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强身保健按摩是指运用按摩手法,在身体的适当经络穴位进行按、揉、点、掐等操作,使这些动作产生的刺激信息,通过反射方式对身体的神经体液调整功能施以影响,从而达到消除疲劳、调节体内信息、增强体质、健美防衰、延年益寿等养生保健的目的。
中医视点 按摩头部健脑益智
中医中对脑的形态、特性、功能均有详尽的记载,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指出“脑为元神之府”。认为脑主宰着人体的生命活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指出“头为诸阳之会”,《类经·疫病类》记载,“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头,以成七窍之用,故头为精明之府”均说明人体的精华都在头部,头部是人体的指挥中枢,但是头部容易被邪气侵袭,头部受到侵袭就会出现头痛、疲乏、失眠、嗜睡等诸多症状。所以,头部的保健是不容忽视的,而按摩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头部按摩具有健脑安神,明目益智的作用。按摩同时还可以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提高大脑的摄氧量,增强大脑皮质的功能调节,能够健脑益智、增强记忆等,此外头部按摩还对防止失眠、耳鸣、耳聋、目眩等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中医解码 头部按摩注意事项
在进行头部按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按摩前一定要洗干净脸,还要洗手、擦干。
2.按摩时,按摩者一定要到双手温暖后方可进行按摩,否则冰凉的双手会令被按摩者感到不适。
3.按摩时,手法不宜过重,不然会有局部重滞的感觉。
4.按摩时心宜静,全身宜放松,心无杂念,缓缓呼吸。
养生功法 健脑益智按摩法
健脑益智按摩法包括以下9个步骤:
1.开天门:用左右手拇指与中指指面交替按揉印堂穴,然后由印堂轻推至发际,反复10次,继而由发际轻推至百会穴,反复10次,最后以食指与中指指端按压百会穴约10秒。此过程为1遍,坚持按摩5~7遍效果更佳。(注:印堂穴位于两眉头之间中点;百会穴位于头部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中点处。)
2.栉发:双手手指关节微曲,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指端从头部两侧的发际由前往后梳至后脑勺部,此过程为1遍,共按摩20遍左右。此按摩方法可有效缓解疲劳、缓解因用眼过度引起的头皮紧张。
3.按揉太阳:用双手拇指指面分别轻按两侧太阳穴,用力应适中,可根据自身感觉调整力度,待太阳穴出现酸胀感,并扩散至穴位周围时须再按揉约1分钟左右。按揉太阳穴可益智明目,提神醒脑。(注:太阳穴位于两侧眼角向外2厘米的凹陷处。)
4.点击头部:用双手手指指端对头部进行有节律的点击,叩击顺序可由头部中心向两侧、由前部发际向后脑勺。点击头部可有效放松头,缓解压力,改善焦躁、忧郁情绪。
5.按压百会:用右手掌的劳宫穴对准百会穴进行按压,力度可根据自身舒适度进行调整,按摩约3分钟即可。按压百会穴有健脑安神、通心肾的功能,有利于男性的正常发育。
6.抹额:双手食指弯曲,以其第二指节内侧面由前额印堂处向两侧抹擦,反复按摩约40次左右。抹额可有效缓解用脑过度引起的疲劳,并可刺激大脑额叶,促进记忆力的增长。
7.掩耳弹脑:以双手掌心紧按两侧耳孔,其余手指放于枕后,食指驾于中指指背上,用力弹敲枕部约20次,然后双手迅速离开耳孔,此过程为1遍,重复以上过程10~15次即可。掩耳弹脑有助于健脑助听。
8.按揉脑后:用双手拇指指面紧贴风池穴,用力作旋转式按揉,约按摩30次左右,若出现酸胀感更佳。按摩风池穴可有效促进血液流动,有健脑益智,明目提神之功效。(注:风池穴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9.搓手擦面:先将双手搓热,然后掌心贴紧下额,用力擦至前额,约擦面20次左右,擦面过程中应保持闭目状态。搓手擦面有助于放松面部肌肉,缓解大脑压力。
