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良好沟通的20种技能
15677700000010

第10章 语言友爱

语言像蜂蜜,使用好它就能粘住别人。

语言是和我们最为贴近的东西,我们生活在语言中,就像生活在空气中一样。我们要通过语言来表达我们的思想,交流感情,倾吐爱心。尽管我们不停地使用语言,但并不总是注意它,就像我们呼吸空气却往往忽略了空气的存在一样。

然而,对语言的使用,却并不像呼吸空气那样容易。俄罗斯有句谚语,说语言像蜂蜜,使用好它就能粘住别人。中国也有句俗语,叫做“一句话使人一笑,一句话使人一跳。”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有这样的体会:有时我们的语言能使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变成非常友爱的朋友;相反,有时一句话就把一个要好的朋友变成一个陌生人。

也许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感觉,我们常常为表达对朋友、同学的友爱和激情找不到适合的语言。甚至有一种错误的看法,以为一个人要想善于表达自己,就应该富于辞令、口若悬河,就应该让自己要表达的内心世界穿上华丽的词藻出场。其实,真正的好朋友之间,并不需要华而不实的语言,最友爱的最有魅力的语言往往是朴实无华的。

请看这样一个例子:

文华和清柯是同班同学,又是极要好的朋友,他们放学常常一块回家。这天,当他们走到半路时,文华的自行车坏了。附近又没有修理铺,清柯就停下来,自己帮文华修车。车修好了,却又赶上一场大雨。文华看清柯为自己淋了一场大雨,心里很过意不去。他感动地对清柯说:“你对我太好了,我一定要报答你。”

清柯说:“别瞎说,好朋友还说什么报答不报答的。”可自以为博览群书,享有“博士”外号的文华并没有就此停住,他继续说:“清柯,我觉得我们的友谊是经过风雨考验的,是真正的友谊。我这人就是这样,如果我和一个人交上朋友,我愿意把自己的心掏出来。”清柯笑了笑,没做声,继续听文华侃:“清柯,我觉得你这人非常够朋友,我对谁都这样说。平时你虽然成绩不好,但我愿意帮你,我绝对能帮你把成绩搞上去。”

文华只顾一个劲地说,没有注意到清柯的脸由红转白,最后,清柯一声不响地骑车向叉路走去,文华还迷茫地睁着双眼,感到不可理解。

其实,文华不知道,对朋友的爱与感激,并不需要华丽的语言,而需要的是默默的行动。假如当时文华只说声“谢谢”,就够了。人们对简朴的妙处往往不够理解,总爱把简单装饰成纷繁,结果吃力不讨好。让两颗心在简朴中真诚相见,才是真正的友谊。

校园的林荫小路上,柳峰和杨江在漫步。柳峰真诚地对杨江说:“今天全靠你,要不是你的劝阻,我肯定控制不住自己和春明打架了。”杨江说。“你确实应该注意,以后千万不要太激动。”柳峰说:“脾气坏确实是我的大毛病。”

杨江说:“不过你也别急,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改变自己的性格缺点,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慢慢来吧!”

柳峰本来要说:知我者,杨江也。但他终于没有说。只是平淡地说:“杨江,快上课了,我们回教室吧。”

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正友爱的语言往往只有在平淡与简朴中才能现出真诚与美。两个知心的朋友,往往彼此心有灵犀,并不需要多少华美的词语。像上例中,杨江直言不讳地指出了柳峰的毛病,并劝其改正,而柳峰也真诚地接受了。他把自己对杨江的友爱只表现在极平常的一句话中:“我们一起回教室吧!”我敢说杨江也一定能明白柳峰这句话潜在的含义。他们都很懂得真正的友爱并不需要多少语言来渲染。

有一段话,说得很深刻,“我时常觉得真正的好朋友之间,语言往往是多余的,即使非要使用语言不可,也应该用简朴的语言让真诚的心清晰可见。平时,我的好友帮了我,说实在的,我感到了友谊的温暖。正如普希金说的:不论是多美的诗句,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快乐,什么都不能代替无比亲密的友谊。我确实有一种感激,并有强烈的表达念头,但我还是忍住了。我怕我一说出来,就降低了朋友给我的爱,也怕我的言词变成一种虚伪的敷衍,我觉得沉默往往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或者一句平淡的语言,让我和朋友都处在真诚的友谊的氛围之中。”

这名话说出了一定的道理。在现实生活中,试着用一种朴实的语言表达友爱,将会使友谊变得更为醇香、甜美。

不要自我封闭

有些学生在与人交往时,表现出很强的自我保护性,不愿意把自己的心扉向别人敞开。即使是与同学交谈,也只是泛泛几句,从不暴露自己的真实思想和内心活动。还有些同学在空闲时间里不愿意与同学交谈或共同娱乐,他们认为,空闲时间还是用来读书为上。这也是一种自我封闭行为,既妨碍了信息传递,又阻碍了与同学增进了解、密切关系。当然,珍惜时间并无过错,但它与拿出一些时间与同学交往并不矛盾。因为,很多知识和技能,是自己单独花时间难以学到的,在与他人交往中,就很可能听到极富启发和帮助的信息。

导致学生自我封闭的原因,除了自以为是,不愿意与别人交往外,还有的是因为缺乏对同学的信任,过于吝啬自己的时间。其实,这些都是不必要的担心,现代社会是开发的社会,试想,如果我们在学校里都不能敞开心扉、充满信任地与同学交往,沟通思想,交流感情,那么别人对你的理解从何谈起?相互间怎能做到思想、感情上的接近和融洽?又怎能在将来的社会中立足呢?

同学间人际关系的特点

学生时期,学生都生活在有组织的群体中,这个群体学生不能选择,但在群体内部,同学之间的关系具有自发性。这种自发性,也有一定的规律可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个性特征对同学间关系的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研究表明,待人热情、心地善良、真诚开朗的人,最容易与他人建立密切关系。调查表明,最受欢迎的学生往往具有如下一些品质:热爱班级活动,成绩优良,富有幽默感但不尖酸刻薄,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等。

2.非正式群体的普遍性。班级是学生的集体,但班级并不是他们唯一的组织。事实表明,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着非正式群体。

形成非正式群体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些群体的成员在心理上的相似特征,他们在一起感到谈得来,情感上易产生共鸣,在一起就有情感上的满足感。一般来说,这种心理上的相似程度越高,非正式群体关系维系的时间越长。

大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首先能满足部分大学生交往的需要,使之产生群体归属感。一般讲,越是在正式群体中交往淡漠的学生,越容易在非正式群体中寻找和获得这种满足。其次,非正式群体还能满足学生自我表现的需要,满足学生广泛的兴趣和爱好。

3.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与集体交往的程度有所下降。一般来讲,最富集体精神的年龄是在青年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