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西南少数民族青少年智力发展
15611800000002

第2章 心理学关于智力本质的研究

智力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关智力本质与起源,千百年来一直是人们思索与实验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时至今日,人们对智力的认识仍然显得很模糊。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智力的本质是什么呢?智力能否通过后天训练而提高?智力发展是否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科学心理学产生以来,众多的心理学研究者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从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所心理学实验室开始,人类对心理现象的本质探讨就从思辩转向科学的实证研究,从而使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00多年来,科学心理学对人类智力的本质在实践与理论的层次上展开了丰富的研究。综观所有这些研究,当代心理学者一般认为主要有两种基本的研究类型,即智力的外显理论与智力的内隐理论。其中外显理论是心理学家通过直接研究个体的智力外部表现行为,希望揭示智力的本质的研究而建立的理论模型。内隐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R.J.Sternberg等人倡导的研究类型,这种研究,是通过“发现”某种存在于公众头脑中的关于智力的概念,以约定的方式给予智力本质规定。下面,我们按这两种研究模式对智力的本质研究作一基本的阐释。

一、智力的外显理论

智力的外显理论的产生,本质上看是智力传统研究的结果,这种研究其基本的研究模式是通过对人们智力活动的测量,然后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抽象出一些特殊的心理结构并将之视为智力。智力的外显理论有多种形式,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两种理论——智力的因素理论和智力的认知理论。

(一)智力的因素理论

智力的因素理论是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智力测量的结果进行分析而建构的关于智力本质的理论类型。智力的因素理论认为智力是由不同的因素构成的复杂结构,根据因素的多少以及各种因素所起的作用,智力因素理论可以分成两大流派:智力的一般因素理论与智力的群因素理论。

1.智力的一般因素理论

一般因素理论又称为G因素理论,它由英国学者斯皮尔曼最早提出,后经弗农、艾森克等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1904年,斯皮尔曼将高尔顿倡导的数学分析方法用于智力研究,并发表了他的代表作《一般智力:测量和决定的客观性》,在此文中,斯皮尔曼采用因素分析方法,通过对人们完成各项智力活动任务的成绩的相关系数的考察,提出了智力是由两种因素组成,其中一种因素是一般因素或G因素,另一种因素是特殊因素或S因素。G因素是从事所有智力活动时所必需的,也是人们不同智力活动任务之间存在高度相关的基础,在一定意义上G因素也就决定了人们智力水平的高低,成为智力最核心的内容。特殊因素是人们完成某些特定的智力活动时所必需的,由于它的应用范围狭小,常常只涉及单一的活动任务,因此,从普遍意义上看,特殊因素并没有太多的价值。

斯皮尔曼关于智力的一般因素理论提出之后,由于比奈等人开创的智力测量的发展,因而在心理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学术届纷纷争论G因素的真正含义到底是什么?G因素与S因素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关于G因素的本质含义,斯皮尔曼认为是各种活动中共同起作用的因素,而且其来源与遗传有很大的关系。G因素的测定,斯皮尔曼认为可以通过3个“认知的定性原则”——经验的理解、联系律、相关律进行类比测定。例如,教师:学生相当于工人。就经验的理解是将类比给出的每一个对象进行编码理解,也即“教师”、“学生”、“工人”各是什么含义;联系律则要推断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相关律则是指将这一规则运用于新的情境之中,从而完成“工人,”的问题。在这种类比推理过程中,个体所需要的智力就是G因素。因而通过测定这些类比完成作业可以测定出个体G因素。

在探讨G因素的同时,有一部分研究者对G因素与S因素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深入分析,弗农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在G因素与S因素之间还有多个层次,其典型的结构是:智力的最高层次是G因素;第二层有两个主要大因素群——言语教育能力与空间操作能力;第二层次之下是第三层次的小因素群;小因素之下才是特殊因素。

英国另一位心理学家艾森克在对智力进行因素分析时,对智力构成因素的外部效度进行了考察,他发现人们进行智力活动时,事实上必然要涉及3个方面的因素:智力操作依赖的材料,如语词、数字、空间等;智力操作的具体过程,如推理、记忆、知觉等;智力操作的效果,如操作速度、准确度等。由于这3个因素之间的多种组合,艾森克提出G因素事实上是由多种特殊因素构成的复合体,其主要指代人们在一切活动中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如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G因素之下,艾森克认为是几种人们从事某些专业活动所必需的特殊能力,如推理能力、语词理解能力、计算能力、空间能力,这些能力处于智力的第二级;在上述特殊能力之下,还存在更为专门化的某些能力因素,它们是第二级特殊能力的具体表现。

总之,就一般因素理论而言,它对于人们在不同的智力活动任务中,其表现水平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作出了某种有效解释,因为在各种智力活动中都包含了一种共同的因素,所以保证了它们之间存在高度相关。但是,人们也发现在测查某些较为相似的心理能力时,其测量结果之间的相关程度远远高于那些相似程度较低的测验。同时,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也发现,就一定意义而言,专家的比例远远高于通才型的人,因此人们怀疑,G因素存在是否必然?或者G因素是不是真的在所有的领域内都发挥作用?

