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图解中草药家庭疗法
15610800000023

第23章 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肝脏逐渐变形变硬),按病因可分为:肝炎后、酒精性、胆汁性、淤血性(包括心源性肝硬化)、化学性(药物性)、代谢性、营养性及原因不明等多种肝硬化。在中国以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较常见。属于中医学“症积”、“水臌”、“黄疸”等病范围。多因长期嗜酒,饮食不调,情志郁结,或继发肝脏疾病之后,而致湿热内郁,肝脾两伤,日久则气滞血淤,水湿内停,气、血、水互相搏,形成症积、水臌。由于郁热可以耗伤肝肾之阴,湿邪每易伤脾肾之阳,所以病久常见本虚标实相互夹杂的征候。

中医辨证分型

常见的辨证分型为:肝脾不和证、气滞血淤证、脾肾阳虚证、阴虚湿热证、水气搏结证五种证型。

辨证论治!肝脾不和证

常见症状面色暗,头昏无力,食欲不振,右胁胀痛,胃脘痞满,嗳气腹胀,便溏。

致病原因 肝郁血虚,脾失健运。

常用药物 柴胡、当归、白芍——疏肝,养血柔肝;白术、陈皮、茯苓、木香、砂仁、枳壳——健脾理气。脾虚为主,腹胀便溏重者去当归、柴胡,加党参、山药、麦芽;肝郁为主,胁痛嗳气重者去砂仁、白术,加延胡索、川楝子、郁金。

现代药理柴胡有较好的抗脂肪肝、抗肝损伤、利胆、降转氨酶作用。当归对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并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和恢复肝脏某些功能。白术有强壮、利尿、降血糖、抗血凝作用,并能保护肝脏,防止四氯化碳所致肝糖元减少的作用。陈皮对消化道有缓和的刺激作用,有利于胃肠积气排出,能促进胃液分泌,有助于消化,对胃肠平滑肌有松弛作用。砂仁有芳香健胃作用,能促进胃液分泌,可排消化道积气,故能行气消胀。郁金能促进胆汁分泌与排泄,减少尿内的尿胆元,抑制存在于胆囊中的微生物,有利胆作用;有镇痛作用,对肝脏损伤有保护作用。

食疗方法 柴胡、白芍、香附、枳壳、生麦芽、党参各30克,甘草、川芎各10克,加水2000毫升,煎药汁为1500毫升,加白糖,日2次服。

气滞血淤证

常见症状胁痛如针刺,腹部胀急,或青筋显露,形体消瘦,面色灰暗,颜面有血丝,胁下触及肝脾明显肿大且质地较硬。

致病原因 气滞血阻,脉络不和,淤积成块。

常用药物 当归、红花、桃仁、三棱、莪术、赤芍、丹参——活血化淤消积;香附、乌药、陈皮——行气止痛;人参、白术、黄精、甘草——健脾扶正。胁下疼痛较重者加地鳖虫、九香虫、三七粉;阴虚有热,牙龈及鼻出血者,去桃仁、红花、三棱、莪术,加鳖甲、牡丹皮、生地黄、石斛、白茅根;有腹水,青筋显露,尿少者加马鞭草、泽兰、泽泻。

现代药理红花、三棱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加纤溶、抗血栓形成。桃仁能抑制血液凝固,有较弱的溶血作用,对血流阻滞、血行障碍有改善作用。莪术有抗癌作用,可使宿主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而获得明显的免疫保护效应;还能抑制血小板聚积,有抗血栓形成作用。陈皮能兴奋胃肠平滑肌,有健胃作用。丹参可抑制或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症反应,促进肝细胞再生,并有抗纤维化作用,还能增强免疫、抗肿瘤、保肝。白术有强壮、利尿、降血糖、抗血凝作用,并能保护肝脏,防止四氯化碳所致肝糖元减少的作用。鳖甲能抑制肝、脾之结缔组织增生,提高血浆蛋白水平,抗肿瘤等作用。泽泻生用、酒炙、麸炙者均有利尿作用。

食疗方法 甲鱼1只(去头,约500克)与山楂30克共煮至肉烂熟,去山楂,食肉饮汤,每周1次;或将柚子1个(最好是隔年越冬者),去皮留肉,放入雄鸡1只(约1000克)的鸡肚内,加清水适量炖熟,饮汤吃鸡,每二周1次,连用3次。

