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吃什么最好
15635600000003

第3章 吃什么最健康(2)

黑米素有贡米、药米、长寿米之美誉,是稻米中的珍品。黑米是一种药、食兼用的大米,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肝、明目活血的功效。

黑米营养成分丰富,每100克黑米含蛋白质10.73克,比白米高37.0%;含人体必需氨基酸3.28克,比白米高25.4%。另外,黑米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也非常丰富,如每100克黑米含铁52.46毫克,钙310.7毫克,锌42.02毫克,锰4.975毫克,铜34.43毫克,比白米分别高138.4%、107.9%、34.8%、41.2%、38.7%。

黑米与普通稻米相比,不仅蛋白质的含量高,人体必需氨基酸齐全,还含有大量的天然黑米色素和维生素等,特别是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我国民间把黑米俗称“药米”、“月家米”,作为产妇和体虚衰弱病人的滋补品,也用于改善孕产妇、儿童缺铁性贫血的状况。

黑米中的膳食纤维含量十分丰富。膳食纤维能够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有助于预防冠状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脏病。黑米中脂溶性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E的含量非常丰富。据现代医学研究,维生素E是一种强抗氧化剂,能够抵抗具有强氧化作用的致癌物质的产生,促进人体能量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新陈代谢,预防血管硬化,防止胆固醇的沉积,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

黑米中还富含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硒、锌、铁和铜等。研究证明,硒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是一种强抗氧化剂,作用与维生素E相似,但效力更大。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成分,能防止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抑制对机体有损害作用的过氧化物和自由基的产生,保护细胞免受损害。锌、铁和铜对血管的保护作用也已被很多资料证实。

黑米中还含有水溶性黄酮类化合物以及生物碱、植物甾醇等药用成分。黄酮类化合物成分的范围很广,种类和数目非常多,不同成分可能具有不同的生理活性。黑米皮中的总黄酮物质主要是由黑色素组成。据医学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它能够维持血管的正常渗透压,减低血管的脆性,防止血管破裂,止血,并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小米:老少皆宜的滋补品

小米,学名粟,又称粟米。粟又称“谷子”,古代又作“禾”,也叫“粱”。现在,人们一般称没有去壳的为谷子或粟,去壳之后称作小米。

小米营养丰富。据测定,其蛋白质含量为11.2%~13.4%,脂肪含量为4.5%,所含的蛋白质、脂肪均高于大米、面粉。

小米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且含量丰富、比例协调。如赖氨酸含量为0.22%~5.24%,蛋氨酸含量为0.4%,色氨酸含量0.25%,亮氨酸含量1.87%,苏氨酸、异亮氨酸及缬氨酸等含量为0.42%~2.88%。

由于小米不需精制,它保存了许多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小米中脂肪和铁含量比大米高,维生素B2的含量比大米、面粉高1~2倍,维生素B1的含量为每100克含0.3~0.7毫克,并含有少量胡萝卜素,具有防止消化不良及口角生疮的功能。

小米具有防止反胃、呕吐及滋阴养血功能,可以使产妇虚寒的身体得到调养,帮助她们恢复体力。中医认为小米味甘咸,有清热解渴、健胃除湿、和胃安眠等功效,是老人、病人、产妇宜用的滋补品。小米熬粥营养价值丰富,有“代参汤”之美称。我国北方许多妇女在生育后,都有用小米加红糖来调养身体的传统。

健康小贴士

适用量为每餐50克。

宜与大豆或肉类食物混合食用。

小米粥不宜太稀薄。

小米营养虽然丰富,但其蛋白质营养价值并不比大米更好。因为小米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并不理想,赖氨酸含量过低,而亮氨酸含量又过高。所以,产妇产后不能完全以小米为主食,应注意搭配,以免缺乏其他营养。