中医VS现代医学
现代医学认为大脑是人体最发达、最精密的器官,头部按摩可以有效刺激头部皮肤,从而促进皮下毛细血管的扩张和头部血液的循环,不仅加速了代谢物的排泄,更有利于大脑血液和氧气的供应。此外,头部按摩还可有效调节大脑神经,对健脑益智、增强记忆力、缓解疲劳,消除不良情绪有积极的作用。中老年男性坚持按摩还可有效防止大脑细胞的衰老。
现代医学对头部按摩保健养生功效的解释,基本是和中医“头部按摩可安神明目、健脑益智,并可有效缓解疲劳,促进气血运行,经脉通畅。”的观点相一致的,这也说明传统中医利用头部按摩来达到治病、保健、养生的目的,是符合现代科学的保健理念的。
中医视点 按摩腰腿强肾健体
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是人体的藏精之所,主生长发育、生殖和水液代谢。而腰为藏肾之府,故腰部的按摩是男性强肾健体的关键所在,腰部有腰俞穴、腰眼穴、命门穴、腰阳关穴等重要穴位,通过对这些穴位的按摩刺激不仅可有效消除腰部疲劳、通经活络、平衡阴阳、促进气血循环,还可强肾固精,延年益寿。
腿与肾经相通,一旦肾脏出现病变,气血无法贯通下达,则会引起两腿筋脉不畅,以至于腿脚不能动转。而腿根穴位、阴茎以及睾丸的按摩亦可反作用于肾脏,起到温煦肾阳、畅达气血,增强肾的纳气作用。此外,阴茎与睾丸的按摩在强肾的同时,还可缓解男性性欲淡漠、阳痿、早泄等症状,南宋陆游曾有诗曰:“人生若是常无事,两颗梨须手自煨”,诗中的“两颗梨”即为睾丸。
中医解码 按摩腰腿注意事项
腰腿强肾按摩时应采用正确的手法与力度,无论是按、压、搓,还是兜托、揉捏都应把握轻、柔、缓、匀的原则,力度需适中,宜轻不宜重,以不引起不适感为妙,若按摩中出现了疼痛感,则应调整力度,或暂停按摩;在按摩过程中应保持放松的心情,如果心情烦躁则应平心静气,或稍作休息再进行按摩;若男性患有附睾炎、睾丸结核等症则不宜采用此种按摩。
此外,腰腿强肾按摩还需注意以下问题:
1.按摩须循序渐进,不可因操之过急而损伤按摩部位。
2.应坚持清洗按摩部位,尤其是阴茎或睾丸按摩前后,以防感染炎症。
3.腰腿强肾按摩适宜于早晚被窝内进行。
4.按摩腰腿的同时应注重性生活的节制。
5.按摩同时可配合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
阳痿、早泄、年老体弱的男性适宜进行睾丸按摩,未婚青年或儿童禁练,如若出现按摩不适感则需自行调整,或寻医诊治。
养生功法 腰腿按摩法
1.强肾培元按摩法
益肾固本按摩法是对腰部的一定穴位和部位进行按摩的方法。益肾固本按摩法具有培元固本、壮腰强肾,养护先天的功效。适宜于男子腰腿酸软无力、遗精、阳痿、大便泄泻、小便频数的防治。
(1)按揉腰眼:以两手拇指的指掌关节突出部分附于腰眼穴。向内慢慢用力做环形旋转按揉,有酸胀感觉后继续揉按2分钟。具有壮腰强骨的功效。
(2)摩揉命门:以右手掌心置于命门穴,左手掌心重叠在右手掌背后由里向外做顺时针摩动,反复20次左右,以命门周围温热为宜。摩按命门具有壮阳益气,疏通经脉的功效。
(3)推擦腰肾:双手掌面相对擦热后将两手掌面贴附于腰部的脊柱两侧,然后从肾俞穴至大肠穴,自上而下用力往返推擦,有温热感后继续推擦25分钟左右。推擦腰肾具有培元补肾的功效。
2.腿根部摩擦法
腿根部摩擦法是专门用于治疗男子性欲低下的按摩法。此法具有促进内分泌、增强性欲的功效。
左手把阴茎靠拢一旁,右手放在腿根部内侧,自上而下摩擦腿根36次后换手,重复该动作。再由左手下而上提升阴茎,右手摩擦下腹部36次。腿根摩擦法具有增强性功能的功效,与强肾培元按摩法结合效果更佳。
3.按摩睾丸法
按摩睾丸法是一种健肾醒脑壮阳益寿的强身功法。特别适宜于中老年男子。
按摩睾丸法宜在床上、睡前和晨起,两腿稍分开后自然伸直,搓热双手,左手按于丹田处,右手拇食二指将阳物托握于虎口,两指松拢,固定阴茎,另外三指轻轻揉捏睾丸81次。然后左右换手重复上述动作。手法宜轻、柔、缓、匀。避免用力过大。按摩时要保持意识专一,摒除杂念,若有阳举,应尽力克制。
收功时左手兜托肾囊,右手沿脐搓圈,顺逆各81次。医书中记载:"一兜一搓,左右换手,九九之数,其阳不走。"
该按摩法具有防治男子更年期综合征、阳痿、早泄、不育的功效;对推迟衰老、强健体魄、增强生命活力亦大有裨益。
