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图解男性中医养生
15611000000008

第8章 中医日常饮食养生

吃是一门学问,不了解食物的性味、成分、功用、禁忌,就谈不上正确饮食,只有充分认识食物的五性、五味才能确保膳食的科学与饮食的健康。

中医视点 男性食疗与食物的五味

《素问·宣明五气篇》指出:“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可见,酸、辛、苦、咸、甘五味与五脏有特定的联系,对五脏的功能与健康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黄帝内经》中通过五行学说将五味与人体的脏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1.甜入脾

食甜可补养气血,补充热量,解除疲劳,调胃解毒。但糖尿病、肥胖病、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忌食或限食。

2.酸生肝

食用过量的“酸”食物,会引起肝气旺盛,不利于肝部的保养,同时根据五行与人体的关系,肝气过旺会克伐脾胃。所以,对于男性来说“酸”食物应该适量食用。以酸味为主的西红柿、山楂、橙子,可防癌、抗衰老,防治动脉硬化,增强消化功能和保护肝脏。

3.苦生心

味过于苦,反而能伤心,根据五行与人体的关系,食用过多苦味食物会导致心肺功能障碍。苦味具有除湿和利尿的作用。

4.辛入肺

辛辣食物有发汗、理气之功效。但味过于辣,反而能伤肺,出现筋脉迟缓不利(金克木,肝属木,肝主筋),又因为肺主气,伤气可引起伤神而发生的精神衰弱。人们常吃的葱、蒜、姜、辣椒、胡椒,均是以辣为主的食物,这些食物既能保护血管、又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经常食用,还可预防风寒感冒。

5.咸入肾

咸为五味之冠,百吃不厌,它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保持正常代谢的功效。呕吐、腹泻、大汗之后宜喝适量淡盐水,以保持正常代谢。但食用过多会加重脏器负担,使脾胃与肾脏受到损伤。

中医解码 食物的五味与作用

食物的不同的味,是它不同的营养功能的体现。只有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对其进行合理的搭配和利用。

1.辛味

辛味即辣味,具有升阳、发散、活血等功效,对感冒、寒凝疼痛病症有一定疗效,但食用过多易伤津液,故应适量食用。

常见的辛味食物包括:姜、葱、大蒜、香菜、洋葱、辣椒、花椒、茴香、豆豉、韭菜、芥菜、萝卜、酒等。

2.甘味

甘味即甜味,有和中益气的功效,对一些虚证有明显的滋养功效。

常见的甘性食物包括:粳米、籼米、糯米、小麦、玉米、粟米、黄豆、扁豆、胡萝卜、马铃薯、西瓜、甜瓜、梨、香蕉、菠萝、落花生、甘蔗、羊肉、牛肉、鲤鱼、鸡蛋、虾等。

3.酸味

酸味食物有收敛固涩养阴的作用,对泄泻、尿频、咳嗽等病症均有显著的疗效。

常见的酸味食物包括:醋、番茄、马齿苋、赤豆、橘子、橄榄、杏、李子、枇杷、桃子、山楂、石榴、乌梅、荔枝、葡萄、龟肉等。

4.苦味

苦味食物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泻火的作用,对一些热证与湿证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脾胃虚者不宜多食。

常见的苦味食物包括:苦瓜、茶叶、杏仁、百合、白果、桃仁、莴笋等。

5.咸味

咸味食物具有补益阴血、散结润下的作用,对便秘、痰核、阴血亏虚等症均有一定的疗效。

常见的咸味食物包括:海带、紫菜、猪肉、蟹、海参、蚌肉、淡菜、海蜇、鸽肉、鸭肉、狗肉等。

中医VS现代医学

现代医学通过营养分析认为,辛味类食物多含挥发油、苷类、生物碱等物质,不仅可使病人清醒,还有扩张冠脉、抗心肌缺血、抗心绞痛的作用,同时还具有理气、祛风湿的功效;甘味食物由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苷类等营养成分构成,可以为人体补充足够的营养,不仅能强壮身体,还能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素质;酸味食物中常含有鞣质,当这种物质与溃疡面、出血部位和烧伤表面接触以后,可以迅速与组织蛋白生成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凝固在伤口表面,有很好的固涩、止血作用。

现代医学的这些营养分析,与中医的“辛味具有健胃、化湿、开窍、行气之功效、甘味可补益人体气血,调和阴阳、酸味可收敛固涩。”等理论基本吻合。可见,中医学关于食物“五味”的理论,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中医视点 男性食疗与食物的五性