小麦:制作主食的主要原料

小麦是我国北方人民的主食,自古就是滋养人体的重要食物。《本草拾遗》中提到:“小麦面,补虚,实入肤体,厚肠胃,强气力。”小麦营养价值很高,含淀粉、蛋白质、糖类、淀粉酶、蛋白分解酶、脂肪和维生素等,并含有粗纤维、谷甾醇、亚磷脂、尿囊素、精氨酸、麦芽糖酶等,营养丰富,对人体健康很有益处。

小麦不仅是供人营养的食物,也是供人治病的药物。《本草再新》把它的功能归纳为四种:养心,益肾,和血,健脾。《医林纂要》又概括了它的四大用途:除烦,止血,利小便,润肺燥。对于更年期妇女,食用未精制的小麦还能缓解更年期综合征。

进食全麦可以降低血液循环中的雌激素含量,从而达到预防乳腺癌的目的。

小麦碾去皮,磨碎即得面粉。面粉是制作主食的主要原料,按照加工精度不同,一般可分为特制粉、标准粉和普通粉三类。

面粉的主要成分是糖类(占70%~80%),另外还有脂肪、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等。由于面粉的加工精度不同,其营养成分含量也不同。特制粉,其淀粉含量多,纤维素含量少;低级面粉,淀粉含量少,纤维素含量多。

据测定,每100克标准粉含水分12克,蛋白质9.9克,脂肪1.8克,碳水化合物74.6克,钙38毫克,磷268毫克,铁4.2毫克,维生素B10.46毫克,维生素B20.06毫克,尼克酸2.5毫克,可供热量14.81千焦。

面粉还有很好的嫩肤、除皱、祛斑功效。法国一家面包厂的工人发现,无论他们年纪有多大,手上皮肤也不松弛,甚至还娇嫩柔软,其原因就是他们每天都要揉小麦粉。

健康小贴士

面粉与大米搭配着吃最好。

民间素有“麦吃陈,米吃新”的说法,也就是说,存放时间适当长些的面粉比新磨的面粉品质要好些。

荞麦:粮食中营养最丰富者

荞麦起源于中国,又名三角麦、乌麦、花荞,至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荞麦主要有普通荞麦和鞑靼荞麦,前者称甜荞,后者称苦荞。荞麦营养丰富,据分析其籽实含蛋白质7.94%~17.15%,脂肪2.00%~3.64%,淀粉67.45%~79.15%,纤维素1.04%~1.33%。

荞麦营养丰富,其蛋白质、脂肪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大米、白面和小米,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高于高粱和玉米。荞麦粉的蛋白质由19种氨基酸组成,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比例合理,接近鸡蛋蛋白的组成,是一般谷物所不及的。特别是赖氨酸的含量,高达0.67%~1.17%,远远超过大米和白面。国外营养专家研究表明,荞麦蛋白质的营养效价指数高达80%~90%(大米为70%,小麦为59%),是粮食中蛋白质、氨基酸种类最全面、营养最丰富的。

荞麦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以荞麦为原料的各种饮食在世界上可谓丰富多彩。日本在除夕之夜,有吃“过年荞麦面条”的习俗。在意大利和瑞士,荞麦面条被称作“皮草齐瑞”,法国的荞麦面食品被称作“加勒太”。德国、奥地利的荞麦饼,都有悠久的历史。

荞麦药用价值也很高,其医疗保健作用很早就被人们认识。《本草纲目》载:“苦荞,味苦,平寒”,“作饭食压丹石毒甚良”。《齐民要术》、《植物名实图考》等著作中均有荞麦的药用记载。

现代分析研究证实,荞麦富含具有保健功能的纤维素、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且这些物质的含量均高于其他谷类粮食作物。荞麦面食有杀肠道病菌、消积化滞、凉血、除湿解毒、治肾炎、蚀体内恶肉的功效。荞麦粥营养价值高,能治烧心和便秘,是老人和儿童的保健食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荞麦中含有其他粮种少有的芦丁,它具有软化血管、降低人体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对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心血管病、糖尿病有很好的效果。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尼泊尔人喜食荞麦,且吃其嫩茎叶,他们得高血压的几率极低。我国凉山彝族人民长期食用荞麦,他们得高血压脑溢血的几率只有0.9%,糖尿病患者也很少见。

