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图解中草药家庭疗法
15610800000026

第26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而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是当前中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脏病。

中医辨证分型

常见的辨证分型为:胸阳痹阻证、心脉淤阻证、心气虚损证、心阴不足证、痰浊壅塞证、阳气虚衰证。

辨证论治

胸阳痹阻证

常见症状心痛,每于受寒后诱发,气短,胸闷,甚至痛彻胸背。

致病原因 阳气虚衰,胸阳不运,气机痹阻,血行淤滞,见气短,胸闷,甚至痛彻胸背。

常用药物 薤白、桂枝——温通心阳;瓜蒌、枳实——燥湿化痰,理气宽胸散结;厚朴——下气祛痰。若痛彻胸背,加半夏。

现代药理薤白能降低动脉脂质斑块,具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对心肌缺血、缺氧及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食疗方法 狗肉羹 鲜狗腿1只。将狗肉连骨捶烂入锅内炖烂,加入调料,浓缩成汁,用纱布过滤出骨渣,成盆内冷却成冻。早晚各服1小碗,连服3~4周。

心脉淤阻证

常见症状心胸刺痛,痛处固定,心烦,舌上有淤点或淤斑。

致病原因 淤血内停,络脉不通,故见心胸刺痛,痛处固定;淤血阻塞,心失所养,则心烦;舌上有淤点或淤斑,是淤血内停之象。

常用药物 丹参、桃仁、红花——活血化淤;檀香、砂仁——温中理气,散胸中郁闷;当归、熟地、白芍、川芎——养血活血。若兼胸闷,加延胡索、枳壳。现代药理丹参、红花能扩张冠脉,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促进心肌缺血或损伤的恢复,缩小心肌梗死范围。

食疗方法 香七蛋 檀香粉0.1克,三七1克,鸡蛋1个。将鸡蛋开1小孔,入二药后用湿草纸封好孔口,蒸20分钟,去壳吃蛋,1次服完。每日1个,连服7~10天。

心气虚损证

常见症状心胸阵阵隐痛,气短,胸闷,活动后加重,心悸,自汗,倦怠乏力。

致病原因 胸痹日久,气虚无以行血,气血淤滞,故心胸阵阵隐痛;心脉失养,则心悸;气虚故见自汗,倦怠乏力。

常用药物 人参、黄芪、甘草——健脾益气,以助生化气血之源;麦冬、生地——滋养阴血。若疼痛明显,加延胡索、丹参。

现代药理麦冬能增加冠脉流量,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并能抗心律失常及改善心肌收缩力,改善左心室功能。人参有强心作用。黄芪能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心血管系统,扩张冠脉。

食疗方法 参叶茶 人参叶3~5克。将参叶揉碎,开水冲泡,代茶饮。连服10~15天。

心阴不足证

常见症状心痛,心悸,心烦,多梦。

致病原因 阴虚则脉络不利,可使血行不畅,故心痛;心脉失养,则心悸;阴虚内热故见心烦,多梦。

常用药物 生地、天冬、麦冬——滋阴养血,清热;人参、五味子——益气养阴、敛阴;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养心,交通心肾以安神。若睡眠不安,加龙骨、夜交藤。

现代药理酸枣仁能抗心律失常、抗缺氧。天冬能增强心肌收缩力。

食疗方法 知母百合稀饭 知母20克,百合20克,粳米100克。先煎知母、百合半小时,加粳米继续煮成粥。早晚各服1碗,连服7~10天。

痰浊壅塞证

常见症状胸闷或胸痛,形体肥胖,身重乏力。

致病原因 痰浊痹阻,胸阳不展,则胸闷,胸痛;痰浊困脾,脾气不运,故身重乏力;形体肥胖是痰浊壅塞之象。

肥胖

常用药物 薤白——温通心阳,豁痰下气;瓜蒌——燥湿化痰,理气宽胸散结;半夏——化痰降逆。若加干姜、陈皮效果更佳。

现代药理瓜蒌有扩冠作用,对垂体后叶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

食疗方法 荷叶菖蒲饮 荷叶10克,石菖蒲20克,延胡索10克。先煎延胡索20分钟,再加荷叶、石菖蒲共煎15分钟,取汁200毫升,分2~3次服,服时加少许红糖。每日1剂,连服7~10天。

阳气虚衰证

常见症状胸闷气短,甚则胸痛,心悸,怕冷,面色苍白,腰膝酸软,肢体浮肿,便溏。

致病原因 阳气虚衰,胸阳不运,气机痹阻,血行淤滞,见胸闷气短,甚则胸痛;心阳不振,则心悸;肾阳虚衰,见怕冷,腰膝酸软。

常用药物 人参——大补元气;附子、肉桂——温壮真阳;熟地、山茱萸、枸杞子、杜仲——补益肾精。若心悸,喘促,不能平卧,肢体浮肿,加防己、猪苓。

现代药理附子对衰竭状态的心脏有强心作用。肉桂增强冠脉流量。

食疗方法 羊肉饺子 羊肉、葱白、五香粉。

预防调护

1.保持心情愉快,防止恼怒和长期的情绪波动。

2.饮食宜清淡,忌食或少食动物脂肪和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

3.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4.随身携带保健盒,半年未用完,要及时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