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图解中草药家庭疗法
15610800000059

第59章 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小儿常见的一种肾脏疾病。典型的临床症状为:前驱感染、浮肿、尿少、血尿、不同程度的血压升高。其病因多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偶或由其他细菌、病毒感染引起。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所引起的炎症病变。本病多发生于3岁以上小儿,病程多在1年之内,预后良好。本病属中医“水肿”、“尿血”范畴,急性期多属阳水。因感受外邪,肺、脾、肾三脏不足,水湿泛滥肌肤而致。

中医辨证分型

常见的辨证分型为:风水相搏证、湿热内侵证、脾虚湿困证、水气上凌心肺证、水毒证、内闭证五种征型。

辨证论治

风水相搏证

常见症状水肿大都从眼睑开始,继而四肢,甚至全身浮肿,来势迅速,颜面为甚,皮肤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尿少或有血尿,伴有发热恶风,咳嗽,咽痛,肢体酸痛。

致病原因 风邪袭表,肺气闭塞,通调失职,风遏水阻。

常用药物麻黄、蝉蜕、连翘——疏风宣肺;防己、茯苓皮、猪苓、泽泻、车前子、赤小豆——利水消肿。头痛目眩者,去麻黄,加浮萍、钩藤、地龙、决明子;尿血者加大蓟、小蓟、石韦;咽喉肿痛者,加马勃、板蓝根。

现代药理麻黄、蝉蜕、连翘有解热作用。麻黄、防己、猪苓、泽泻、车前子均有利尿作用。

食疗方法 将薏苡仁30克加水适量用大火烧沸,改文火煮至半熟,加杏仁10克,继用文火煮熟,加入冰糖既可。

湿热内侵证

常见症状面目浮肿,尿黄赤,或有血尿,或伴发热,皮肤有脓疮。

致病原因 湿热内盛,三焦壅滞。

常用药物金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清热解毒;大腹皮、茯苓皮、泽泻——淡渗利湿。若肿甚者,加车前草、滑石;溃疡者加苦参、白鲜皮;尿血明显者加大蓟、小蓟、石韦、牡丹皮。

现代药理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有广谱抗菌作用,金银花煎剂能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有明显的抗炎及解热作用。蒲公英能抗内毒素、利尿。紫花地丁有解热、消炎、消肿作用。

食疗方法 西瓜皮切块,去翠衣及瓤后,取白色层切丝,加荸荠丝拌匀调味(浮肿明显者不加盐);或薏苡仁60克加水适量,煮成烂粥,加少许白糖,空腹食用,每日1次。

脾虚湿困证

常见症状肢体浮肿,按之凹陷难起,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肢冷,纳少,便溏,小便短少。

致病原因 脾虚失运,气滞水停。

常用药物白术、茯苓——健脾补气;茯苓、木瓜——利水消肿;木香、厚朴、大腹皮——理气行水;附子——温阳散寒利水。若气虚甚,加党参、黄芪;小便短少者,去木瓜,加椒目。

现代药理白术能促进细胞免疫功能,提升白细胞,还能利尿、抗菌。茯苓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木香、木瓜、厚朴均有抑菌作用。附子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食疗方法 生姜皮6克、冬瓜皮15克、车前草15克水煎去渣饮汤,每日2次。

水气上凌心肺证

常见症状肢体浮肿,尿少或尿闭,咳嗽气急,心悸,胸闷,烦躁夜间尤其,喘息不能平卧,口唇青紫,指甲发绀。

致病原因 水气上扰心肺,心阳被阻。

常用药物防己、桑白皮、葶苈子——利水消肿;茯苓、车前子——淡渗利湿;丹参——活血通脉;党参、附子——益气、补阳、扶正。若肢厥汗多,加肉桂、龙骨、牡蛎;尿少者加桂枝、泽泻。

现代药理防己能明显增加排尿量,有抗炎作用,对心肌有保护作用,能对抗心律失常。桑白皮、葶苈子有利尿作用。葶苈子有强心作用,对衰弱的心脏可增加输出量,降低静脉压。丹参能改善心肌缺血,对缺氧心肌有保护作用,能抗炎、抗过敏,改善肾功能,保护缺血性肾损伤。

食疗方法 黑鱼500克,去鳞及内脏,放入白术、桑椹、赤小豆各15克,煮熟,吃鱼喝汤。

水毒内闭证

常见症状全身浮肿,尿少或尿闭,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口中秽气,腹胀甚或昏迷。

致病原因 水湿毒邪内阻,上蒙清窍,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常用药物半夏——化痰止呕;瓜蒌、竹茹——清热化痰;胆南星——化痰开窍;生大黄、枳实——导滞下行,降浊以升清;车前子、葫芦——利水消肿;附子、干姜——温脾阳以运化水湿;干姜、黄连——降逆止呕。恶心呕吐甚者,加玉枢丹;抽搐者,加羚羊角粉、紫雪丹。

现代药理半夏可抑制呕吐中枢而止呕。瓜蒌、竹茹有抑菌作用。大黄可促进排便,有抗感染作用及广谱抗菌作用。车前子、葫芦有利尿作用。

食疗方法 冬瓜皮50克、薏苡仁50克、赤小豆100克、玉米须25克(布包),加水适量同煮,至赤小豆熟透,吃豆饮汤。

预防调护

1.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讲究卫生,防止和及时治疗上呼吸道及皮肤感染。

2.急性期1~2天卧床休息,直到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血压下降。此期内限制蛋白质、水、钠摄入,年长儿每日摄入氯化钠1~2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