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美德故事丛书·职业道德故事
15608200000035

第35章 职业军人

当苏宁从炮兵学院深造3年回到原部队的时候,发觉自己恐怕错过了提升的机会。他当连长时候的那位排长现在已是副团长了,自己还不过是个副营级的股长。上学吃亏了吗?不,那3年让苏宁大大开阔了眼界,把握到了当代战争的脉搏,他没后悔,当一位新时代的职业军人,就应该有紧迫感,危机感,置身于世界军事科学的最前列。个人的得失,算得了什么!

当时,苏宁当了近20年的兵了,在同年的战友中,他级别最底。一位转了业,现在又要到国外留学的战友劝他:“改革开放后,大家都挣了大钱,只有你还守着那玩意儿。有你父亲和岳父的关系,凭你那聪明劲儿,到哪儿都能混出个样儿来,你还等什么?”

苏宁有两位革命长辈,他的父亲和岳父都是老八路。但是,他想到的不是个人生活的安逸。三百六十行,唯有军人用鲜血和生命为祖国服务,他喜欢这一行,因为这一职业关系到国家安危。

苏宁依旧默默地当着他的部队基层干部。冬天来到了北国,刚被任命为团参谋长的苏宁,带着战士,一头扎到寒风刺骨的工地,冒着零下20多摄氏度的低温挖掘煤气管线。

夜战归来,谁都披着一身冰霜,拖着疲惫的双腿。同屋住的老王一定要苏宁躺到炕头,苏宁笑着摆摆手:“别争了,都一样。”说完,脱了湿漉漉的衣衫,钻进了炕梢的被窝,把热炕头让给了战士。

清晨,刚休息了四五个小时的苏宁,又出现在工地。后勤处长赶上前来,要替下他,让他多休息一会儿,苏宁却说:“施工到了关键时刻,战士们可苦啦。当干部的要别人干什么,自己首先要去干。营盘是铁打的,兵可像流水一般,要把他们培养成一颗颗种子,流向全国生根发芽,言传身教最要紧那。”

这就是苏宁从小在自己两位长辈身上学到的优秀传统,就是我们部队的传家宝。他住的是一间9平方米的背阴寝室,床上只有单薄的黄军被和白床单,那个当战士时用惯了的白包袱,包着衣服当枕头。生活虽艰苦,但他在精神上却是很富有。

就是这位朴实的基层干部,考虑的却是国防现代化的全局战略,研究最高统帅机关的大课题。他是军事统筹学会、运筹学会、经济数学研究会和总参炮兵射击学会的会员,他勤奋攻关,撰写和发表了76篇学术论文,始终站在世界先进军事科技的最前列。

海湾战争爆发以后,苏宁整个心灵被震撼着,他常常彻夜难眠,思索未来战争对中国军人的挑战。他研究陆军与坦克的对抗,研究计算机决策系统,研究部队的心理训练,研究战争运筹学,得到上级和专家的肯定,被称为现代中国军队干部中“难得的人才”。勇攀科学高峰,像苏宁那样热爱科学,是当代中国职业军人最鲜明的特点。

正当苏宁的事业如日中天,部队现代化建设迅猛发展的时候,一次生与死的考验摆在了这位团参谋长面前,他用鲜血和生命践行了自己庄严的诺言。

蓝天抹上了朝霞,映在潺潺的松花江上,炮兵团正在哈尔滨城下进行轻武器实弹射击和手榴弹投掷作业。苏宁抢着站在了最危险的投弹训练场,炮兵缺少这方面的训练,他不能离开最危险的地方。

意外情况发生了,一位战士投弹用力过猛,手榴弹撞上壕堑,滚落到离他只有1米多远的监护人脚下。已经拉掉保险的手榴弹,将在3.5秒内发生爆炸,战士和监护人无法避开被炸的厄运。

“卧倒!”苏宁只喊了一声,便猛冲上前,奋力推开手榴弹旁的两位战友,再拨开监护人的腿,从地上捡起手榴弹。就在手榴弹即将出手的一刹那间,轰然的巨响震动了天地,两位战友得救了,苏宁却倒在了血泊中。

苏宁,用他舍己救人的壮举写下了职业军人历史上最光辉的一页。他的事迹证明了,他是战士们“绝对可以信赖的好领导”,是将军们“放心的最有希望的接班人”。

苏宁,是当代职业军人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