2.智力的群因素理论

智力的群因素理论首先避开讨论一般因素这一概念而提出基本心理能力,认为人具有一定数量的基本心理能力,这些能力在不同情况中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了个人的智力。

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Thurstone T.G,1887~1955)于1938年首先提出了智力的群因素理论,他认为智力包括七种主要的基本心理能力:

(1)言语理解能力。这一能力属于个体理解并有效使用言语的能力,通常应用词汇测验和阅读理解技能测验来测定。

(2)词汇流畅能力。这种能力主要表征个体在特定状态下迅速联想出恰当词汇的水平。对这种能力的测定常常利用快速组成词汇来测定。例如,限定被试在一定时间内对“——”添加一笔,构成他所能想到的所有汉字。

(3)数字能力。数字能力主要是指个体利用现成的数字符号进行的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能力,这种能力在一系列强调推理和计算的测验中能有效地得到表现。

(4)空间知觉能力。这种能力是指个体处理空间物体与空间关系的水平,常常表现为个体对空间位置关系的确定水平及对空间图形进行心理操作的准确度。在已有的心理旋转测验中,被试的空间知觉能力是测定的主要对象。

(5)记忆能力。记忆能力是指个体获取知识,保存知识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典型的联想配对测验中,通过人名与照片、词语与词语等限定时间内的配对学习,然后要求被试对给出的照片或词汇进行配对联系。

(6)知觉速度。这种能力是指个体快速而准确地识别对象的能力。在以往的测验中,人们常利用符号的快速再认对知觉速度进行测定。典型测验形式如在一系列数字中画掉“数字3”,或在一系列字母符号中画掉字母“b”等。

(7)推理能力。推理能力是指个体认识并利用逻辑关系进行归纳、概括和分析以处理新问题的能力,通常采用系列完成测验,如2、4、6,等来测定。

对这七种基本的心理能力,瑟斯顿认为在功能上是平等的,相互之间也是相对独立的。但后继的研究者发现,这七种基本心理能力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正相关,而且这种相关在小学儿童中随年龄与受教育上升而增大,但到中学阶段,这种相关又有下降趋势,因此,有的研究者提出,个体智力的发展也是不断分化的,分化的原因在于生理的成熟及个人生活经验导致的兴趣变化等方面。

由于个体智力发展这种与年龄及教育的相互关系,美国另一位心理学家卡特尔(Cartell.R.B)通过对斯皮尔曼及瑟斯顿研究的深入分析,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包含两类一般因素和三种较小因素的智力模型。卡特尔称两类一般因素为: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三种较小因素是:视知觉能力、记忆与检索能力以及工作效度能力。在五种因素中,卡特尔比较强调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两个因素。他认为晶体智力是个体在后天环境中由于接受教育,获取知识而逐渐积累的能力,这种能力往往随个体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流体智力则是个体先天遗传的潜在能力,这种能力一般不依赖于环境因素,而是随个体生理成熟逐渐表现出来,但到一定时期,这种能力发展到达最高水平后便开始下降。就表现形式而言,流体智力多为个体获取知识,洞察关系,处理新颖情境的能力。对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卡特尔认为从人生整个发展历程看,其发展变化的轨迹不同,在人生初期,流体智力发展速度与水平都高于晶体智力,到中年后期,晶体智力逐渐加快了发展速度,超过流体智力,成为主导个体智力的主要因素,但是总体上,个体智力水平并无很大的变化,这一点从生命全程发展的观点看,尤为突出。

在智力的群因素理论中,也许吉尔福特(Guilford.J.P)的三维智力结构理论最为突出。早在20世纪60年代,吉尔福特就认为智力极为复杂,不是由几种心理能力,更不用说用一般因素就能解释的,他提出考察智力至少要从三个维度入手:

第一个维度是内容。内容维度主要解决个体智力活动所依据的材料问题,事实上相同的人对不同的材料进行思考时,其结果有较大的差异。在内容维度中,吉尔福特认为包括四种基本成分:图形、符号、语义、行为。

第二个维度是操作。操作维度主要阐明个体进行智力活动方式(或者称之为过程),其基本的方式有五种:认知、记忆、发散思维、集中思维与评价。在五种方式中,吉尔福特尤其强调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是指个体从某一点出发,寻找多种可能性的思维形式。例如要求被试说出“数字8”有什么意义?一般人会说数字8表示数量有8个,如果单纯这样回答就认为已很正确,这不能算是发散思维。对这一问题,发散思维的思考可能会提出,数字8可以表示某种顺序(排名第8);也可以表示某种状态(如现在是8点钟);还可以代表一种标志(如车牌号码);甚至作为一种符号(如不同于6);另外数字8还可能代表某种文化,(如“发”)等等。这样一种寻求多种可能性的思维方式,有些研究者认为是个人创造能力的核心。集中性思维是从多种散乱的信息或多种可能性中进行综合,从而提出恰当结论的思维方式。

