了得自己爬起来。

许多父母都有这样一个心理,为了孩子,自己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孩子的所有的缺点都是可以原谅的。特别是母亲,从其自身慈爱的角度出发,对孩子百般纵容,殊不知,这种“代办式”的溺爱只会害了孩子。

四、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孩子在朝向目标的过程中难免经历失败,这个时候需要父母给予他不断尝试的机会。父母要尽可能地让孩子独立活动,当孩子遇到外部困难和障碍时,让他自己解决。当他最终达到目标时,便会觉得来之不易,从而获得一份与众不同的满足感。他会因此而骄傲,会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

五、为孩子制定合理目标

没目标的孩子是盲目的,也无法获得那种为了一个目标去奋斗去努力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对于培养孩子的坚强性格大有益处。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为其制定短期和长期两种目标:短期目标是一种比较具体明确的目标,只要孩子稍加努力就可以达到;长期目标则可以稍高稍远一点,甚至可以用某个具体的榜样来替代。孩子心中有了目标,就会为实现目标而努力,表现得坚毅、顽强和勇敢。

六、让孩子多接触同伴

心理学家指出,孩子的性格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这也是纠正不良性格的最佳途径。爱模仿是孩子的一大特点,父母要让性格软弱的孩子经常和胆大勇敢的小伙伴在一起,跟着做出一些平时不敢做的事,耳濡目染,慢慢地得到锻炼。

七、让孩子大胆地说话

父母要戒急戒躁,不能当面打骂、责备,逼迫孩子说话;其次,可以邀请一些同龄小孩和自家小孩一起参与集体活动,这时父母在一旁引导或干脆回避,让他们有一个自由的无拘束的语言空间。如果条件允许,父母还可以经常带孩子到一些视野、空间开阔的地带,鼓励孩子大胆宣泄。

八、适时激励表扬

赞扬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有利于意志的锻炼。特别是对幼儿,家长要注意他们在活动中通过努力表现出来的点滴进步,适时、适度地给予肯定和赞赏。温存的微笑,亲切的抚摸,友好的合作,对于孩子都是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