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拔罐、刮痧、按摩全集
15671000000026

第26章 妇科神经系统常见病的刮痧术(2)

操作:背部穴位采用走罐法,在背部涂抹适量的润滑油,将火罐吸拔在穴位上,然后走罐至皮肤潮红;其他穴位采用留罐法,用闪火法将火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20分钟,每日1次。本法适用于痰湿阻滞型,表现为形体肥胖,胸肋胀闷,呕恶,痰多,神疲乏力,动则气短,带下量多,舌淡胖,苔白腻。

治法四

取穴:合谷、关元、肝俞、肾俞穴。

操作:采用刺络拔罐法,合谷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其他穴位用皮肤针叩刺出血后拔罐,留罐15分钟,隔日1次。本法适用于肝郁气滞型,表现为胸肋胀满,郁闷善怒,少腹胀痛,舌暗红边有瘀点。

刮痧部位及方法

治法一

取穴:大椎、大杼、膏肓俞、神堂。配穴:关元、三阴交、足三里、气海、血海、章门、阴陵泉、肝俞、脾俞、次谬。

操作:先用泻法刮主穴至出现痧痕为止,再刮配穴。每日1次,再用补法刮配穴。

治法二

取穴:分3组:一为肝俞、脾俞、肾俞、次谬;二为血海、阴陵泉、地机、三阴交、足三里;三为关元、大赫。并随症配穴:气血虚弱配膈俞、气海、关元;气滞血瘀配膈俞和血海、太冲穴;痰湿阻滞配中极、丰隆和太冲、间使穴。

操作:先刮第1组穴,再刮第2组穴,均至出现痧痕为止,然后点揉第3组穴,每穴3~5分钟。每日1次,并随症加刮配穴。气血虚弱型的手法力度宜轻,操作范围较广泛;气滞血瘀、痰湿阻滞2型的手法力度均中等,操作范围较广泛。前者血海、太冲以针点刺(不刮);后者的太冲、间使以针点刺(不刮)。

治法三

取穴:肾俞、次谬、关元、气穴、三阴交。虚症配中脘、天枢、章门或肝俞、脾俞、关元俞、膀胱俞、气海;实症配肝俞、膈俞、血海。

操作:先刮主穴至出现痧痕为止,再随症加刮配穴,或再加刮压痛点。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治法四

取穴:肝俞、脾俞、命门、腰阳关、肾俞、八谬、上脘、中脘、下脘、关元、归来、血海、三阴交。

操作:先刮背部肝俞、脾俞、肾俞、命门、腰阳关、八谬,再刮腹部上脘、中脘、下脘、关元、归来,然后刮下肢部血海、三阴交。用泻法,刮至出现痧痕为止。每日1次。

注意事项

注意与早期妊娠相鉴别;防止过度疲劳和精神刺激,消除顾虑;哺乳期不宜过长。

带下病

正常妇女阴道内有少量白色无异常气味的分泌物,称为白带。白带在月经期、排卵期或妊娠期增多,这是正常生理现象。如果阴道分泌物增多,连绵不断,色浅黄或混有血液,质地黏稠如脓或清稀如水、气味腥臭称为带下病,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证。常伴有头晕、四肢疲倦、心烦、口于、腰酸痛、小腹坠胀疼痛等。导致带下病的原因很多,如生殖系统炎症、肿瘤、子宫后颈、肺结核、糖尿病、贫血、精神刺激和阴道异物等。

中医认为,本病与带脉关系密切,多因脾虚,远化失常,肾气不足,湿毒下注所引起。

拔罐部位及方法

治法一

取穴:肾俞、带脉、关元穴。

操作:采用留罐法,患者取坐位,用闪火法将中号火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5分钟,每日1次。本法适用于真阴不足型,表现为带下赤白夹杂,质稍黏,无异味,阴部灼热,头晕目眩,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少苔。

治法二

取穴:气海、足三里、带脉、脾俞、三阴交穴。

操作:双侧穴位交替使用,采用留罐法,用闪火法将中号火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本法适用于脾虚型,表现为带下色白或稍黄,质黏稠,无臭味,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乏力,四肢不温,食少,便溏,舌淡苔白或腻。

治法三

取穴:血海、带脉、阴陵泉穴。

操作:采用留罐法,患者取坐位,用闪火法将中号火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本法适用于湿热型,表现为赤带或黄赤带夹杂,质黏稠,有臭味,阴痒,口渴,口苦,胸闷,烦热,食少,小便赤涩,舌红,苔黄腻。

刮痧部位及方法

治法一

取穴:脊柱两侧,腰骶尾椎及其两侧,上、下腹部,脐侧区,腹股沟区,膝弯区。配穴:白带配隐白。

操作:先在脊柱两侧(从大椎至尾椎)轻刮3行,以出现潮红为止,并重点刮腰骶尾椎及其两侧5行,至出现痧痕为止。再刮上腹部、脐侧区、下腹部、腹股沟区及膝弯区。若系白带加配穴,以艾条熏灸之。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治法二

