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课外雅致生活-青铜器的收藏与鉴赏
15639400000010

第10章 青铜器欣赏-酒器

一、四羊方尊

商朝制作,出土于湖南宁乡。

中国古代奴隶社会的青铜制品,根据用途不同而被分为酒器、食器、水器、兵器和工具等八类。尊就是当时常用的一种酒器,有时也被当作祭祀的礼器使用,经常雕塑成的动物形象。这件产生于商代后期的《四羊方尊》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这件作品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容器的口颈部分被制作成强劲有力的弧线形,下部的支座是由稳重的直线围成的圈足,中间的羊型装饰雕刻是整个作品中最精彩的部分。四个造型雄伟奇特、伸出硕大卷曲羊角的羊头形象,被巧妙地安排在容器的四周转角处,神情安祥而平静。作品中,线条的雕刻强劲有力,在宁静和动态中透出神秘、威严的气氛。羊的肩部空隙中雕有带双角的小龙头,四周分布精细的鳞纹、饕餮纹等装饰。整个作品不仅造型生动奇特,雕镂精美,还显示出高超的铸造技艺:羊头和羊角都是事先铸造出的,被镶嵌在铸造整个容器的外模中浇铸而成。这种方法在铸造工艺中被称为二次铸造法,在当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四羊方尊》集平面纹饰与立体雕塑于一身,体现出威严的气氛和华丽精美的装饰风格,表现出了极其成熟的金属加工技巧和出色的艺术感染力,不愧是古代青铜艺术最杰出的珍品之一。

四羊方尊寓吉祥。

羊是一种性情温顺的动物,被人类驯养之后,一直供给人们以肉、奶和皮革等。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

我国是世界是较早驯养羊的国度之一。《诗经》中就有“尔羊来思”的诗句。古时候,羊被视为善良的化身,“羊”字代“祥”字,见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古器物铭文“吉祥”也多作“吉羊”。古人因此常把羊的造型艺术化,制成器皿、物品。最早始于新石器时代的陶塑,寓意是吉祥如意。在各类青铜器物中,以羊造型或以羊为图案的也为数不少。

商代青铜器中以羊造型的很多,著名的有比羊尊,两羊相背而合,背上托载一圆筒,羊身饰以鳞纹,惜已流于国外,现存英国博物馆;还有三羊尊,在器肩部饰以三个高浮雕的羊头,羊神态安祥,极有情致;其中最著名的当属1938年在湖南省宁乡县出土的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造奇特,尊腹主圈足是由四头羊合成,四头羊向四方而立,臀部紧贴在一起,共同用背托起浑厚的方形尊口,带有卷曲大角的四个羊头伸出尊腹,呈现出强烈的立体感。羊的肩部有四条龙相互蟠缠,平静中带着威严,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堪为稀世珍品。四羊方尊边口长52.4厘米,通高58.3厘米,重34.5公斤, 是我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

二、展翅欲飞的爵

铜爵(夏代):通高22.5厘米,1980年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出土,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爵”,听来十分雅致的名字,令人顿生精巧而高贵的感觉,它是奴隶主贵族宴饮时使用的酒具,如同现代的酒杯一样。爵的名称是宋代人定的,取雀的形状和雀的鸣叫之义。

爵的常见形制为深腹、圜底、三尖足、前有流、后有尾,侧面有把手,口沿上有的分立两柱。至于长流和尾的造型,主要在使其平衡,又对称美观。爵的整体造型舒展空灵,如同凌空飞翔的麻雀,反映了匠师的巧思。

爵盛行于商代,并与觚等其他酒器配合使用,西周早期以后走向绝迹,这大概与周武王吸取商人酗酒亡国的教训有关。

本品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期的青铜酒器之一,从它身上,我们仿佛能感觉到先人饮酒时的酣畅,确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三、蟠龙出水

蟠龙盘(商代):通高26厘米,1984年浙江省温岭县琛山乡出土,现藏温岭县文物管理委员会。

盘,是一种水器。形制较小的盘也用于盛水洗手,大型的盘则可用来洗浴。一般是浅腹,圆形,有足,流行于商代至战国时期。

这只蟠龙盘为侈口,方唇,高圈足。腹部外以六道棱脊间隔成六组纹饰,每组以同向双鸟纹为主纹,衬以雷纹为地,鸟身上饰云纹。

盘内铸出一条蟠龙,龙首昂起,挺出盘心10厘米,龙身两边鳞纹,中间夹以重斜方格纹,圈足纹饰由六道棱脊间隔分组。每组饰一虎耳龙纹,雷纹为地。盘口径61.5厘米,在现存圆盘中有“盘王”之誉。