对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在实践中,研究都较为充分,但实际上,吉尔福特提到的另一种成分——评价,似乎人们忽略了它的重要性。事实上,评价的过程,首先要求评价者将行为与标准区分开,评价者评价能力的高低也就取决于其对行为与标准的理解程度,尤其是进行自我评价时,个体必须将完整统一的内部思维过程分割成两个部分:主观的我与客观的我。因此评价能力的训练与提高,必然促使个体自我意识与自我评价、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而后者正是当代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第三个维度是产物。产物维度也就是表征智力活动结果的载体,对思维的结果,将之归纳到何种水平,用什么形式表征出来,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是智力活动最直接的表现。在此,吉尔福特提出了六种基本成分: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化、蕴含。

上述三个维度中包含四种内容、五种操作以及六种产物,吉尔福特认为个体的智力包括120种基本的心理能力。后来,吉尔福特在内容维度中增加了一项“行为”成分,在操作维度中将记忆成分分成“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两种成分,从而使基本的心理能力扩大到180种独立成分。如此众多的心理能力,一方面让人们意识到个体的潜能巨大,以及发展存在多方面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让人们对这些能力是否真正存在表示疑惑,以及如此对智力进行细致划分的必要性。

对智力的一般因素理论与群因素理论,尽管目前并无很直接的证据证明两者的合理性,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两种智力理论的差异,本质上看并不明显。从某种意义上说,两种理论对智力的看法可以归结为两点:其一是智力所包含的基本心理能力的种类有多少?其二,这些能力(或者因素)的组合结构是怎样的?就数字而言从两个到七个,甚至上百个不等;就结构而言,有无序排列、层次结构与立方体结构等多种形式。目前,认为智力构成的各因素之间是层次结构的观点较受大众的认可。根据这种观点,我们可以认为,智力包含的各种基本心理能力其作用是不等同的,有些能力比其它能力更重要。

(二)智力的认知理论

一般而言,智力的因素理论主要是从认知操作的结果,从智力的静态方面来考察智力的,与之不同智力的认知理论偏重从认知操作的心理过程,从动态方面来分析智力的本质。由于认知理论其基本前提是将人脑与电脑进行类比,视认知过程为大脑接受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编码、贮存及提取信息的过程,因此,智力的认知理论对智力水平的高低评价便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些研究者强调信息加工的绝对速度,认为智力水平的高低是与反应的绝对速度成正比的;另一些研究者则强调信息加工(也就是说认知过程)的复杂性,认为智力水平是与认知加工的精确性与认知加工的策略紧密相关的。从发展上看,初期研究者偏重于强调绝对速度的研究,近期则更多集中在强调认知加工策略与精确性方面。

1.将智力与信息加工速度相结合的认知理论

将智力水平与个体反应速度相联系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高尔顿、卡特尔等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对个体差异的测量研究。当时高尔顿发现个体神经传导的速度在智力活动中极为重要,据此,他开创了对个体差异进行生物测量的系列研究,最后他在《遗传的天才》中,声称天才是靠遗传的,个体先天具有的神经系统的结构特点确定了个体智力的发展水平。卡特尔开始从师冯特,主要学习对低级的心理现象如感知觉进行内省的元素分析研究,但回到美国后,受机能主义心理学影响,他逐渐将研究重心放在高级心理机能的心理测量之上,其测量的基本方式与高尔顿相似,往往是先呈现一定刺激以后,要求被试尽快作出一个简单的外显的反应,然后通过分析外显反应出现的时间——即简单反应来确定被试的心理能力。

将智力与信息加工速度相结合的认知研究,由于将内部活动与外显的行为反应结合在一起,为探索内部智力活动找到一条客观化的研究之路,因此对智力的研究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较为深入的研究中,詹森(Jenson)、韦斯勒(Wissler.C)等人发现,智力活动的简单反应时与通过其他智力量表测得的智力操作水平之间相关程度很低,在20世纪80年代,詹森研究了两个样本之间的相关,分别只达到——0.25与0.10左右(负相关表示反应时较长,则智力水平较低)。

针对上述结果,有些研究者提出,智力操作水平可能与复杂反应时(或者选择反应时)有更大的相关。斯腾伯格等研究者通过向被试呈现多个刺激,并要求被试对不同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尽可能正确的外部反应,结果发现其智力操作水平与选择反应时的相关约达——0.28到——0.55,平均相关为——0.44。詹森等人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随着任务复杂程度的增加,选择反应时与智力操作水平(如IQ)的相关也增加,当选项数达到一定值时(通常是n≥8),相关水平和选项的对数值即log2 n之间呈线性相关。

