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图解中草药家庭疗法
15610800000042

第42章 单纯性肥胖症

单纯性肥胖是指进食热量多于人体消耗量而以脂肪形式储存体内,超过标准体重20%,并除外分泌——代谢疾病原因者。超重20%~30%为轻度肥胖;30%~50%为中度肥胖;50%以上为重度肥胖。

患者除肥胖外,常伴有气短、易觉疲乏、嗜睡、头晕、头痛、食欲亢进、便秘、汗多、口臭、性功能减退等症状。

标准体重的计算:

成人(千克)=[身高(厘米)-100]×0.9

儿童(千克)=年龄×2+8

中医辨证分型

常见的辨证分型为:脾虚湿阻证、胃热滞脾证、气滞血淤证、脾肾阳虚证。

辨证论治

脾虚湿阻证

常见症状肥胖臃肿、神疲乏力、身体困重、胸闷、四肢浮肿、晨轻暮重、劳累后加重、既往有暴饮暴食史,伴有大便不规律,便溏或便秘。

致病原因 暴饮暴食,损伤脾胃,脾虚不能运化水谷,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故神疲乏力;不能运化水湿,则肥胖,四肢浮肿。

常用药物 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山药、莲子——健脾益气,止泻;扁豆、薏苡仁——健脾渗湿;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滞。若水肿重,加黄芪、防己、桑白皮。

现代药理茯苓、薏苡仁、黄芪都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食疗方法 茯苓茶 茯苓5克,陈皮2克,花茶2克。茯苓、陈皮先煎20分钟,再冲泡茶叶5分钟后频服。

胃热滞脾证

常见症状多食、消谷善饥、形体肥胖、腹胀、面色红润、口干苦、心烦头昏。

致病原因 饮食不节制,则积热于胃,食欲亢进;胃热上熏,则面色红润、口干苦、心烦头昏。

常用药物 大黄、厚朴、枳实——泻胃热,行气导滞;山楂、神曲、莱菔子——消化存于体内过多水谷;半夏、陈皮——和胃止呕,行气化滞。若大便泄泻重,加黄连、黄芩。

现代药理山楂所含脂肪酸能促进脂肪消化,并增加胃蛋白酶的分泌而促进消化。

食疗方法 炒瓜条 瓜条100克,西瓜翠衣100克,鲜荷叶1张(切条)。加植物油热后,加冬瓜条、西瓜翠衣、鲜荷叶及调味品翻炒即可。

气滞血淤证

常见症状形体肥胖、胸闷胁胀、心烦易怒、失眠、面色紫红、或月经不调、经血色黑有血块。

致病原因 肝气郁结,影响脾胃运化功能,水谷精微及湿浊停聚于体内,形成肥胖;气滞则血停,故胸闷胁胀、心烦易怒、失眠;肝失疏泄,见或月经不调、经血色黑有血块。

常用药物 当归、赤芍、桃仁、红花、牛膝——活血化淤;柴胡——疏肝解郁;枳壳、桔梗——一升一降,使气行则血行。若心烦易怒、失眠明显,加大黄、黄芩。

现代药理山楂有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作用。金银花对心脏血管的高纤维蛋白组含量有降低作用。菊花能阻止脂肪在肠道吸收。

食疗方法 山楂银菊茶 山楂、银花、菊花各10克。将山楂拍碎,三味共煎水代茶饮。

脾肾阳虚证

常见症状形体肥胖、颜面虚浮、神疲、气短乏力、腹胀便溏、自汗、怕冷、下肢浮肿。

致病原因 中年之后,肾气由盛转衰,脾肾阳虚,水湿不得运化,以致湿浊、淤脂泛溢肌肤而肥胖;阳虚失于温煦,则怕冷;脾阳虚,不能输布精微,则神疲、乏力。

常用药物 附子——温肾助阳,化气行水;茯苓、白术——散水湿;生姜——既散水气,又助附子温阳散寒。若尿少、小便浮肿明显,加泽泻、猪苓;若气短、自汗,加人参、黄芪。

现代药理魔芋含较丰富的聚多糖,进入人体后,在胃中迅速膨胀,增加饱腹感,从而能减少食量。

食疗方法 炒魔芋 魔芋100克。将魔芋和调料入油锅中,翻炒后出勺即可。

预防调护

1.忌暴饮暴食,少吃零食,宜慢嚼细咽,食量宜少不宜多,晚餐不宜多食,饮食宜清淡。

2.选择散步、快走、慢跑、骑车、爬楼、拳击等运动方式,持之以恒地坚持锻炼。

3.注意调摄精神,避免情绪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