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课外雅致生活-中国绘画
15641100000003

第3章 汉代人物画

汉代人物画,在继承战国——秦传统技法的基础上,更加丰富和进步。汉代经济繁荣,政局统一,军事强大,中外交流。这些都是形成文化美术发展的有利条件。

汉代人物画是在统治者“重儒尊孔”政策的影响下发展起来。“成教化,助人伦”,为统治阶级的政治宣教服务,为统治阶级巩固政权服务和为个人生活享受服务。

据记载汉代宫殿、官衙、神庙、祠堂、墓室到处都画着神和人为主题的壁画。如成都学宫画“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云台和麒麟阁画功臣名将像;鲁灵光殿画神话传说,忠臣、孝子、烈士等诸像。可惜这些壁画名作已不可复睹。今天能见到的是出土的墓室壁画、帛画、画像石、砖。

一、汉代墓室壁画、帛画、画像石

内蒙古和林格尔出土的墓室壁画《乐舞百戏图》,画墓主和家属坐着观看乐队杂技表演情形。表演中有对舞、舞轮、倒立、飞刀、跳丸等演技。构图和谐完美,形象生动活泼。

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工笔重彩画——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画面分三部分:天上、人间、地下。天上有弯月,月下有“嫦娥奔月”,有圆日,下有八个小太阳,似为“羿射九日”。天空下方中央象征天门,两人对坐守卫两侧。帛画中部为人间,一胖老妇柱杖缓行。前有跪迎小吏,后随三名女侍。描绘墓主人生前的生活情况。其下拱案上放壶、鼎、酒器物。案首六人分左右拱立,暗示死者家属在祭祀。地下是力神托着大地。整幅帛画构思精密、构图诡奇,象征死者神明正在上升天堂,将与日月的光辉同存。帛画中人物,用黑线细描,生动细致。再施彩色,浓重鲜艳。反映出汉代神仙迷信盛行和人物画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汉代画像石的内容较丰富:社会生活、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无不尽有。如武氏祠画像石《荆轲刺秦王》。作者不画秦王拔剑刺荆轲,而刻画荆轲手持匕首追逼秦王,秦王绕柱而走的慌恐形态。投出匕首直穿铜柱,没中秦王。荆轲气欲前扑,被秦王侍臣所抓。他怒发冲冠。

作者抓住故事情节发展的高潮、紧张的瞬间,加以刻划。烘托出荆轲的勇敢无畏。并且抓住对象动态特征,运用艺术夸张手法,塑造出生动的人物形象。它是东汉人物绘画的代表作。

二、汉代主要人物画家

据记载,汉代人物画家已出现几种不同的阶层:一是宫廷尚方画工;二是民间画工;三是文人画家。汉代文人画家人数不多。文献可查考的著名人物画家有毛延寿、蔡邕、张衡、赵歧等。毛延寿是宫廷画工,是卓越的肖像画家。他“画人老少美恶,皆得其真”,他画后宫人像逼真。后因“昭君和亲”事件被杀,他因此事使自己名留后世。蔡邕是文人画家,工书画,善鼓琴。他的作品《讲学图》、《小列女图》,在唐代时还能见到。张衡,文人画家,“高才过人”,他曾“潜以足指”画“豕身人首”的神兽。

总之,汉人物画,题材广阔,绘画技巧质朴古拙。渐渐趋向写实,趋向提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