在探讨反应时与智力操作水平之间的相关研究中,还有些研究者专门对某些特殊类型的智力操作活动与反应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其中较有影响的有:

(1)词汇存取速度与言语智力的关系。

(2)推理过程中操作过程与执行过程的速度与智力水平之间的关系。

享特(Hunt.E)等人认为,个体在言语智力上的差异可以通过其在长时记忆中词汇提取速度上的差异来说明。他们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来证实这种设想。在实验中:①主试向被试呈现字母对——比如AA、A a或AB,这些字母对在读音或字形两个维度上发生变化,有些相同,有些则不同,如“A A”字母对无论字形与读音都相同;“A B”字母对无论字形还是读音都不相同;“A a”字母对在字形上不同,但读音相同。②被试则尽快在两种条件下指出字母是否匹配,其一种条件,指出字母在字形上是否匹配;其二种条件,指出字母在读音上是否匹配。③测量结果的统计。以每个被试的平均读音匹配时间减去字形匹配时间,将此作为个体纯净的词汇存取时间指标。结果表明这种指标与言语IQ测验相关达到——0.3。因此,我们可以说智力操作水平与词汇存取间存在某种程度上的相关,能够快捷提取词汇表达与描述的反应者,其智力水平相对于那些低水平者而言要高。

对推理过程的速度的研究分两个方面,其一是揭示个体从接触问题到对之进行问题解决所采取的操作加工过程。对此,斯腾伯格与加登纳以类比推理为例,将类比的操作加工过程分解为:推断——匹配——运用三个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个体首先将类比的对象的基本方面进行比较,然后在较高的抽象水平上发现两者之间的本质相似之处,进行相匹配(Mapping)最后将这种抽象的结果运用到具体的情境中解决问题。

其二是对推理过程的研究,关注的是个体如何收集信息,作出决定的过程。这类研究集中在①个体是如何表征信息的?②个体如何选择哪些策略解决不同种类的问题?③个体如何整合这些分散的策略?④个体如何对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行监控、评价等。

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智力的认知研究已经不单纯是强调速度了,而深入到认知过程的加工层次与加工策略、加工的精确性方面的研究,也就是对智力水平的高低不仅要强调快捷,更需要准确。智力的认知研究向认知的策略与内容的研究转化,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两个较有代表性的智力的理论模型:PASS理论与“三重”智力结构理论。

2.P ASS智力模型

戴斯等人(J.P.Das&J.A.Nagilieri)在前苏联学者鲁利亚对大脑三级功能区学说的基础上,把信息加工与认知研究的新方法融合起来,对智力的内部加工过程进行了大胆的实验与理论研究,于1990年提出了人类智能活动的三级认知功能系统的模型,即计划——注意——同时——继时加工模型(Planning-Attention-Simultaneous-Successive processing model,简称PASS)。PASS模型强调,智力包括三个认知功能系统:

(1)注意与唤醒系统。该系统是个体认知加工的基本前提,是个体吸收信息的准备系统。从功能上看该系统并不影响加工水平的高低,但是却对整个认知加工活动起激活与唤醒作用;从解剖上看,该系统与大脑网状结构密切相关,与鲁利亚提出的大脑皮层一级功能区基本一致。

(2)同时性与继时性编码系统。大脑的认知系统对外界信息的接受、编码和贮存的功能主要由编码加工系统来承担。然而从加工的方式与类型看,认识的加工系统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其一是继时性加工,信息依据一定的顺序依次进入认知加工系统,也就是说在同一时间,认识系统仅对某种信息进行处理,一般而言,这种加工方式是信息加工的主要形式,在针对新异刺激时尤其明显;其二是同时性加工,认知系统在同一时间对两种以上的信息同时性或并行性的加工处理。认知系统通过这两种方式实现对外界信息的加工操作,为进一步的计划与决策提供依据。

(3)计划与决策系统。计划与决策系统与鲁利亚提出的大脑皮层第三级功能区的机能相一致,负责对认识过程进行计划与决策。具体说来,该系统在认知活动中确定认知的目标,制定和选择认知的策略,对认知过程进行监控与调节。通过该系统的工作,个体对外界信息作出恰当的反应,这种反应正是我们日常通称的外部智力行为。

对上述三个系统的相互作用,PASS理论强调,总体上三个系统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一致的,但在局部各个系统又各自承担一定不同的作用。

3.斯腾伯格的三重智力理论

斯腾伯格认为智力是极为复杂的概念,单单从外部结果或内部过程某一个方面进行分析是不够的,由此他提出了从主体的内部世界,现实的客观外部世界,以及联系内、外世界的经验世界三个维度来分析智力的三重智力理论。

