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心随舞动
15669200000009

第9章 英歌

时间:2006年类别:民间舞蹈

地区:广东编号:Ⅲ-8

申请地区或单位:广东

英歌是一种融舞蹈、南拳套路、戏曲演技于一体的民间广场舞蹈,又称“鹰歌”、“鹦哥”、“唱英歌”或“秧歌”,有歌颂英雄的含义,表演气势豪壮,气氛浓烈,流传于广东、福建等地,由男子表演。

英歌是一种独特的民间传统舞蹈,相传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来源多解释为当地民众尚武习俗的变体或扮演《水浒传》故事。英歌一般在逢年过节期间演出,分为“前棚”和“后棚”两段,前棚为锣鼓乐演奏和英歌舞;后棚为各具特色的小戏和拿手节目。舞者多为双数,少则12人,多至108人,每人手执一对彩色木棒,配合锣鼓点和吆喝,挥动双棒交错翻转叩击,边走边舞;英歌舞的基本动作是舞棒,舞时每人各执两根圆形短木棒(直径10厘米,长20厘米),双脚成骑马蹲裆步,提腿向横跃动,双手随锣鼓节奏上下左右对击木棒,头和身体随之自然晃动。英歌节奏有慢板、中板、快板三类;有时套路多达20套,有“洗街”、“拜年”、“布年”、“背槌”、“过胯”、“抱槌勾脚”等。英歌舞具有鲜明的阳刚英武之气,舞至高潮,呐喊与螺号声响彻四方,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英歌被认为是扬正压邪、吉祥平安的象征,深受群众喜爱和推崇,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普宁英歌

一般民间艺术都具备不同的地域性,提起“英歌”,人们便会情不自禁地想到广东潮汕地区的“英歌”,而普宁被誉为“英歌舞之乡”,所以真正到了潮汕地区,就会想到最为有名的普宁“英歌”,普宁“英歌”较其他各地更为突出地将舞蹈、南拳套路以及戏曲演技融为一炉。只见表演者配合着忽紧忽缓的锣鼓点和众人如雷贯耳的吆喝,彩色木棒在双手挥动,并不断地交错翻转敲击,边走边舞,一步一呼,呈现着以“长蛇挺进”或“双龙出海”等队列变化,共18种套式,犹如以传统国术连接而成的团体操。整个表演过程气氛欢腾热烈、令人目不暇接。

广东“英歌”表演,被当地民众赋予能为民驱邪除秽的功能,它也与北方“秧歌”具有一定渊源关系。每逢新春伊始举行“英歌”表演,定会被当地人认为驱除邪恶、迎春接福、如意吉祥、六畜兴旺、生意兴隆。为使表演者具有特殊神力,在每年首次表演前,要在本村祠堂内拜祖祭神。并在为祖先神灵表演后,将一只雄鸡抛出祠堂门外,随即鸣炮,朝着雄鸡飞落的方向整队出发,开始进行走街串巷的歌舞表演。

即使在同一省内,“英歌”的表演形式也不尽完全相同,例如有时在一个舞队中服装一致,难辨其中所扮角色;有时同一个表演者既手持短棒、又身挎圆鼓,而且可能没有分工合舞的队列之分等等。

英歌以突出的精神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得到有关专家的重视,除广东省外,在我国闽南和台湾,还流行着与潮汕“英歌”十分相近的“宋江阵”舞队表演。其不同之处是表演者手中的“英歌槌”改为持刀枪等兵器。台湾的“宋江阵”,在其舞蹈表演中,大约集中了中国古代十八般武艺的精髓,被认为是强身健体、弘扬民族精神的最好体育活动和形式。

目前由于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传承人老化等原因,普宁英歌队伍青黄不接,逐渐萎缩,出现濒危状况,亟待抢救保护,还有随着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文化生态发生剧烈的变化,潮阳英歌也已失去往日的光彩,濒临断代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