取穴:分2组:一为气海俞、次谬、地机、三阴交;二为大巨、关元、中极。并随症配穴:脾虚湿盛配脾俞、气海、带脉、足三里;肾气虚弱配带脉、气海、关元;肾阴不足配关元、带脉、中极、肾俞穴。

操作:先刮第1组穴至出现痧痕为止,再点揉第2组穴,每穴3~5分钟。每日1次。然后随症加刮配穴,脾虚湿盛的手法力度中等,操作范围较广泛;肾气虚弱、真阴不足2型的手法力度均较轻,操作范围较广泛。

治法三

取穴:脾俞、肾俞、八谬、归来、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操作:先刮背部脾俞、肾俞、八醪,再刮腹部气海、归来,然后刮下肢部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穴。用泻补兼施法,刮至出现痧痕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

注意事项

本病患者应到医院做相应的检查,以查明病因,针对病因治疗。尤其是40岁以上的妇女,如发现血样或水样恶臭白带,应及时做妇科检查,排除癌症的可能性。病人精神要乐观;饮食应避免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保持阴部卫生;节制房事;积极治疗阴道炎、盆腔炎等原发病症。

盆腔炎

盆腔炎是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附件炎和盆腔结缔组织炎的总称,指女性内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性病变,是妇科常见的疾病。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涉及几个部位,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盆腔炎的发病,常有近期流产、分娩、宫腔手术或经期性交史;有发热、下腹部疼痛伴下坠感及带下增多等症状。慢性盆腔炎多由急性盆腔炎转化而来,表现为下腹部隐痛、腰背酸痛,腹胀、白带增多、月经不调和不孕等症状,劳累、性交后,月经期加重。

拔罐部位及方法

治法一

取穴:①组关元、气海、归来、阴陵泉穴;②组次谬、肾俞、肝俞穴。

操作:每次选用1组穴位,2组交替使用,采用留罐法,对穴位局部皮肤进行常规消毒,用闪火法将适当大小的玻璃火罐吸拔在所选穴位上,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本法适用于慢性盆腔炎。

治法二

取穴:归来、关元穴。

配穴:三阴交、足三里、合谷穴。

操作:采用留罐法,在主穴处拔罐4~5个,配穴处拔罐4~6个,留罐10~20分钟。

治法三

取穴:腰骶部(督脉、膀胱经为主),下腹部(任脉、肾经为主)。

操作:采用走罐法,患者取俯卧位,暴露腰骶部,局部涂抹适量的润滑油,用闪火法将适当大小的火罐吸拔在肾俞穴上,然后沿膀胱经和督脉在腰骶部走罐10~15分钟,以皮肤出现红色瘀血为佳。起罐后擦掉皮肤上的油迹,患者改仰卧位,用同样的方法在下腹部走罐,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治法四

取穴:气海、子宫、脾俞、肝俞、肾俞、血海穴。

操作:采用药罐法,取当归、红花、乳香、没药、丹参、桂枝、艾叶、小茴香各30克,将药用纱布包好,放入药锅内,加水3000毫升,熬30分钟后将药包取出。将竹罐放入药液中煮l0~15分钟,用镊子夹出,甩去药液,迅速用干毛巾捂住罐口,立即扣在所选穴位上,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本法适用于慢性盆腔炎。

治法五

取穴:第17椎下、腰眼穴。

配穴:八谬穴周围的络脉。

操作:采用刺络拔罐法,对局部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后,用消毒的三棱针快速刺入穴位,出针后立即拔罐,留罐约5~10分钟,起罐后用碘酒棉球消毒针孔,3~5日1次。本法适用于慢性盆腔炎。

刮痧部位及方法

治法一

取穴:分2组:一为肾俞、次谬、带脉、血海、阴陵泉、足三里、复溜、行间;二为气海、归来、中极。

操作:先刮第1组穴,依次刮拭至出现痧痕为止,再点揉第2组穴,每穴3~5分钟至有得气感为止,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治法二

取穴:大椎、大杼、膏肓俞、神堂。配穴:次谬、中极、蠡沟、三阴交、行间、曲泉、中都、交信、太冲。

操作:先用泻法刮主穴至出现痧痕为止,再刮配穴。每日1次,再用补法刮配穴。

治法三

取穴:肾俞、八谬、中极、归来、子宫、足三里、三阴交。

操作:先刮背部肾俞、八谬,再刮腹部中极、归来、子宫。然后刮下肢部足三里、三阴交。用泻法,刮至出现痧痕为止。每日或隔日1次。

注意事项

应注意经期、产褥期及流产后的卫生,避免在此期间性交、盆浴及不必要的妇科检查,是预防本病发生的有效措施。患病后应解除思想顾虑,增强治疗的信心,加强营养,锻炼身体,生活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

