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心随舞动
15669200000008

第8章 傩舞

时间:2006年类别:民间舞蹈

地区:江西编号:Ⅲ-7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西

傩舞,是指一种具有驱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民间舞,是傩仪中的舞蹈部分,又叫“大傩”、“跳傩”,俗称“鬼戏”或“跳鬼脸”。一般在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期间表演,它渊源于上古氏族社会中的图腾信仰,为原始文化信仰的基因。原是古代祭祀性的原始舞蹈,舞者戴形象狰狞的面具,扮成传说中的“方相氏”,一手持戈、一手持盾,边舞边“傩、傩……”地呼喊,奔向各角落,跳跃舞打,搜寻不祥之物,以驱除疫鬼,祈求一年平安。现存傩舞主要分布在江西、安徽、贵州、广西、山东、河南、陕西、湖北、福建、云南、广东等地,各地分别有“跳傩”、“鬼舞”、“玩喜”等地方性称谓。

傩舞一般有两种表演形势:一种是表演者头戴面具如冠,身着兽皮,手执戈盾,口中发出“傩傩”之声,由主角4人表演;另一种是每人朱发画皮,手执数尺长麻鞭,甩动作响,并高呼各种专吃恶鬼、猛兽之神名,起舞时各有音乐伴奏,由12人组成。

傩舞历史源远流长,殷墟甲骨文卜辞中就已经有的傩祭记载。在周代,称傩舞为“国傩”“大傩”。“傩舞”由来由一个典故引申而来,据《论语·乡党》记载,当时孔夫子看见傩舞表演队伍到来时,曾穿着礼服站在台阶上毕恭毕教地迎接(乡人傩,朝服而阼立于阶)。于是“乡人傩”因此而得来。清代以后的许多文人,多把年节出会中的各种民间歌舞表演,也泛称为“乡人傩”,一些地方和寺庙碑文中常引用它。

从秦汉到唐宋就一直将傩祭风习沿袭了下来,并不断发展,至明、清两代,傩舞虽古意犹存,但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娱乐性的风俗活动,并逐渐向戏曲发展,成为一些地区的“傩堂戏”、“地戏”。直到现在,江西、湖南、湖北、广西等地农村,仍保存着比较古老的傩舞形式,并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例如:江西的婺源、南丰、乐安等县的“傩舞”,有表现盘古开天辟地的“开山神”、传说中的“和合二仙”“刘海戏金蟾”、戏剧片段的“孟姜女”“白蛇传”以及反映劳动生活的“绩麻舞”等。傩舞的表演形式与面具的制作,使得许多少数民族的舞蹈受到影响,如藏族的“羌姆”,壮、瑶、毛南、仫佬等民族的“师公舞”,就是吸收了傩舞的许多文化因素和表演手法,而发展成为本民族特有的舞蹈形式。

傩舞流传地区不同,其表演风格也不同,一般有“文傩”流派和“武傩”流派,前者场面变化复杂,表演细致严谨,生活气息浓厚,舞姿优美动人;后者气势威武磅礴,情绪奔放开朗,节奏势烈明快,动作刚劲有力的。这种古老传统傩舞之花,至今仍流行于江西的德安、武宁、婺源、南丰、都昌等县的舞台、厅堂和村镇田头。傩舞表演时一般都佩戴某个角色的面具,其中有神话形象,也有世俗人物和历史名人,由此构成庞大的傩神谱系,“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傩舞伴奏乐器简单,一般为鼓、锣等打击乐。表演傩仪傩舞的组织称为“傩班”,一般八至十余人组成一个班,常有严格的班规。傩舞常在傩仪仪式过程中的高潮部分和节目表演阶段出现,各地的傩舞节目丰富,兼具双重功效,即祭祀与娱乐。

傩在漫长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把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宗教学、民俗学、戏剧学、舞蹈学、美学等多种学科内容融合在一起,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