(1)智力的情境亚理论。智力的情境亚理论主要阐明智力行为与特定的文化情境的关系,斯腾伯格认为,在情境亚理论中,所谓“智力就是主体有目的适应、选择和塑造现实世界的心理活动”。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在现实生活中,智力水平高的人实际上就是那些能有效适应环境,并改造环境而取得成功的人,因此,有效的智力行为必然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①对环境的适应。智力行为必须是能适应环境的客观行为,不可能是虚幻的概念,也不可能是那种在与环境的竞争中处于劣势的行为。

②对环境的选择。当一个人不可能或不愿意适应环境时,有效的智力行为可以导致个人尝试选择他能够达到的另一和谐环境。如学生与班主任发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他可以选择转换班级甚至转换学校来寻求新的情境。

③对环境的塑造。当一个人无法通过选择或不愿意通过选择改变其环境而达到有效的适应时,他还可以通过塑造与改变环境中的某些因素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能有效适应的环境。如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现让教师意识到自己的偏见,进而自我改变,最后与学生友好相处,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事实上有效的智力行为在任何情况下都包括了那些通过积极努力而促成个体与有效环境的适应程度,而非仅仅是单纯对环境的顺应。

因此,从情境亚理论出发,我们可以看出真正的智力行为往往表现出这样的共同性:

首先,智力行为具有绝对性与相对性。智力行为的绝对性是指就特定文化环境而言,智力行为的表现是有目共睹的,是在竞争过程中能取得优胜地位的;其相对性则是强调智力行为与环境的相互联系,我们不能离开具体的环境谈论所谓绝对的智力水平,其实并不存在普遍一致的智力行为。

其次,智力行为具有实用性与思辩性。智力行为的实用性表现为智力行为总是有目的的,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引发的,同时智力活动的结果是个体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因此,能否在现实生活中取得好的环境,实现自己的意图是个体智力水平高低的重要外在指标;但另一方面,智力行为又表现出某种思辩的性质,它并不追求单纯的金钱地位,而是在理论或无形的精神与道德领域内取得深入的进展。

再次,智力行为具有继承性与创造性。在特定环境中的智力行为通常表现为对环境的维护,要求个体尽可能在环境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取得较高的成绩;同时,智力行为又强调对环境的改造,当个体所处的环境不恰当或者其所在系统面临改组发展的机会时,创造新的环境,构建新的系统的能力将是智力行为的显著标志。

(2)智力的经验亚理论。当某种潜在的行为变成具体的外在行为时,这种行为能否视之为智力行为呢?斯腾伯格认为要将该行为处理的情境或任务与个体的已有知识经验相联系才能确定。对此,智力的经验亚理论作出了较详实的说明。该理论认为,个体智力本质上包括两种能力:其一是对新任务与新情境进行处理的能力;其二是对熟悉情境提供的信息进行自动化加工的能力。

对新任务与新情境的处理能力事实上包括个体对新任务、新情境的认识以及这种认识与个体已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两个方面。对于前者,斯腾伯格认为,对新任务、新情境的认识,是个体从习惯概念系统向新的概念系统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至少包括五个相互联系的环节:首先,在概念系统中对预期变化进行识别。在这一过程中,个体必须认识到当前面临的任务是与已有的经验相区别的新任务,需要提供新线索才能有效地处理。其次,提取与构建新的概念系统。个体必须从习惯的概念系统中转向新系统,用新的方法对任务进行加工操作。再次,在新的概念系统中寻找与新任务相联系的概念。通过这种匹配,个体能从新构建的系统中寻找到解决新任务的相关概念,从而确定一系列操作行为。第四,是个体在新的系统中对新任务进行加工分析,利用新的系统进行信息处理操作。最后的环节是个体对新系统运行过程进行调节与监控,对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变化进行处理,表现出个体在新旧系统之间自由的转化与跳跃。

对信息的自动化加工能力,是个体对那些经常接触,相对于其经验而言是比较习惯而非新颖信息的处理能力。通常高智力的人其信息自动化加工程度也很高,因为个体在自动化加工状态下,并不需太多的注意或心理能量的消耗,其有效的心理资源可以分配到其它新颖信息的处理过程上,从而能够对更多的信息做出反应。

对新任务的处理与对熟悉信息的自动化加工,从经验亚理论的层次上看,可以将经验视为一个连续体,当个体对信息进行加工操作时,已有经验对当前活动的影响就从无经验,(表现为对新异任务的处理)到有充分经验,乃至于已熟能生巧,不需要注意参与的自动化加工发展变化。因此,只有当个体处在空白无经验或十分有经验时,我们才能比较个体的智力水平,因为只有在两种状态下,智力活动才不受无关因素影响,而真正表现出信息处理能力。

