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图解中草药家庭疗法
15610800000040

第40章 高脂血症

当血浆脂质浓度超过正常高限时称高脂血症。高脂血症可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或两者兼有。高脂血症表现出以头晕、胸闷、心悸、食欲差、神疲乏力、失眠健忘、肢体麻木等。

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原发性由于脂质和脂蛋白代谢先天缺陷(遗传缺陷)导致;继发性者主要继发于糖尿病、饮酒、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痛风、肝病、肾病综合征、肾透析、肾移植、胆道阻塞、口服避孕药等。

中医辨证分型

常见的辨证分型为:痰浊中阻证、胃热滞脾证、肝肾亏虚证、肝郁脾虚证、气滞血淤证。

辨证论治

痰浊中阻证

常见症状形体肥胖,腹胀,食欲差,乏力,恶心。

致病原因 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聚而成痰,则肥胖;痰浊阻胸,则心悸,胸闷;不能运化水谷,则食欲差,乏力。

常用药物 半夏、茯苓、桔红——健脾燥湿化痰;胆南星——清化热痰;生姜——温化痰涎;枳实——破气,化痰。若头晕重,加天麻、白术。

现代药理桔红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

食疗方法 健脾饮 陈皮10克,荷叶15克,炒山楂3克,生麦芽15克。陈皮、荷叶切丝,和山楂、麦芽一起,加水500克煎煮30分钟,去渣留汁,加白糖代茶饮。

胃热滞脾证

常见症状多食,易饥饿,形体肥胖,腹胀,面色红润,口干口苦,心烦头晕,胃痛,饮食后减轻。

致病原因 胃热受纳力强,故多食易饥;热扰心神,则心烦;热邪上蒸,则面色红润,口干口苦。

常用药物 半夏、茯苓、桔红——健脾燥湿化痰;大黄——泄胃中积热;枳实、厚朴——行肠胃积滞;山楂、神曲、莱菔子——消食。若大便秘结,小便黄,加黄芩、黄连。

现代药理山楂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其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及甘油三脂,可能是通过提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及其亚组分浓度,增加胆固醇的排泄而实现的。大黄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

食疗方法 降脂减肥茶 干荷叶60克,生山楂、生苡米各10克,花生叶15克,陈皮5克,茶叶60克。研成细末,沸水冲泡代茶饮。

肝肾亏虚证

常见症状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失眠多梦,咽干,腰膝酸软,胁痛,手脚心热。

致病原因 肝肾阴虚,不能上充于脑,则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失眠;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膝酸软,阴虚生内热,则手脚心热。

常用药物 熟地、山药、山茱萸——补肝肾之阴;泽泻、茯苓、丹皮——泄浊以利于补肝肾。若眩晕重者,加桑寄生、代赭石。

现代药理丹皮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食疗方法 山楂菊花茶 山楂、菊花各10克,决明子15克。三味一起稍煎,以汁代茶饮。每日1剂,连服3个月。

肝郁脾虚证

常见症状精神抑郁或急躁易怒,健忘失眠,口干,食欲差,四肢无力,腹胀,便溏。

致病原因 肝气郁滞则精神抑郁;郁而化火则急躁易怒;脾虚气血生化之源不足,不能上充于脑,则健忘失眠。

常用药物 柴胡、薄荷——疏肝理气;白芍、当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白术、茯苓——补气健脾。若腹胀便溏,加陈皮、莱菔子。

现代药理柴胡皂苷有降低血浆胆固醇作用。

食疗方法 玉米粉粥 粳米100克,玉米粉适量。将粳米洗净加水500克煮至米开花后,调入适量玉米粉糊,使粥成稀糊状,稍煮片刻即可。

气滞血淤证

常见症状胸胁胀闷,走窜痛,性情急躁,甚至胁下有肿块,胁下刺痛。

致病原因 肝气郁滞则胸胁胀闷,走窜痛;郁而化火则性情急躁;气滞则血淤,故胁下有肿块,刺痛。

常用药物 柴胡——疏肝理气;桔梗、枳壳——一升一降,调畅胸中气机;桃仁、红花、川芎——活血化淤;生地、芍药、当归——养血活血;牛膝——引血下行。故胁下有肿块,加鳖甲。

现代药理牛膝中蜕皮甾酮有降脂作用。川芎嗪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的血氧供应,并能降低心肌的耗氧量,还能扩张脑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显著增加脑及肢体血流量,改善为循环,预防血栓形成。

食疗方法 山楂合欢粥 生山楂15克,合欢花30克,粳米60克。将山楂、合欢花一同煎煮,留汁去渣,放入粳米煮粥,粥熟加糖。每日早晚各1次,温热服食。

预防调护

1.提倡科学膳食。饮食宜清淡,谷物、干果、豆制品、水产、鱼类可以服用;食用油脂,首选植物油,少用或不用动物油,忌食肥肉和动物内脏。

2.进行规律的体育锻炼。

3.防止肥胖,戒烟、酒。

4.积极治疗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