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有遗传倾向的绝对或相对性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代谢紊乱病;继发性糖尿病即症状性糖尿病,较少见。其特征为多饮、多食、多尿、血糖过高和出现尿糖。根据临床表现,属于中医“消渴”范畴,由于嗜好酒食甘肥,情志刺激,或素体阴虚,从而形成阴虚和燥热的病理变化,两者互为因果,消灼肺胃津液及肾的阴精。如病延日久,气阴两伤或阴伤及阳,往往导致肾阳亦虚。中医通常把以肺燥为主,多饮症状较突出者,称为上消;以胃热为主,多食症状较为突出者,称为中消;以肾虚为主,多尿症状较为突出者,称为下消。
中医辨证分型
常见的辨证分型为:肺热津伤证、胃热炽盛证、中气亏虚证、肾阴亏虚证、阴阳两虚证五种证型。
辨证论治
肺热津伤证
常见症状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
致病原因 肺脏燥热,肺失治节。
常用药物 天花粉、葛根、麦冬、生地、藕汁——生津清热,养阴增液;黄连、黄芩、知母——清热降火。
现代药理天花粉水提物的非渗透部位能降低血糖活性。葛根有轻微降血糖作用。正常口服麦冬的水、醇提取物则有降血糖作用。知母也有降血糖作用。
食疗方法 将枇杷根100克洗净,切段水煎代茶饮;或玉竹20克洗净切片,水煮去渣,与粳米同煮粥,将熟入白糖,每日1次,连服5~6周;或菠菜根100克、银耳10克发泡,共煎汤服食,每日1~2次,连用4周;或老雄鸭1只,与沙参50克、玉竹50克、葱、姜及适量水焖煮至鸭肉熟烂,放调料即可,分次服,连用3~4周。
胃热炽盛证
常见症状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
致病原因 胃火内炽,胃热消谷,伤耗津液。
常用药物 生石膏、知母、黄连、栀子——清胃泻火;玄参、生地黄、麦冬——滋肺胃之阴;川牛膝——活血化淤,引热下行。
现代药理栀子提取物有利胰及降胰酶作用。牛膝有降脂作用,并能明显降低血糖。
食疗方法 水煎石膏40克取汁,用汁与粳米100克煮粥,服用;或粳米100克煮粥,文火煮至30分钟加葛根粉30克同煮,早晚食用,连用3~4周。
中气亏虚证
常见症状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或饮食减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
致病原因 中气不足,脾失健运。
常用药物 黄芪、党参、白术、茯苓、淮山药、甘草——益气健脾;木香、藿香——醒脾、行气、散津;葛根——升清阳、生津;天冬、麦冬——养阴生津。
现代药理黄芪能促进机体代谢、抗疲劳、促进血清和肝脏蛋白质的更新;能升高低血糖,降低高血糖,能增强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可提高机体的抗病力。党参能调节胃肠运动、增强免疫功能。白术能强壮作用,能促进小肠蛋白质的合成,降血糖。山药有助消化作用,并能降血糖。木香、霍香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消化功能。
食疗方法 将面粉250克、山药粉100克、豆粉10克、鸡蛋1个、盐用水合好,切成面条煮食,每日1~2次,连用3~4周;或将知母15克、人参10克文火煮汤,用汤代茶饮,连用2~3周。
肾阴亏虚证
常见症状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
致病原因 肾阴亏虚,肾失固摄。
常用药物 熟地黄、山萸肉、枸杞子、五味子——固肾益精;淮山药——滋补脾阴、固摄精微;茯苓——健脾渗湿;泽泻、丹皮——清泄火热。若阴虚火旺而烦躁,五心烦热,盗汗,失眠者,可加知母、黄柏滋阴泻火;若尿量多而混浊者,加益智仁、桑螵蛸等益肾缩泉;若气阴两虚而伴困倦,气短乏力,舌质淡红者,可加党参、黄芪、黄精补益正气。
现代药理地黄具有对抗地塞米松对垂体-肾腺皮质系统的抑制作用,并能促进肾腺皮质激素的合成。枸杞子有降血脂、降血糖作用。山茱萸醇提取物对四氧嘧啶、肾上腺素性及链脲佐菌素所形成的糖尿病,有明显降血糖作用。茯苓、泽泻、黄柏、桑螵蛸能降血糖。
食疗方法 将泡好、洗净的黑、白木耳各20克加清水,上笼蒸1小时,食木耳饮汤,每日1次,间断服用;或将枸杞子10克加入打好的2个鸡蛋内,蒸羹,每日1次,连用10~15天;或将芡实200克放入处理干净的老鸭腹内,放沙锅内,入调料,小火煮2小时至鸭肉酥烂食用,连用3~4周;或鸽肉250克,切成2厘米小块,加黄酒、酱油、味精腌渍,蛋清、山药粉50克、生粉50克加水调成糊状,锅内油烧至六成热离火,将腌好的鸽肉上蛋糊,入锅炸熟,装盘撒上花椒盐,食用,连用3~4周。
阴阳两虚证
常见症状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肢冷,阳痿或月经不调。
致病原因 阴损及阳,肾阳衰微,肾失固摄。
常用药物 熟地黄、山萸肉、枸杞子、五味子——固肾益精;淮山药——滋补脾阴、固摄精微;茯苓——健脾渗湿;附子、肉桂——温肾助阳。
现代药理肉桂有兴奋交感神经,扩张血管,促进血循环,还促进唾液及胃液分泌。
食疗方法 将牛奶1000毫升、炸核桃肉40克、生核桃肉20克、粳米50克搅拌匀,用石磨磨成细茸,放入锅内沸水中,边倒边搅,稍沸即成,连服3~4周;或海参30克泡好,切成小块,粳米100克洗净,加海参、葱、姜、盐煮粥,适量服用,连服3~4周;或韭菜250克,洗净,切段,蛤蜊肉300克,切片,二者放入锅内同煮,并加入姜、黄酒、盐,文火煮至肉熟,加味精即成,分2次服,每日2次,连服3~4周;或将鸡脯肉250克切丁,用蛋清和湿淀粉浆好,香菇5克、玉兰片15克、火腿10克切成菱形小块,将鸡丁用热油滑至七成熟去油,放入香菇、玉兰片、火腿及料酒、盐、味精,用湿淀粉勾芡,淋上鸡油,再放入炸核桃仁100克稍翻炒即成,适量服用,连用7~10天。
预防调护
1.本病除药物治疗外,注意生活调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节制饮食,具有基础治疗的重要作用。在保证机体合理需要的情况下,应限制粮食、油脂的摄入,忌食糖类,饮食宜以适量米、麦、杂粮,配以蔬菜、豆类、瘦肉、鸡蛋等,定时定量进餐。戒烟酒、浓茶及咖啡等。
2.提倡病人进行适当锻炼,有助于消渴的治疗。
3.加强日常护理。注意卫生,尤防坏疽的发生。
4.注意精神饮食调养,保持情志平和,制订并实施有规律的生活起居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