中医VS现代医学
现代医学认为,腰部按摩不仅可有效促使腰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加快代谢产物的排泄速度,还可刺激神经系统,加速病损组织的修复,增强腰肌耐力,对腰部扭伤、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病等症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现代医学对腰部按摩保健功效的说明,正好验证了中医关于“腰部按摩有强壮腰脊、益肾固精、延年益寿之功效,对阳痿、早泄、遗精等症还有一定的防治作用。”的观点。
中医视点 自我按摩腹部健身心
自我腹部按摩是一种导引养生法,《十轮经·按摩》云:“凡人自摩自捏,申缩手足,除劳去烦,名为导引。”腹部按摩主要是对腹部进行有规律的特定按摩。
中医学对腹部十分重视,认为五脏除心肺两脏外,皆藏于腹部。因此,在中医学的经典《黄帝内经》就曾记载:“腹部按揉,养生一诀。”唐代名医孙思邈更是说:“腹宜常摩,可去百病。”究其原因,是因为人体的腹部是“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胃所受纳的水谷精微,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同时,脾胃又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只有升清降浊,方能气化正常,健康长寿快乐。所以,中医认为揉腹可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去旧生新,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清内生之百症。
中医解码 导引强身
在实施导引强身法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腹部皮肤有化脓性感染或腹部有急性炎症(如肠炎、痢疾、内脏出血、阑尾炎等)时,绝对禁止按摩腹部,以免炎症扩散;腹部有癌症,也不宜按揉,以防癌症扩散或出血。
2.此法不宜在过饥或过饱的时候进行,练习时宜排尽大小便。内脏脱垂者宜轻按,并应取卧位;肝硬化患者不宜练习此法。男子多采取立位。
3.揉腹时,出现腹内温热感、饥饿感,或产生肠鸣音、排气等,也属于正常反应,不必担心。
4.操作要自然,手法宜轻缓,次数与时间不必拘泥,可根据自我感觉而定。
强身导引 自我摩腹健身
1.揉腹
以两掌相叠,用掌心旋转按摩腹部,上起心口窝,下止耻骨,正反各24圈,以腹部渐至发热为度。
作用:排毒、治便秘、减肥。中医认为“毒”是宿便在肠道内的残留。按压时,如果感到有硬的部位,可能是宿便停留所在,这时应轻缓揉摩,不可用力太大。施行这种方法,有的人当时就有便意;有的人在一星期左右,会增加排便的次数。一般采用此种按摩2个星期,不但排便的次数可恢复正常,而且腹部的赘肉也会减少,消化功能也会增强。
2.按肚脐
(1)单手或两手掌重叠按在肚脐处,揉动按压30次。
(2)用拇指或食、中指指腹轻按脐部,作轻柔的小幅度环旋揉压。
作用:按压脐部,不仅对五脏六腑的功能有促进和调整作用,同时由于脐部内通五脏六腑,外为风邪之门户,按压脐部可以提高人体对疾病的免疫能力,防止外界致病因素的侵袭,对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等病症均有一定的疗效。
3.擦丹田
(1)将两手掌分别放在脐下小腹中央处,同时作上下摩擦30次,以渐感发热为度。
(2)先将左手掌按阴囊,再将右手旋转摩擦丹田30~100次,左右手转换。
作用:此法除能治肠道疾病、增强胃肠功能以外,中医学还认为有扶阳益气、温阳固脱、调冲任脉、健脾壮肾的功效。久练对男子可防治头发早脱、耳鸣肾虚、遗精、阳痿、早泄。
中医VS现代医学
现代医学认为,按摩腹部有以下保健功效:
1.揉腹可增加腹肌和肠平滑肌的血流量,增加胃肠内壁肌肉的张力及淋巴系统功能,使胃肠等脏器的分泌功能活跃,从而加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明显地改善大小肠的蠕动功能,可起到排泄作用,防止和消除便秘。