中医非常重视饮食宜忌,主张以食物的五性来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以达治疗和保护人体健康的目的。中医认为,任何食物都有其所属的“性味”,而整个食物,共有五种属性——即寒、热、温、凉、平五种食性。

凉性和寒性,温性和热性,在作用上有一定同性。只是在作用大小方面稍有差别。此外,有些食物其食性平和,称为平性。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食物,属寒凉性;能减轻和消除寒证的食物属温热性。一般认为,寒凉性食物大都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作用,常用于热性病症。温热性食物大多具有温中、助阳、散寒等作用,常用于寒性病症。平性食物则有健脾、开胃、补益身体的作用。

中医养生理论认为,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本标志。《黄帝内经》说“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所以,中医养生主张以协调阴阳为最基本的指导原则。《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阴阳不和,因而和之,是谓圣度。”在饮食养生方面,倡导谨和五味,平衡阴阳。食物酸、苦、甘、辛、咸五味与其寒、热、温、凉、平性五性,只有性味配合得当,才有助于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从而有益于健康。正如明代张景岳在《类经》中所言,“人之疾病,或在表,或在里,或为寒,或为热,或感到五运六气,或伤于脏腑经络,皆不外阴阳二气”。

中医解码 食物的五性与对症

食物有五性,人的病症亦有寒凉温热虚实之别。所以,中医主张以不同性味的食物,来治疗与其相反性质的疾病。

1.寒证以益气温中,散寒健脾为原则。宜食温性、热性食物,忌用寒凉、生冷食物。寒证者多体质虚寒、身体虚弱,平时易感风寒,宜进食生姜、大枣、红糖、胡椒等辛温之品,不可过食瓜果、生菜、冷饮等寒凉食品。

2.热证以清热、生津、养阴为原则。宜食寒凉平性食物,忌食温燥伤阴食物。饮食宜清淡,多食用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如面条,粳米或大米粥,新鲜蔬菜,水果及乳品等。

3.虚证:阳虚者宜温补,忌用寒凉食物;阴虚者宜滋补,清淡,忌用温热食物。如肾阳不足病人宜吃温补肾阳食物,如鹿茸、牛骨髓、猪腰等。肾阴亏虚病人宜吃荸荠、海蜇、白鸭、乌骨鸡等。虚证者的饮食宜忌可按证选食,根据食性和以脏补脏的原则,确定食物品种。

4.实证是指病实邪实,如热证、寒证中都有实证,在虚证中也有正虚邪实,饮食宜忌要根据辨证情况标本兼治或者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常见实证如:水肿要忌盐,消渴要忌糖。外证疮疡肿毒之忌发物都属实症饮食忌宜范畴。热证常见实证,可按热证的饮食宜忌来处理。

中医VS现代医学

中医饮食养生讲究食物的性味,倡导根据食物五性来均衡进食。现代医学认为,温热性食物可使人体能量代谢率提高、产热量增加;寒凉性食物可使人体能量代谢率降低、产热量下降。介于寒凉与温热之间的食物其性质较平和,任何体质人都可食用,这类食物属平性。例如,中医认为寒性体质者,尤其是手脚冰凉的女性,忌食凉寒食物,宜吃温热食物,以温散寒。现代研究发现,桔子皮中提取的橙皮甙,添加到饮用水中,可明显改善寒性体质女性手脚冰凉的现象。

中医调补食疗方DIY

桂圆鸡蛋汤

〔主料〕龙眼肉50克。

〔调料〕鸡蛋2个。

〔制作〕

1.取洁净龙眼肉置于光波陶瓷煲中,加入适量水置于光波炉内小火炖煮30分钟。

2.取出龙眼肉,加入打碎调匀的鸡蛋,放入光波炉内高火加热1分钟即成。

〔功效〕桂圆鸡蛋汤有强身健脑、补益气血的功能。

▲调补食疗方小知识

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钙、铁、钾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不仅有益于肝脏,还可健脑益智,防癌抗癌。体弱多病,营养不良的男性可通过鸡蛋进行调养。但高血压、高血脂患者不宜多食,同时也应注意鸡蛋不可与鹅肉、兔肉、柿子、鲤鱼、豆浆等同食。