芝麻:延缓细胞衰老

芝麻又称脂麻、胡麻,还有人把它叫油麻。俗语说,不要丢了西瓜去捡芝麻,好像芝麻是无关紧要的东西,但事实却不是这么回事,它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不可忽视的。芝麻有白芝麻、黑芝麻两种,食用以白芝麻为好,药用以黑芝麻为佳。

芝麻的营养非常丰富。据科学研究发现,每100克芝麻中除含有22克蛋白质,62克脂肪外,还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矿物质、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E等成分。芝麻中脂肪的主要成分是油酸、亚油酸及甘油酸,均系不饱和酸,不含胆固醇,是中老年人的良好食品。

芝麻香而不腻,十分可口,经过加工榨出的油叫“香油”或“小磨麻油”,有浓郁的芳香,可以调制各种美味佳肴与可口食品,我国人民自古以来都喜欢食用。芝麻也可加工成“芝麻酱”,它不仅是凉拌菜、面、油卷的美味调料,而且也是一种极好的婴幼儿营养食品。芝麻酱的含铁量是牛奶的58倍,牛肉的25倍,在常见的食物中名列前茅;含钙量比蔬菜和豆类都高得多,仅次于虾皮,经常食用对骨骼、牙齿的发育都大有益处。

芝麻的药用价值,自古以来就备受重视。《本草纲目》记载:芝麻“补五脏、益气力、长肌肉、填髓脑”。中医认为,芝麻尤其是黑芝麻,性味甘、平,为滋养强壮剂,有补血、祛风、润肠、生津、补肝肾、通乳、养发等功用,适用于身体虚弱、头发早白、贫血萎黄、津液不足、大便燥枯、头晕耳鸣等症。产后妇女多吃芝麻,也可起到催乳的作用。黑芝麻对慢性神经炎、末梢神经麻痹等症也有一定的疗效。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常吃芝麻可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神经衰弱、贫血、早年白发、末梢神经炎等病症。科学家还发现,芝麻中所含的维生素E是一种长寿因子。有些国外学者认为,它不仅能促进毛细血管的增生,改善血液循环,抑制过氧脂质沉淀在血管上形成血栓,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而且还可以延缓细胞衰老,使人精力充沛,耐力持久。

芝麻含有抗衰老功能因子。芝麻中含有大约1%的芝麻木聚糖,它与维生素E一样具有强大的抗氧化,抑制胆固醇的形成,促进乙醛分解功能,对于防止器官老化、皮肤粗糙和皱纹出现都有明显的效果。因此,芝麻是保持皮肤细腻的美容食品。每天吃炒芝麻20克,并逐步增加到40克,连吃两周后,皮肤就会呈现出油亮的光泽;连吃五个月后,曾经是粗糙、干裂的皮肤就会变得细腻柔软,弹性增加。

科学研究还表明,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对人的记忆力影响很大,而这些营养成分在芝麻中的含量特别高。因此,芝麻对于老年人、儿童营养大脑,提高记忆力尤为重要。老年人常食芝麻不易得老年痴呆症。儿童常食,记忆力则明显高于不服食芝麻者。

花生:田中之肉

花生又名落花生、地果、长寿果、唐人豆等。素有“中国坚果”、“田中之肉”美称。花生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内含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每100克花生中含蛋白质27.6克,脂肪41.2克,碳水化物23.0克,钙71毫克,磷399毫克,铁2.0毫克,胡萝卜素9.10毫克,硫胺素0.21毫克,核黄素0.14毫克,尼克酸13.1毫克。脂肪中含多种脂肪酸,其中以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如亚油酸含量可达37.6%,易为人体消化吸收。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泛酸、生物素、胆碱、嘌呤、甜菜碱等物质。