子宫脱垂

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子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外,称为子宫脱垂。多因分娩损伤、雌性激素缺乏及慢性腹压增加所致。

起病缓慢,患者多为已婚或已生产过小孩的妇女,有多产、难产、慢性咳嗽或便秘等病史。站立或劳动时,会阴部有下坠感,腰骶部疼痛,走路与劳累加重,经期症状更加明显,常伴有月经过多。外阴部有块状物脱出,轻者经休息或卧床后能自动回缩,重者须用手送回。可伴发阴道前、后壁膨出,导致大小便困难及尿失禁。

拔罐部位及方法

治法一

取穴:气海、关元、足三里穴。

操作:采用留罐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用闪火法将中号火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5~10分钟,每日1次。本法适用于气虚型,表现为子宫下移或脱出阴道口外,小腹下坠,劳累加剧,四肢无力,少气懒言,面色少华,尿频,带下量多,色白质稀,舌淡苔薄白。

治法二

取穴:关元、照海、维胞穴。

操作:采用留罐法,患者取坐位,用闪火法将中号火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5~10分钟,每日1次。本法适用于肾虚型,表现为子宫下垂,小腹下坠,腰膝酸软,尿频,夜间尤甚,头晕,耳鸣,舌淡苔白。

治法三

取穴:大椎、气冲、子宫、维胞、命门、关元、筋缩、中极穴。

配穴:气虚者(表现为子宫下移或脱出阴道口外,小腹下坠,劳累加剧,四肢无力,少气懒言,面色少华,尿频,带下量多,色白质稀,舌淡苔薄白)加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穴;肾虚者(表现为子宫下垂,小腹下坠,腰膝酸软,尿频,夜间尤甚,头晕,耳鸣,舌淡苔白)加肾俞、交信穴。

操作:将穴位分成两组交替轮流使用,采用留罐法,用闪火法将火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20分钟左右;也可采用针罐法,针刺后拔罐,留罐15分钟左右,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5日。

治法四

取穴:气海、关元、中极、归来穴。

配穴:百会穴。

操作:主穴采用留罐法,将大小适宜的火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20分钟,也可用闪罐法,闪罐15~20下;配穴采用艾炷灸法,每次灸3~5针。每日或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刮痧部位及方法

治法一

取穴:脾俞、肾俞、胞维、足三里。并随症配穴:中气不足配百会、气海、关元;肾气不固配关元、大赫、照海。

操作:先刮主穴至出现痧痕为止。再随症加刮配穴。中气不足型的手法力度宜轻,操作范围较广泛;肾气不固型的手法力度中等,操作范围较局限。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治法二

取穴:百会、大椎、肾俞、八谬、膻中、中脘、气海、子宫、阴陵泉、三阴交。

操作:先点揉头颈部百会,刮大椎,再刮背部肾俞、八谬,然后刮胸腹部膻中、中脘、气海、子宫,最后刮下肢内侧阴陵泉、三阴交。用补法,刮至微现痧痕为度。隔日1次。

注意事项

治疗期间应该注意休息,避免过早从事体力劳动,尽量少走路,也不要过于劳累,避免长期蹲位或站立。注意饮食,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外阴部卫生,防止感染。如果有慢性咳嗽或便秘等疾病,应及时治疗。

妊娠呕吐

妊娠呕吐是指妇女怀孕5~6周后,出现晨起恶心,呕吐或一日内呕吐数次,并伴倦怠喜卧、食欲不振。严重者呕吐频繁,不能进食进水,可引起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等,又称妊娠剧吐。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与精神因素、胃酸降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增高,肾上腺皮质激素降低等有关。

本病归属于中医医学的“妊娠恶阻”范畴,其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肝胆气郁、冲脉气盛,使胃气失于和所致。

拔罐部位及方法

治法一

取穴:中脘、内关、内庭穴。

操作:采用留罐法,患者取坐位,用闪火法将中号火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5~15分钟,每日1次。本法适用于胃热型,表现为呕吐酸苦水,心烦,口干,夜不安眠,大便干燥,舌红苔黄。

治法二

取穴:脾俞、肝俞、胃俞、内关穴。

配穴:脾胃虚弱者(表现为恶心,食入即吐,口淡,呕吐清涎或食糜,头晕,食少,神疲倦怠,嗜卧,舌淡苔白)加足三里、中脘穴;肝胃不和者(表现为恶心呕吐,呕吐酸水或苦水,头晕,头胀,胸肋胀痛,心烦,口苦,咽干,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加期门、太冲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