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良好沟通的20种技能
15677700000018

第18章 尊重他人个性

失去了个性而被同化为他人的人,是别人的附庸,是可悲的。

人有个性才有魅力

个性是人生命的框架。没有框架的“生命”不能算作完整的生命。“我”之所以成为“我”,是因为“我”有“我”的个性。没有个性的人是不可思议的;失去了个性而被同化为他人的人,是别人的附庸,是可悲的。

中学生的世界之所以绚丽斑斓,也是由于中学生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并按自己的个性发展。

人的个性是在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活动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个性总有一定的可塑性,但它一旦形成便比较稳定。有个性的人不会盲目地追随别人,在社交活动中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改变别人个性必然导致交往失败

我们常说,要尊重别人,实际就是要尊重别人的个性。因为没有“别人”的个性也就没有了“别人”,侵犯了别人的个性也就侵犯了别人本身。侵犯了别人,当然就难以同他发展友谊了。

高一(4)班的张宗和李伟森昨晚打起来了。同班同学有的惊诧,有的却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不以为然。

惊诧的是因为他们俩刚入学那阵子可谓形影不离,亲如手足,曾经把饭菜票放在一块开支。不以为然的是因为张和李是两个不同性格类型的人,张是一位性格内向的人,平时总喜爱自己在静谧的环境中看书。李则是一位性格外向的人,喜欢唱唱跳跳。

两个人刚入学时可能因为互不了解而相好起来,以至称兄道弟的。后来却因为加深了了解反而慢慢疏远了。对他们的友谊危机,双方都曾试图寻求途径加以缓解。张试图“劝”李静下来看一看书,李也“劝”张学会说话,唱唱歌,而且两个人都作过努力,下过不少功夫,但都因为不是“那块料”,而先后放弃了,仍把精力和时间花到自己的“专长”上去了,他们之间的隔膜也就此产生了。

同学们都说,昨晚打架是两个月来他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昨天中午,张正好刚从图书馆借回一部小说。吃罢饭就在宿舍自己床上如饥似渴地“啃”起来。而李恰好从其他同学手中拿到一本《卡拉OK曲集》,饭后精神饱满,也抓紧午休前不多的时间,扯开嗓子唱了起来。慢慢地,张不耐烦了,吼了一句:“别唱了!”

李哪里服这口气:“你不看行不行?”也怒气冲冲地顶了一句。

“空虚,有时间为什么不多看书!”张回一句。

“无聊,有精力为什么不唱唱歌!”李也回敬一句。

“看看小说倒可以充实自己,唱歌有什么用?想当歌星赚钱?没门!”

“唱唱歌可以调节生活情趣,陶冶情操,看小说有什么用?想当文学家,梦想!”

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地来回攻击,最后打了起来。

张和李之所以由亲如手足发展到拳脚相加,原因就在于双方都试图去改变对方的爱好,都认为自己的爱好是好的、高尚的,而对方的爱好是低级的、庸俗的。因此,认为对方应该向“我”学习、转化。

爱好也是个性的一方面,不尊重别人的合理爱好也等于不尊重他人。试图改变别人的爱好也就是试图改变别人的个性。发展爱好、兴趣乃至个性,除违法的和同社会发展不相一致的之外,应该说是自由的行为。想去改变别人的爱好实际上是对别人自由的干涉,当然也就侵犯了别人发展的权利。

如何增强魅力

爱默生说:“人们接受被分配给自己的一份,这是人人都会遵循的待人处世的技巧。我们把握了自己的位置和态度,所有人都会默认。”如果你没有做好希望别人接受自己的方式,自己看不起自己,别人就完全可以把你看成是懦夫;但如果你像一个伟大而有成就的人那样去行动,作为进取者,社会也会如此看待你的形象和价值。因此,在人际交往中,要想取得成功,首先要有自信,要正确认识自己,要自己给自己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增强自己的魅力。

魅力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由喜欢而引起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条件。魅力的展示通过构成魅力的因素来实现,主要的展示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展示能力,增强魅力。能力是智慧的象征,成功的标志,也是构成魅力的重要因素。从一般人的正常心理来说,都比较喜欢聪明能干的人,觉得与能力强的人结交是一种幸运。一方面,人们因有能力强的朋友而感到自豪,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另一方面,人们也相信能力强的人对自己甚有裨益。所以,展示能力可以引起他人的尊敬和倾慕,魅力自然增强。

展示语言,显示魅力。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人们在运用语言的时候,语言又成为人们水平和修养的标志。语言的准确与幽默,内容感人,可以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教益,使人愿听和接受,引起共鸣,显示魅力。同时,语言的沉稳与清晰,高而不喊,低而不散,表达得体,委婉中听,博得人的好感,也能吸引人,显示其自身的魅力。

展示感情,凝结魅力。感情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伴随物。在人际交流中,也同样具有促进和促退的双重作用。展示感情指展示美好的感情,如待人热情、诚恳、宽容、慷慨等等,使人一旦接触,就感到似一团火,像一般暖流涌向心房。人们自然愿意与其接触,无形中增强了自己的魅力。

彼此互相欣赏,互相信任,是因为受到对方个性的吸引。喜欢上了某个人就等于喜欢上了他的个性。谁都不愿意找到一个和自己“没两样”的人做朋友,否则,倒不如“顾影自怜,孤芳自赏”。个性是两个人认识、建立友谊的最初着眼点。互相尊重对方的个性则是友谊得以维系的保证。有哪位同学愿意成为别人的“附属品”呢?

学生阶段,是个性趋于成熟的时期,个性、兴趣、爱好等都正在形成、发展中。正是这时候,最强调个性,最强调自我的独立。常常听到有同学反映,“某某老师不理解我”,“我爸爸不尊重我”等等,这本身就是强调发展自己个性的表现。每个同学都不喜欢自己受到别人侵犯,那就将心比心以实际行动尊重别人的个性,别再试图去改变别人的个性。

请记住:每个人都不希望把自己丢失,而异化为别人——也就是不希望自己的个性被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