椒盐排骨

〔主料〕猪排骨250克。

〔调料〕料酒、酱油、白糖、醋、味精、淀粉、色拉油、花椒盐各适量。

〔制作〕

1.将排骨剁成6厘米长、2厘米宽的块,加酱油、料酒、味精、淀粉拌腌1小时入味。

2.用白糖、醋、酱油、清水调成糖醋汁。

3.锅置旺火上,下色拉油烧热,放入排骨炸至熟透捞出装盘。

4.锅中留少许油,下糖醋汁烧沸后用湿淀粉勾芡,淋热油盛入碗内。将花椒盐装入小盘内,吃时可蘸花椒盐、糖醋汁。

〔功效〕椒盐排骨有补气养血、强筋壮腰的功效。

▲调补食疗方小知识

猪排骨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不仅可为男性提供充足的营养,还可健脑益智、维护骨骼。此外,猪排骨还有壮腰补肾、强筋健体、补益气血、滋阴润燥的功效的作用。尤其适用于气血不足的男性食用。

菠菜炒鸡肝

〔主料〕鸡肝100克,菠菜200克。

〔调料〕姜片5克,蒜茸3克,精盐、味精、白糖、绍酒、湿淀粉、胡椒粉、食用油、芝麻油各适量。

〔制作〕

1.菠菜削净泥根,洗干净,沥去水分;把鸡肝切成片,洗干净。

2.烹制时,先用沸水将菠菜焯过,沥去水分,把鸡肝放进微沸的水中浸1分钟至三成熟,沥去水分;同时把精盐、味精、白糖、胡椒粉、芝麻油、湿淀粉和少量凉开水放在碗内调匀成芡汁。

3.烧热炒锅,放进食用油,烧热后放进鸡肝滑油;沥油后在原锅入姜片,蒜茸略炒,接着依次放菠菜、鸡肝、烹入绍酒、调入芡汁勾芡,加几滴芝麻油即成。

〔功效〕菠菜炒鸡肝有清热去火、生津止渴、养肝明目的作用,尤其适用于消渴多饮、肝热头晕的男性。

▲调补食疗方小知识

菠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润燥滑肠、清热除烦、生津止渴、清肝明目的功效。

鸡肝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锌、维生素A、B族维生素。不仅是补血的佳品,还可保护眼睛,消除眼部疲劳。但高血脂、肝病、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应少食鸡肝。

海带炖豆腐

〔主料〕豆腐200克,海带50克,虾子10克。

〔调料〕葱、姜末5克,精盐2克,清汤400克,花生油30克。

〔制作〕

1.海带用温水泡软涨开后,洗净切菱形片。

2.豆腐切成小方丁,并入沸水焯一下,捞起沥净水分。

3.炒锅置旺火上,放入花生油烧热,放入葱、姜末煸香,色变黄时,随即下清汤,烧开,改小火,放入海带,然后下豆腐、虾子,盖上锅盖,炖半小时,开盖放入精盐,调好口味即成。

〔功效〕海带炖豆腐有软坚化痰、清热利水的功效,适用治疗消渴、腹胀、呕吐。

▲调补食疗方小知识

海带又名昆布,素有“长寿菜”、“海上之蔬”、“含碘冠军”的美誉,是一种保健长寿食品。海带中的钙元素可降低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降低血压。海带中丰富的硒,可防癌。海带还可以减少放射性疾病的发生。海带可能含有有毒物质砷,烹制宜以清水浸泡两三个小时。吃海带后不要立即喝茶,也不要立刻吃酸涩的水果。

什锦鲜蔬

〔主料〕香菇50克,金针菇50克,榛蘑50克,西芹100克,胡萝卜50克。

〔调料〕蚝油1汤匙,淀粉少许,葱1段。

〔制作〕

1.西芹、胡萝卜洗净切丝;香菇、金针菇、榛蘑洗净,备用。

2.锅中加水烧热,放入以上原料焯一下,捞出后放冷水中浸泡备用。

3.油烧热后放葱段炝锅,再倒入蚝油和原料,中火细炒,干锅时放少许水,再放入淀粉勾芡炒匀即可。

〔功效〕补肝肾、健脾胃、益智安神、美容养颜。

▲调补食疗方小知识

香菇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含有多糖、多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香菇含有维生素C,能起到降低胆固醇、降血压的作用。香菇的麦甾醇可转化为维生素D,可增强人体免疫力。香菇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防治癌症的作用;还有一定的减肥效果;并具有补肝肾、健脾胃、益智安神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