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图解男性中医养生
15611000000017

第17章 心理养生的情绪调控法

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培养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能够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是诸多养生术中不可忽视的手段之一。

中医视点 心理情绪与男性健康

《黄帝内经》有“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的记载,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讲,每一种情绪都可以撞击我们的生命器官,甚至导致功能严重受损。

怒伤肝:怒则气上,伤及肝而出现闷闷不乐、烦躁易怒、头昏目眩等,亦是诱发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等疾病的重要原因。

喜伤心:喜可使气血流通、肌肉放松,易于恢复身体疲劳。但欢喜太过,则损伤心气。

思伤脾:中医认为:“思则气结。”由于思虑过度,使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即可出现食欲不振、纳呆食少、形容憔悴、气短、神疲力乏、郁闷不舒等。

忧伤肺:忧是与肺有密切牵连的情志。人在极度忧伤时,可伤及肺,出现干咳、气短、咯血、音哑及呼吸频率改变、呼吸功能受损。《红楼梦》中多愁善感、忧郁伤身的林黛玉,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恐伤肾:惊恐可干扰神经系统,出现耳鸣、耳聋、头晕、阳痿,并可致人于死地。民间常俗说“吓死人”,就是因为恐则气下。

《黄帝内经》按照五行生克规律提出五志相胜疗法——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

中医解码 男人的不良情绪

男人是一个家庭的精神支柱,也是组成社会的重要部分,但是男人也有脆弱的时候,男人也一样被很多情绪问题包围,特别是一些危害男性健康的情绪疾病。

《素问·宣明五气》指出:“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素问·宣明五气》指出:“喜大虚则肾气乘矣,怒则肝气乘矣,悲则肺气乘矣,恐则肾气乘矣,忧则心气乘矣。”这就是不良情绪对人的危害。

下面就是男性常见的一些不良情绪:

1.敌视情绪

敌视情绪长期郁积会破坏男性身体的免疫系统,会对心脏系统产生压力,严重者还会导致心脏受损、体内炎症蛋白含量升高引发冠心病等。

2.情绪失控

情绪失控能够使男性情绪低落、疲倦、嗜睡和贪吃及对所有事情都失去兴趣,严重者还会引起机体正常功能衰退。

3.愤怒

《内经》指出:“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愤怒时会使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强,促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愤怒会引起患高血压、冠心病,而且易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4.悲伤

《内经》认为,悲伤的情绪是五种基本情绪之一,反应在肺脏的呼吸之间。悲伤苦痛使得心神燥热烦乱会加重悲伤。《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悲,金肺之志也。金本燥,能令燥者火也。心火主于热,喜痛。故悲痛苦恼者,心神燥热烦乱,而非清净也。所以悲哭而五液俱出者。”

《千金要方·心脏》指出:“精气并于心则喜,心虚则悲,悲则忧。”

悲伤会对心脏产生不良影响,然后影响肾。《内经》认为:长期的悲伤哭泣不止,将严重伤害眼睛。当陷入极大的悲伤时,也因此而使得心气进入肺脏,心气本燥,更使得悲伤的情绪更为加剧。

心理导航 远离不良情绪

人的任何情绪的产生和表达,都应当有一个合适的“度”,过则有伤身体。所以神医华佗曾指出:“所以保其真者,当须少思、少念、少笑、少言、少喜、少怒、少乐、少愁、少好、少恶、少事、少机”。例如,哭和怒是人的情绪的自然流露,是生理功能的正常体现,对健康无害。但是,“过则伤和”,所以男人要对情绪进行自我控制,适当调节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做自己的心理医生。下面是男人调节情绪的一些基本方法:

1.息怒制怒法:在七情中,第一,戒怒。制约发怒,首先做深呼吸。经过吸气呼气,先把气缓下来,怒自消。第二,要学会反省。发怒时,先反省自己的过失,这样可以避免怒火燃烧你的身体。第三,推己及人。想想“如果我是对方,我会说同样的话,做同样的事吗?”从对方的角度看事情,试穿别人的鞋子,可以适当抑制发怒。第四,原谅对方。多想一些快乐的事。第五,善待自己。发怒是拿别人的错来惩罚自己,损害自己的健康,你还会生气吗?

2.发泄悲郁法:悲郁结于胸中,辄使气机拘急,故须及时缓解而不宜收制,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急奇缓之”。对悲郁者来说发泄,哭诉是最有效的发泄方法。长时间抑郁会心神不爽,气血失畅,很容易引起各种疾病。所以悲郁的心情要及时排解,这时哭或者倾诉是最好的方式。但哭泣不宜过久,久则伤身。

3.乐观和畅疗法:乐观开朗是远离不良情绪的重要方法之一,特别是身处逆境或身受病困时,乐观的态度对消除不良情绪有很大的作用。此外,还要培养幽默逗乐的情绪,有一个好的心情,自然也是乐观养心的妙法。

4.超然脱俗疗法:人们在追求进取之时依然保持超然淡泊的态度,在得失取舍之间能够以宁静安泰的心境泰然处之。《老子》指出:“见素抱扑”、“致虚极,守静笃”正是一种超然脱俗的精神状态。

中医VS现代医学

中医认为不良情绪严重影响人体健康,《黄帝内经》也曾提出:“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的理论。

现代医学认为生气会消耗大量精力,同时人体会分泌某种毒素。美国科学家将人生气时呼出的“生气水”注入白鼠体内,白鼠很快中毒死亡。此外,生气还可引起多种疾病,对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均有负面影响。由此可见,中医的论点并非虚妄,而是从医学实践中得出的正确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