2.经常按揉腹部,可以使胃肠道黏膜产生足量的“前列腺素”,能有效地防止胃酸分泌过多,并能预防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揉腹还可以减少腹部脂肪的堆积。这是因为按揉能刺激末梢神经,通过轻重快慢不同力度的按摩,使腹壁毛细血管畅通无阻,促进脂肪的吸收和运走,防止人体大腹便便,收到满意的减肥效果。
3.按揉腹部,还有利于人体保持精神愉悦。睡觉前按揉腹部,有助于入睡,防止失眠。对于患有动脉硬化、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按揉腹部能平熄肝火,心平气和,血脉流通,可起到辅助治疗的良好作用。
现代医学对腹部按摩保健功效的3点阐述,充分说明了中医关于腹部按摩强身健体的科学性。同时也证明了中医和现代医学的一致性。
中医视点 按摩全身缓压力
人体健康贵在阴阳气血平和、脏腑功能协调,若受到致病因素的干扰,便会失去平衡,疾病随之产生,轻者出现失眠、持续性疲劳感、头痛、胃肠不适、食欲下降、暴饮暴食等;重者甚至患上致命的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压力与不良情绪是引起脏腑功能失调的主要心理因素,《素问·举痛论》曾指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又有“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的记载,也就是说情绪上的惊恐使内心无依靠,精神没归宿,思维就会出现紊乱,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则气乱。过度劳累就会喘息出汗,体内真气浮越不收敛,则气耗。思虑过度就会心生杂念,精神不愉悦,体内正气停留而不行走,则气结。按摩往往会令男性处于身心放松、心态平和的状态,如果辅以轻柔和对症的手法,可起到疏通气血经络,调节阴阳平衡,防病治病的作用。故男性压力的缓解和情绪合理调节应注重全身的按摩。
中医解码 解压按摩注意事项
1.减压按摩一定要去除心中杂念,心情放松、平和,效果才明显。
2.减压按摩不宜千篇一律,要根据施行者的体质、心理病症情况进行对症按摩。
3.对脸部通过搓面进行按摩时,不宜用力太大,以免损伤皮肤及皮下组织;也不宜频繁按摩,以免加快皮肤老化。使用精油在眼睛部位做减压按摩时要避开眼睛四周。
4.对脚部施以减压按摩时,在按摩后30分钟内饮适量温开水,以利全身气血疏通。心脏病、糖尿病、肾脏病、高血压病及癫病患者,脚部按摩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脚部按摩后禁用冷水洗或用冷毛巾擦按摩部位。
强身导引 减压全身按摩
1.缓解抑郁按摩
先用大拇指找准劳宫穴,即掌心横纹中,屈指握拳时中指指尖所点处。顺时针揉15分钟,直至发热为止。
作用:缓解抑郁、烦躁等低落心情。按摩前要洗干净手,并搽适量护肤品,以起到润滑作用;按摩力度宜轻缓,按摩后饮1杯清水,以促进新陈代谢。
2.对抗急躁易怒按摩
全身放松,呼吸均匀,两手拇指抵住风池穴,两个中指置于左、右太阳穴,在这4个穴位上,先顺时针按摩35下,再逆时针按摩35下,重复上述动作1~2次,指力从柔和到稍重,以舒缓为宜,结束前再恢复到柔和。
作用:消除急躁易怒的情绪,疏通气血,调和阴阳,对治疗头痛、目眩、高血压有明显作用。
3.消除疲劳按摩
脚后跟内圆上方中间的位置,为失眠反射区。双手大拇指按住该位置,用力压36次,压到有酸痛感为宜;再揉3~5分钟,至发热为宜。
作用:消除疲劳困倦,脚底是人体穴位最密集处,常做脚底按摩,能缓和身体疲劳紧张,舒经通络,理气活血,特别有助于改善睡眠状况。日常居家,可自行按摩。
中医VS现代医学
现代医学认为按摩也是一种化解心理压力的有效方法。根据男性肢体结构和心理活动的规律,对身体某些部位给与一定的按摩,可使身体、心灵和精神都能达到镇静、放松和再生。例如,足部毛细血管密集,神经末梢丰富,结构复杂,远离心脏,是血液循环最弱的部位,对足部进行按摩可改善血液循环,减轻心脏负担,有利于机体器官的正确运作。
现代医学的上述论点,说明了中医关于“按摩可以减轻与缓解人的压力,调节脏腑气血”的正确性和科学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