脾肾阳虚证

常见症状神疲倦怠,食少,腹胀大,但按之不坚硬,下肢或有浮肿,小便少,大便溏,怕冷,面色萎黄或苍白。

致病原因 脾肾阳虚,不能温运,水湿泛溢。

常用药物 附子、干姜、桂枝——温脾肾之阳,化气行水;茯苓、焦白术、泽泻、厚朴、大腹皮——健脾燥湿,利水消肿。腹水较多,加葫芦瓢、椒目;脾虚明显,神倦,气短,加党参、黄芪;肾虚明显,面色苍白,怕冷,加巴戟天、鹿角片。

现代药理附子能扩张血管、抗休克、健胃、兴奋交感神经、增强免疫、抗寒冷。泽泻能改善肝脏的脂肪代谢而有抗脂肪肝作用;有明显的利尿作用,能增强尿量尿素与氯化物的排泄。大腹皮有兴奋胃肠平滑肌、促胃肠动力作用。葫芦煎剂有明显利尿作用。党参、黄芪能抗疲劳、增强免疫、保肝。

食疗方法 黄雌鸡1只(去毛、内脏)与草果6克、赤小豆30克同煮至鸡熟,饮汤食肉;或羊肉250克切细、萝卜1个切片,将草果、陈皮、高良姜、荜茇、胡椒各3克用纱布包扎,与羊肉、萝卜同煮,熬成汁,入葱、姜,加面粉作羹食用,也可将汤澄清,煮米粥食;或将肥狗肉250克、薏米50克、淡豆豉10克共煮粥,分次食用。

阴虚湿热证

常见症状面色暗黄,有蜘蛛痣,鼻衄,齿龈出血,或腹胀大,腹皮绷紧,青筋显露,下肢浮肿,有时低热或发热,虚烦,口干口苦,恶心,小便短少。

致病原因 肝肾阴虚,津液失布,水湿内停。

常用药物 沙参、麦冬、生地、山茱萸、枸杞子、楮实子——滋养肾阴;猪苓、茯苓、泽泻、玉米须——淡渗利湿。如青筋显露,唇舌紫暗,小便短少,可加丹参、益母草、泽兰、马鞭草等化淤利水;齿鼻衄血,加鲜茅根、藕节、仙鹤草之类以凉血止血;低热不清,加黄芩、青蒿、鳖甲以清退虚热。

现代药理沙参具有调节免疫平衡的功能。麦冬能增强网状皮系统吞噬能力,升高外周白细胞,提高免疫功能。枸杞子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抗肿瘤、保肝及抗脂肪肝。山茱萸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有抗肝损害作用。茯苓、猪苓能增强免疫、抗肿瘤、保肝、防治肝炎作用。玉米须有较强的利尿作用,促进胆汁分泌,降低其黏稠度及胆红素含量。鲜茅根、藕节、仙鹤草能明显缩短凝血时间。

食疗方法 鸭肉100克、薏米50克同煮粥食用;或将大米100克煮半熟,加桑椹、枸杞、车前子各30克煮熟即可食用;甲鱼1只(去头及内脏),加槟榔12克及大蒜适量共煮熟,食肉饮汤,连服数天;或白鸭1只与冬瓜1个、瘦猪肉100克,海参、芡实、薏米各50克以及莲叶1片共煮至鸭肉熟烂为度,调味后食用。

水气搏结证

常见症状腹水骤然增长,胸腹鼓胀绷急,气息不平,不能平卧,饮食不下,食后胀甚,大小便少而难解,或有黄疸。

致病原因 水淤互阻,气滞水停。

常用药物 甘遂、商陆、槟榔、牵牛子——攻下逐水;大黄、郁李仁——泻下通便;沉香——行气消胀止痛。

现代药理甘遂、牵牛子、槟榔、大黄能增加肠蠕动,导致峻泻。商陆有利尿作用。郁李仁有缓泻作用。

食疗方法 将羊肾1对去油膜切块,草果、陈皮、砂仁各6克用纱布包扎,用水煮汤,去后三味,放入粳米50克及盐、姜、葱适量煮熟成粥,晨起做早餐食。

预防调护

1.宜进清淡、富有营养而且易于消化之食物。因生冷辛辣油腻易损伤脾胃,蕴生湿热;粗硬食物易损络动血,故应禁止食用。

2.食盐有凝涩水湿之弊,一般臌胀患者宜进低盐饮食;肿胀显著,小便量少时,则应忌盐。

3.怡性适怀,安心休养,避免过劳。

4.加强护理,注意冷暖,防止正虚邪袭。如感受外邪,应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