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课外雅致生活-中国绘画
15641100000013

第13章 隋代山水画

隋代统一了南方各地,虽然只有三十多年,但在文化艺术的发展上是一个重要时期。它是从南北朝通向唐代的桥梁。隋代大兴土木、大修佛寺,大建宫苑,很多宫苑在依山傍水地方。

这就需要许多建筑家、画家为佛寺、宫苑画出图样背景山水。而且要绘制大量壁画,有人物壁画,也有山水壁画。隋代人物画在发展,山水画也在进一步前进。

隋代画家如阎毗、展子虔、郑法士、孙尚子、董伯仁、杨契丹、刘乌、陈善见等,都擅长画山水。特别是展子虔,他的山水画创作,在隋代起着继往开来的重大作用。

展子虔约(550—604),勃海人。经历北齐、北周到隋代,任朝散大夫,帐内都督。擅画人物,更擅长山水画。唐张彦远说他画远近“山川、咫尺千里”。《宣和画谱》记载他“善画台阁,写江山远近之势尤工,有咫尺千里之趣”。展子虔的画,被称为唐画之祖。传世作品《游春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卷轴山水画。

《游春图》

《游春图》生动地描绘了阳光和煦的春天和士大夫文人在山水中纵情游乐的情景。宽阔浩淼的湖面,春波粼粼,一望无际。湖岸边,青山翠岭,桃红柳绿,风光宜人。湖边堤岸透迤地通向茂林深处,许多士人在堤岸上尽情玩乐。有的骑马纵游,有的停留观赏美丽春景,怡然自得。湖面一叶彩舟,泛舟者恣态悠闲,不觉忘返。

宋代诗人黄庭坚看了展子虔画写诗道:“人间犹有展生笔,事物苍茫烟景寒。常恐花飞蝴蝶散,明窗一日百回看”。展子虔以鸟瞰方式描绘全景,层层重叠的山峦,湖面空旷,远近分明,确实获得“远近山川,咫尺千里”。而且图中人物大小和山水有了恰当的比例。改正了魏晋前“水不容泛”“人大于山”的缺点。山峰高低,参差有致,没有丝毫“钿饰犀栉”之感。展子虔的山水画,渐渐地脱离六朝的稚拙气氛。在人与山水的比例、空间处理等方面,跟前代相比已有大发展,他的青绿山水对唐初山水画,对李思训的青绿山水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