(3)成分亚理论。成分亚理论是三元智力理论中发展较为完善的智力理论,该理论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分析智力操作的内在心理机制。该理论认为,成分是一种基本的信息加工过程,是对物体或符号的内部表征进行操作的基本过程。例如成分可以将感觉输入转换成概念表征,也可以将一个概念表征转换成另一种表征。成分通常具有三个特征:①持续性。任何一种成分其功能的实现都必须耗费一定的时间,尽管我们并不能清晰意识到成分操作的具体过程。②难度。成分是一种信息加工单位,每种成分的运行其难度是不同的,有的极易操作,有的却难以运用,对于易操作的成分其应用范围也较广,对难以运用的成分,其被运用的机会也较少。③执行概率。某些成分操作的效果通常比另一些更为明显,因此不同成分之间其在认知加工过程中所取得的地位是不同的,有些成分可以应用到很多方面,表现为执行概率很高,而有些则适用面小,执行概率较低。

成分包括哪些?斯腾伯格认为根据成分的功能,认为成分可以分为三种: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获得成分。

元成分是指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用于计划、控制和决策的高级信息加工,具体说元成分包括七种类型:

第一,确定问题。对智力活动而言,能否确定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往往是前提条件,尤其当个体面临新异情境时,这种认知过程的作用更为明显。

第二,选择低层次的成分。当面临问题情境时,个体必须选择一系列的认知操作成分来保证问题的解决。从本质上说,这些低层次的成分就是一系列的认知策略,个体能不能选择恰当的策略对问题解决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第三,选择信息的一种或多种表征。问题(信息)的表征就问题解决而言,无疑极为重要,能否将问题表征为一系列个体所熟悉的形式,这是个体元成分的重要表现。

第四,选择结合较低的成分的策略。在问题解决时,一方面个体必须列出一系列的成分;另一方面个体必须将这些成分按照一定的方式排列,并确定哪些成分应如何执行。

第五,决定注意资源的分配。在信息加工中,个体投入的注意资源的多少往往影响加工的效果,因此高智力的人往往将有限的注意分配到最需要的加工操作过程中,对有些加工过程则较少,甚至让其进行自动化的操作。

第六,决策监控。当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必须对其当前的操作及已完成的操作,要求进一步分析的项目有清楚的知觉,这样个体才能有效地选择最佳策略解决问题。

第七,对外部反馈的敏感性。外部反馈是个体提高操作水平的重要方式,接受、理解反馈,并利用反馈调整自己的行为是个体能否完成任务,取得良好智力效果的重要能力。

操作成分也称为执行成分,它是用于某一具体问题解决时的信息加工。因此,从形式上看操作成分表现为一系列的认知策略;从结果上看,操作成分将元成分的预期或计划变成现实。因此操作成分存在于认知的全部过程中,在信息加工的每一阶段都有相应的操作成分,从这个角度,斯腾伯格认为主要包括三种操作成分:

第一,编码成分。该成分主要涉及对信息的最初知觉和储存,它为高一级的加工过程提供原始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最终加工的结果,也对个体的外部智力行为的水平高低有重大的影响。编码成分通常与个体的年龄增长紧密相关,随着年龄增长编码的速度趋慢,但编码的精确度与广度却不断增强。

第二,组合与比较成分。该成分主要涉及个体对信息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整合,就像对一幅城市地图的认识,一个本地人与一个从未进入该城市的外地人,所用的策略是迥异的。

第三,反应成分。该成分主要涉及个体如何将内存的信息加工结果表现出来,由于种种原因,外部的行为表现与内部的主观认识之间并不一致,而且研究表明,就反应的内容而言,随年龄增长,反应在量方面会降低,但质的方面却有增长的倾向。

知识获得成分是个体应用于获取新的信息(知识)的加工,通常这种成分包括三种基本的功能:

第一,选择性编码。这种功能通常帮助个体从大量信息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从而能将有限的心理资源用于有效的任务操作中。

第二,选择性组合。这种功能通常将选择性编码的信息组合起来,形成恰当的整体,由于这个整体舍弃了无关信息,因此成为问题解决的重要条件。

第三,选择性比较。这种功能是将新获得的信息与过去已获得的信息相关联,将未知与已知联系起来,从而实现问题解决。

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在成分亚理论中,就功能而划分的三种亚成分,各自完成一定的内部认知加工任务,相互之间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一般而言,元成分涉及的内容最广,概括程度也很高,受具体问题情境的制约最少,是最重要的决定性成分;操作成分与知识获得成分通常是在元成分的监控下,与具体问题相联系的,因此迁移范围小,主要在某一特殊问题情境中表现,并不能完全反映个体智力水平的高低。然而这三种亚成分本质上又是统一的,它们互相协调,从而使个体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能识别问题的本质,选择恰当的策略,制订解决的方案,去实施方案,并通过反馈信息对问题解决过程进行调整,最后有效地完成认知操作,解决了具体的问题,表现出一定的智力水平。

二、智力的内隐理论

如果说智力的外显研究是通过因素分析或其它数学方法对一系列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构建出智力的内涵,那么,智力的内隐理论则是以公众的智力概念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重构已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智力概念。因此,斯腾伯格认为内隐理论是“发现”而非“发明”,是根据公众所说的智力来定义智力的范围。

