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图解中草药家庭疗法
15610800000054

第54章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很强的出疹性传染病。临床特点为皮肤、黏膜相继、分批出现斑疹、丘疹、水疱疹和结痂等。各期皮疹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本病以4岁以内小儿发病率为高,小于6个月的婴儿可由母体获得被动免疫而不发生水痘。冬春季多见,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本病乃风热之邪,由口鼻吸入,侵犯于肺,外发肌表皮肤所致。

中医辨证分型

根据病情轻重,将水痘分为轻证、重证两类治疗。

辨证论治

轻证

常见症状发热轻微或无热,咳嗽流涕,疱疹稀疏,疹色红润,疱浆清亮,形如露珠,此起彼伏,以躯干为多,面部、四肢较少。大便如常,小便黄。

致病原因 风热挟湿,邪犯卫分。

常用药物连翘、牛蒡子——疏散风热,清热解毒;荆芥、蝉蜕——疏风透疹。若热高,咽痛,加金银花、板蓝根;流涕咳嗽,加桑叶、桔梗、杏仁;疱疹作痒,加僵蚕、白蒺藜。

现代药理荆芥能增加汗腺分泌,有微弱的解热作用,有较强的抑菌、抗炎作用。牛蒡子、蝉蜕均有较强的解热作用。金银花、连翘、板蓝根有广谱抗菌作用,能抗炎、解热。白蒺藜有抗过敏作用。

食疗方法 薏苡仁100克、绿豆100克,加水熬熟,加少许白糖,每日2次服用。

重证

常见症状壮热口渴,或烦躁不安,面红目赤,痘大而密,根盘红晕显著,疹色紫暗,疱浆混浊,大便干结,小便短黄。

致病原因 热毒炽盛,燔灼气分,有入营趋势。

常用药物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大青叶——清热解毒;焦栀子——泻火除烦,凉血解毒;生地、赤芍、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解毒。若咽红肿痛,加射干、山豆根;烦躁不安,加黄连;便秘,加大黄、玄明粉;口干,舌绛少津,加天花粉、沙参、麦冬。

现代药理紫花地丁、大青叶均有抑菌作用,紫花地丁有确切的抗病毒作用,其提取液对内毒素有直接摧毁作用,还能解热、消炎、消肿。生地有镇静、抗炎、抗过敏作用。牡丹皮有镇静、降温、解热、解痉等中枢抑制作用。赤芍能镇静、抗炎、止痉、止痛。

食疗方法 薏苡仁100克、绿豆100克,加水熬熟,加少许白糖,每日2次服用。

预防调护

1.隔离患儿到皮损结痂为止。

2.注意皮肤清洁。水痘透发时,防止患儿抓痒,擦损痘皮。可将清洁纱布包缚手上,以防擦破而引起感染。

3.衣被宜柔软,但不宜过热。

4.痘痂破溃流水处,取绵蛾茧,以生白矾捣碎,入茧内令满,炭火烧白矾汁尽,研为细末,掺于疱疮流水处。

5.饮食宜清淡,忌食姜椒辣物,常饮芦根、绿豆汤,有清热解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