在花生所含的营养成分中,脂肪是大豆的2倍,鸡蛋的5倍,蛋白质是小麦的2倍,大米的3倍,其他如钙、磷、铁等矿物质的含量比猪肉、鸡肉等动物性食物要高。花生蛋白中含有的赖氨酸、蛋氨酸等人体必需氨基酸的种类齐全,比例也较为合理,消化吸收率高达90%。在花生的脂肪中亚油酸的含量非常丰富,而亚油酸又是一种人体最为主要的必需脂肪酸。花生中还含有丰富的胆碱、卵磷脂等物质,具有增强记忆、延缓衰老、滋润皮肤的作用。另外,花生中含有比大豆更少的抗营养因子,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乳糖不耐症消费者的蛋白基料和牛乳等动物奶类的替代品。

《本草纲目》云:花生性平,味甘,悦脾,润肺,养胃,利肾去水,理气通乳,治诸血症。美国科学家也曾发现,花生不仅具有防治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血小板凝集止血作用,还含有一种生物活性很强的天然多酚类物质——白藜芦醇,这种物质可有效预防一些肿瘤疾病的发生,因而花生被列为“美国100种最热门有效的抗衰老食物”之一。

健康小贴士

花生营养又保健,但也不宜多吃,每天80~100克即可。

带红衣的花生与红枣配合食用,既可补虚,又能止血,最宜于身体虚弱的出血病人。

花生炒熟或油炸后,不宜多食。

在花生的诸多吃法中,以炖吃为最佳。这样既避免了主要营养素被破坏,又具有了不温不火、口感潮润、易于消化的特点,老少皆宜。

花生含油脂多,消化时需要多耗胆汁,故胆病患者不宜食用。

花生能增进血凝,促进血栓形成,故血黏度高或有血栓的人不宜食用。

花生霉变后含有大量致癌物质——黄曲霉素,所以霉变的花生千万不要吃。

红薯:长寿之食

红薯又称番薯、山芋、地瓜、金薯、甘薯等,在植物学上的正式名字叫甘薯。我国大江南北皆有其踪迹,且品种颇多,形状有纺锤、圆筒、椭圆、球形之分,皮色有白、淡黄、黄、红、紫红之别,肉色有黄、杏黄、紫红诸种。

红薯中含多种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每100克红薯含蛋白质1.7克,脂肪0.3克,碳水化合物24.3克,纤维素3.0克,维生素C22.7毫克,维生素E0.3毫克,钙22毫克,钾204毫克,磷28毫克。特别是红薯含有丰富的赖氨酸,比大米、白面要高得多。中医学认为,红薯“补虚通便,益气力,健脾胃,滋肺肾,功同山药,久食益人,为长寿之食”。

红薯对人体有较好的滋补作用,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适当地吃些红薯,既可御寒又可防病。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红薯蒸、切、晒,充作粮食,称为薯粮,使人长寿少病”。红薯可生吃,也可熟吃;可蒸、可煮、可烤,也可切片,晒干,煮着吃、蒸着吃。

食物纤维,对于现代人来说显得尤为宝贵。医学研究证实,缺乏具有通便作用的食物纤维,可诱发各种生活习惯病和大肠癌。红薯经过蒸煮后,部分淀粉发生变化,与生食相比可增加40%左右的食物纤维。多种不溶于水的纤维的增加,可有效刺激肠道,促进排便。人们在切红薯时会发现,从皮下渗出一种白色液体,这种白色液体中的紫茉莉甙,具有缓下作用。食物纤维与紫茉莉甙的作用相加,使得红薯的通便作用具有不急不缓的良好效果。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红薯具有消除活性氧的作用。活性氧是诱发癌症、衰老和动脉硬化的原因之一。一项针对小白鼠细胞的试验显示,在总共82种用于试验的蔬菜汁及植物成分中,红薯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最明显。此外,红薯还能抑制肌肤老化。利用小白鼠进行的动物试验证实,红薯中的绿原酸可抑制被认为能导致出现雀斑和老年斑的黑色素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