用谁的智力概念来决定智力理论呢?内隐研究,采取的最普通的作法是选取两种人的智力观为标准,其一是用某一领域的专业人员,例如专门从事心理学研究的专家作为调查对象,分析他们的智力观念;其二则是用普通大众为对象调查他们的智力观念,通过这两者之间的比较,对智力的本质作出规定。

(一)专业研究人员的智力观

智力研究的专业人员是如何看待智力的?国内外心理学研究者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就我国心理学研究者而言,对智力的认识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三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智力就是能力,是个体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林传鼎教授认为“智力就是能力或智能,即人们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

另一种观点认为智力就是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这种观点从智力活动的结果看智力,强调智力的效果。对此,老一辈心理学家陈孝禅教授明确提出,智力是用来叙述个人对环境顺应程度的抽象概念。

第三种对智力的认识是以吴天敏教授为代表的,从智力的生理机制上而提出的看法,认为智力是一种先天素质、特别是脑神经活动的结果。

就上述三种观点而言,本质上,研究者是从智力的某一个层面出发而对智力做出规定的,其所选择的三个层面,具体说来是智力的神经机制,智力的内部机制与智力活动的外部效果三个层面,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智力确实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在专业研究者眼中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从整体上看,三种观点并不矛盾,它们之间具有统一性。

国外对专业人员的智力观的研究开始得很早,最有名的实验研究是在1921年与1986年两次对几十位专家的调查研究。

1921年,美国《教育心理学》杂志的编辑请全美最著名的十多位智力研究专家,以“智力及其测定”为题对智力进行定义,希望由此对智力这一争论纷纷的概念予以整合。然而始料不及的是,十多位研究专家对智力的认识竟然各不相同。60年后,著名智力研究专家斯腾伯格再次邀请美国智力问题研究者就智力的本质进行定义,结果差异仍然相当明显。这两次研究的具体结果。

从两个表中的属性看,两个时期的专家对智力的认识基本相似。在前十位的品质特征中有5项是相同的,尤其对智力活动的基本加工与一般因素及外在行为表现的某属性上认识基本相同,但在文化价值、元认知、知识的加工等属性方面,20世纪80年代明显重于20年代;而在有关神经机制、学习能力等属性上,智力研究者在20年代比80年代更为重视。也许我们可以说经过60多年的世事变化,研究者对智力的认识逐渐由过去偏重于个体本身的机能特征朝着偏向于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与特定文化相联系的个体外在人文特征转化。

(二)大众对智力的认识

一般社会大众对智力的认识是什么?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将为我们的智力理论提供良好的生态效度。

我国学者对社会大众智力观的研究,通常都是选择不同类型的大众样本,要求他们提出不同年龄的儿童或成人的智力特征,并按一定的顺序将那些智力特征进行排序。例如,90年代中期,张厚粲教授等人就抽样调查了300名北京市普通居民,其中男性51.3%、女性48.7%;青年人(20岁~35岁)79.5%、中年老人(45岁~60岁)20.5%;硕士以上8.4%、大专与本科53.6%;高中以下35.4%。测试要求被调查对象从事先经过预测编制的较高智力儿童与成人的15项特征中,分别选出最重要的10项,并对各特征按自己对其重要性的理解进行排序。实验结果表明:

(1)被试对高智力成人和高智力儿童前15位的特征认识有一半是相同的。

在儿童与成人的前10项重要特征中,思维能力、好奇心、想象力、创造性和记忆力5项特征是相同的,可见公众一般认为高智力者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这一点可以说是公众智力观念中的重要成分,也是公众评价个体智力水平高低的主要方面。对这几项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些特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其一是好奇心,这属于智力活动的激活与唤醒因素;其二是思维能力、记忆力和想象力,这是认知活动中对信息加工与处理的机制;其三是创造性,这属于智力的最高层次的表现。这种观点反映,就智力而言,尽管人们并没有十分清楚了解它的内容,但总体上,大众与专家一样,对智力概念的复杂性是有共同认识的,而且,大家都看到智力这一个复杂系统,是由多方面的机制构成的。

(2)在高智力儿童10项主要特征中,各项特征的主要性评定无明显性别差异;而想象力一项存在0.01水平的年龄与教育程度差异,即青年人比中老年人更注重高智力儿童想象力特征,反之中老年人比青年人更看重高智力儿童记忆力特征;大专以上学历者比高中以下学历者更注重高智力儿童想象力特征。