此盘造型生动,工艺独特,实属罕见,真乃“盘不在深,有龙则灵”。

四、三千年陈酿

提梁卣(商代):通高41.5厘米,1994年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村出土,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卣的形状通常是椭圆口,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腹部或圆或椭圆或方形,也有做成怪兽食人状的。这件卣系子母口,竖颈,圆腹,下部微鼓,圈足。器侧面附有提梁,有盖,盖顶有一菌状纽。盖、腹和圈足均饰一首双身的龙。提梁饰龙纹,两侧穿系处各饰卷角羊首,形制复杂,可见铸造技术的高超。

此器出土时内盛透明液体,有可能是当时所贮的酒。

五、禁酒的酒座

云纹禁(东周):高28厘米,长107厘米,宽47厘米,1978年河南省淅川县下寺出土,现藏河南省文物研究所。

周人所谓的“禁”,可能有禁戒饮酒的意思。它主要用作尊、卣、觚类酒器的器座。铜禁在传世器和考古中都很少发现,此件是禁类青铜器中的精品。

这件禁的装饰繁密而复杂,实属罕见。长方形禁体的四边和四个侧面装饰着多层立体透雕云纹,禁面当中留一长方形平整光亮的素面。

禁足是由10只蹲伏的虎形动物构成,它们等距排列,用上翘的尾部支撑着禁体。在禁足之间的禁侧面,排列着12条龙头怪兽,这些怪兽头朝禁面攀附在四侧,也是等距排列。怪兽的头部和尾部也都有镂雕的云纹。禁器整体如同群龙拱卫。

从周代中晚期开始,逐渐在楚地形成了以云纹特别是动物和云纹结合的变体云纹为主的装饰风格。这股风气到秦汉时已是弭漫全国,达到了极盛。

云气神奇美妙,发人遐想,其自然形态的变幻有超凡的魅力,云天相隔,令人寄思无限。所以,在古人看来,云是吉祥和高升的象征,是圣天的造物。

云纹禁精美的镂雕艺术离不开当时先进的失蜡法工艺。失蜡法是一种熔模铸造技术,先制出蜡模,再翻合内外范,待浇铸铜液时,铜液会随着蜡模的熔化而深入纹饰的细微之处。

正是采用这种技术,匠师们才完成了云纹禁由表层纹饰与内部多层铜梗构成的复杂空间立体装饰,获得层次丰富、花纹精细清晰有如发丝的艺术效果。通过这件云纹禁,我们看到了中国科技史上光辉的一页。

六、礼器组合

妇好觚(商代):通高25.6厘米,1976年河南省安阳妇好墓出土,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觚,是一种饮酒器,盛行于商代,其基本形制为长筒状身,大喇叭形口,斜坡状高圈足。据专家考证,饮酒时如需温酒而饮则用爵,不需温酒而饮则用觚,所以觚、爵常配对而出,成为当时礼器组合形式的核心。

妇好墓出土如此众多的酒器,足见商代饮酒之风的盛行。

妇好是商王武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即祖庚、祖甲的母辈“母亲”,生活千公元前12世纪前半叶武丁重整商王朝时期,是我国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据甲骨卜辞记载,妇好曾多次主持各种类型和名目的祭祖、占卜活动,利用神权为商王朝统治服务。此外,妇好还多次受武丁派遣带兵打仗,北讨土方族,东南攻阀夷国,西南打败巴军,为商王朝拓展疆土立下汗马功劳。武丁对她十分宠爱,授予她独立的封邑,并经常向鬼神祈祷她健康长寿。然而,妇好还是先于武丁辞世。武丁十分痛心,把她葬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西北约100米处。

1976年墓葬发掘时保存完好,其中所出土玉器共755件,是商代玉器出土最多、最集中的墓,另有 63件石器,47件宝石器。妇好墓所出玉石雕刻种类很多,形态各异,展示了当时很高的制玉求平,这些玉石雕刻品中的人像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了解研究商代雕塑艺术、商代人种、服饰制度、阶级关系、生活情态等万面的宝贵资料。

妇好墓是目前惟一未被盗掘的商王室成员墓葬,墓中出土了铜器、玉石器、象牙器等近两千件随葬品。其中铜器468件,更有105件铜礼器上铭刻“妇好”或“好”字,是目前惟一能与甲骨文相印证而确定其年代与身份的商王室墓葬。所出铜器大多可作为断代标准器物,具有极高的研究和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