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岸观火”之计讲并不是作壁上观、见死不救,而是不要轻易破坏局面,要善于观察,善于等待,方能取得胜局。局势需要观察,时机需要等待,做事需要手段。这是胡雪岩“隔岸观火”的一大启示。
《三十六计》第九计“隔岸观火”曰:“阳乘序乱,阴以待逆。暴戾瓷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其大意是:敌方秩序混乱,宜静待他局势恶化。敌方自相残暴,便知其势必自取灭亡。顺应敌情策划计谋,还要适应敌情的变化见机行事。
“隔岸观火”之计在经商中的体现是:本计温和的使用方法是火中取栗;急进的使用方法是煽风点火,在对方火光四起、八方冒烟之时趁势而动。西方金融财团在兼并工业财团时多用这种方法。同样,工业财团也会用这种方法抗衡金融财团的兼并。
21.巧妙地求得市面平静
“隔岸观火”之计讲的是不要轻易破坏局面,而是要善于观察,善于等待,方能取得胜局。胡雪岩相信:从时局入手,打开人生局面,是最高明之举。胡雪岩在清末的个人成功,可以说是“时事造英雄”。但“英雄”也决不是时势的被动产物,在胡雪岩的心中,看准时局,维持市面是保证其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胡雪岩认定自己做生意都与时局有关,自然是他切于自身的体会,他的生意成也好,败也好,确实都与时局有关。比如他的钱庄向太平军逃亡兵将吸纳存款,就与太平天国的走向败局的大势有关,比如他的生丝销洋庄,即与太平军杀向浙江阻断上海生丝来源有关……正因为如此,胡雪岩也总是把帮助维持市面的平静安定,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即使因此自己要付出一些代价,他也在所不惜。
比如杭州战后的善后赈济。杭州被官军收复的消息一传到上海,胡雪岩就立即动身赶赴杭州,参加杭州繁忙的战后赈济工作。
胡雪岩首先做的一件事,就是将一万石大米无偿捐献给杭州官军,用于军粮和赈济灾民。一年多以前,杭州被太平军包围,历时数月以至弹尽粮绝,甚至到了人吃人的地步。胡雪岩受当时已任浙江抚台的王有龄委托,冒死出城,到上海筹款购得两万石大米,又冒死将其中的一万石运往杭州。由于杭州城被太平军围得铁桶一般,又没有足够兵力打开一条入城的通道,胡雪岩带来的运粮船只能停在杭州城外的钱塘江望城兴叹,绝望之中胡雪岩只好将米运往当时也是刚刚经过大战劫难的宁波。胡雪岩捐献杭州的就是这批大米。当初胡雪岩将这批大米运往宁波时,宁波刚刚被官军攻下,城中难民无数,粮食奇缺,这一万石大米正好救急,只是当时接受这批大米的米行开价付款时胡雪岩却分文未要,而提出了一个要求:这批大米算是出借,将来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杭州收复,无论如何必须在三天之内以等量大米归还。用生意人的眼光看,这等于将一大笔钱“搁煞”在那里。就当时的情况看,太平军在东南地区势头正猛,杭州收复似乎是遥遥无期。即便三五年内杭州可望收复,这么长时间,利上盘利,一石也可能变得不止两三石了。但是胡雪岩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一方面,在他的心中,这一万石米是杭州军民百姓的救命米,虽说自己尽了力,但终归没能运进城里去救活人,他不能拿着等于是杭州军民百姓性命的大米去赚钱。另一方面,他相信不管怎样,杭州总有被官军收复的一天。那时,早一天运去粮食,也就可以多救活一些人,他要留着米在那里,杭州一旦收复,他可以随时启用,以防万一,到时如果不凑手,误了大事,自己又会留下极大的遗憾。
胡雪岩如此行事,从他个人的角度来说,确实也是出于他尽心乡梓的诚意而做出的义举。当初冒死出城采购大米,又冒死将大米运抵杭州城下,就是希望能为赈济乡梓饥民尽一份力,这诚意确实不容怀疑。也正是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胡雪岩的为人。不过,客观说来,从生意人的用心来看,他要用这一万石大米为自己能重新在杭州站稳脚跟“垫”底,也是确实的。事实上是,他把这一万石大米捐献杭州,立即使他在杭州士绅百姓中名声大振,也使他一下子就得到倔强敢为而素有“湖南骡子”之称的左宗棠的赏识,被委以负责杭州善后事宜的重任,而在此之前,左宗棠本来是要上奏朝廷以贪污粮款的罪名严惩胡雪岩的。
中国古代有一句很流行的警戒生意人的话,叫作“功自诚心,利从义来”。从胡雪岩的为人与他的成功,可以相信这说法决不是虚妄的,它比所谓“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之类平庸的说法,更符合世道人心,也实在是高明许多。
更为重要的是,胡雪岩捐米杭州的举措,无论从主观上看,还是从客观上看,都是尽快安定杭州市面、振兴杭州市面的用意。在胡雪岩看来,杭州战后的当务之急,就是振兴市面。而市面要赈兴,要兴旺,关键在于安定人心。安定了人心,市面也就随之安定了,不用说,民以食为天。杭州战后粮食缺乏,而且杭州人也经常处于太平军包围之中,由于饥饿而至于人吃人的惨剧。如战后的杭州来说,首要的是粮食,粮食不起恐慌,人心就容易安定。人心安定,市面平静,五行八作又恢复了自己的秩序,人们才能放心大胆地来做生意。作为一个商人,能为安定市面尽一些力,于公于私,都有好处。所以,对于胡雪岩来说,献出这一万石大米,“这是救地方,也是救自己”。
这也就是胡雪岩不同一般的眼光所在,正因为有这样不同一般的眼光,胡雪岩总是十分热心公益,比如他定下的药店送药的规矩;比如他把典当当成穷人的钱庄;比如他要求刘庆生只要能帮助朝廷平息战乱的事情都要做。其中都有帮助维持市面平静的存心,他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维持局势的安定,以求得市面的平静。
当然,局势是否安定,许多时候并不是生意人可以做主的,也不是光靠生意人就能维持得了的。但是,生意人应该有帮助市面安定平静的自觉,要能够想到在可能的时候,特别是自己赚了钱,甚至赚了大钱有能力去做的时候,去做一点帮助维持市面的事情。
局势需要观察,时机需要等待,做事需要手段。“隔岸观火”不是无动于衷,坐观成败,“观”是行动,“火”是眼前的和“火”后的局势。会“观”者既要看到眼前之“火”,更要估量到“火”之后的局面,以便采取对策,使自己处于有利的位置。这是胡雪岩“隔岸观火”的一大启示。
胡雪岩认定自己做生意都与时局有关,自然是他切于自身的体会,他的生意成也好,败也好,确实都与时局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