(3)对高智力成人10项主要特征的差异考验中,男性对想象力的评价高于女性,两者之间在0.01水平差异显著。同时,青年人强调高智力成年人的适应性特征,老年人则强调高智力成年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高智力成年人其智力的特征可大致分为三种类群:①逻辑思维,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创造性,适应性组成的特征群。②好奇心,洞察力,记忆力,想象力,自信心组成的特征群。③精力充沛,有幽默感,兴趣广泛,有独立性,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等组成的特征群。对儿童高智力特征的聚类分析则没有明显的类群特征。由此可让我们推断,智力发展是一个逐渐积累与定型的过程,个体表现出什么智力类型与特征是随年龄增长而变化并最终固定下来的。

国外学者对大众智力观的内隐研究开始得比较早,其研究的内容也较广,具体说,他们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普通大众的智力观;第二是跨文化研究,探讨大众智力观的普遍性;第三是探讨大众智力观与专家智力观的一致性。

对普通大众的智力观,西格勒(Siegler.R.S)和理查斯(Richards.D.D 1982)要求成人描述高智力儿童的特征,结果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对被试儿童智力特征的认识,感知——运动特征减少,认知特征逐渐增加。杨森(Yus-sen.S.R)和凯思(Kans.P)在对一年级、三年级、六年级儿童智力概念的研究中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儿童逐渐将智力看作一种内部品质;年长儿童比年幼儿童较少考虑智力的外部特征。除此之外,斯腾伯格也对大众的智力观进行了广泛研究,其研究结果也发现,大众的智力观具有很大的一致性,这给我们一种启示,尽管学术界对智力本质争论不休,但普通大众对智力的认识却有一致性。

西方发达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普通人的智力观是否适合于其他文化环境中的人们?对此,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跨文化智力研究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研究思潮。沃伯尔(Wober.M)对非洲乌干达不同部落及部落内部不同亚文化群体中普通大众的智力观进行了深入调查。结果,沃伯尔发现在不同部落及同一部落的不同亚文化群体之间,智力观念均有差异。塞佩尔(Serpell.R 1976),苏波(Su-per.C.M 1982)分别考察了赞比亚东部地区东瓦族成人和肯尼亚西部库克威特族人成人对儿童智力行为的评估,结果发现成人的评估结果与儿童认知测验成绩相关很小。因此,研究者认为智力观并不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

关于普通人的智力观与专家智力观的一致性问题,斯腾伯格在20世纪80年代发现,两者对智力行为的评价总体上相关一般达到0.80~0.90以上。因此,普通人与专家对高智力者的重要行为特征的评定大部分是一致的。不过研究结果也反映,普通人与专家的侧重点并不完全一致,普通人比较强调智力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强调智力的适应能力,而专家对智力行为的内部过程比较重视。

三、对智力本质理论的评价

智力本质的两种研究模式,让我们了解到智力的多样性与复杂性,那么应如何看待这些理论模型之间的关系呢?

首先,就各种智力理论而言,我们应该区分各种理论对智力的研究是从哪个层次展开的,只有同一层次的理论,我们才能比较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就已有的关于智力本质的研究而言,我们认为主要是在七种层次上展开的:①在大脑的生理结构层次上对智力进行研究,探讨智力与大脑的哪些部位有关。这种研究以大脑机能定位说最有影响。②在大脑的生理功能层次上寻求智力本质,探讨大脑神经活动的哪些特征与智力有关。如近来的认知心理学对信息加工速度,神经活动传导速度,反应时与智力活动关系的研究。③在计算机模拟的层次上对智力进行研究。这种研究以当代人工智能最为突出,它是基于人脑与计算机模拟,在将人脑视为符号处理系统的基础上对智力本质进行研究分析的。④在个体心理结构层次上开展的智力研究。这种研究以各种关于智力的构成要素的理论为代表,企图揭示智力这一复杂心理现象的组成成分。⑤在个体心理功能层次上开展的智力研究。这种研究探讨智力行为的外部行为特征,强调智力的适应功能。⑥在个体生理与心理相互联系的层次上对智力的研究。这种研究不将智力仅仅视为生理的或心理的结构与功能,而是将两者联系起来,当代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可以说是明显代表。⑦在群体心理功能的层次上对个体智力的研究。这种研究主要考察个体智力与群体文化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生态文化与个体智力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生态——智力——文化之间的联系,揭示智力的本质。从智力研究的上述七个层次可以看出,前一、二、三层次的研究并不是科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而后面的四个层次则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角度。由此可见,智力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因此在分析智力理论时,就必须先确立研究的层次,只有在相同的层次上,我们才宜比较不同理论的优劣。

另外,对智力进行研究时,我们不应将智力作为一种简单的心理现象来看待。从当前对智力所做的各种研究看,有些是从智力的内部过程的角度研究智力的;有些是从智力的外部表现去研究智力的。这些研究事实上都将智力视为了一种简单的、单一的心理现象。然而从人类发展的角度上看,智力是人类区别于动物,从动物界中脱离出来,是人类适应环境,创造生存条件的本质内容。因此智力必然是一个包括内部过程与外部行为以及内外相互联系的复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