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穷学生本来不想拿有限的钱来买曼联球衣,而是想用来买肉吃,但看到全校学生中有许多平时看起来比较富裕的人都穿上了曼联球衣,为了不被别人看穿自己是穷人,也买曼联球衣来穿。更有些学生根本不喜欢足球,但看到全校至少有75%的男生都穿了曼联球衣,为了使自己显得随众,不被人认为是另类而导致孤立,也买曼联球衣来穿。曼联球衣因一时缺货价格上扬,但学生照样购买,最后全校男生差不多都穿上了曼联球衣。当然,那个学校所在的地方计划生育政策落实得较好,也不是太穷,许多家长再穷咬咬牙也能给独生子买曼联球衣,也是一个不能忽略的因素。
这种例子很多,如许多人买高级服装、高级运动鞋、高级小汽车,并不是着眼于它们的使用价值,因为他们并不需要高级服装、高级运动鞋、高级小汽车使用价值中高于普通服装、普通运动鞋、普通小汽车的部分,如一个煤老板家庭人口很少,极少有许多人坐一辆小汽车的需要,就实用价值来说,他花80万元或者是30万元买一辆普通的小汽车就够了,他却花200万元买一辆加长的高级小汽车,是着眼于加长高级小汽车能给他带来炫耀财富的抽象价值。老人买价钱昂贵的玩具给孙子,儿女买价格显然远远高于实用价值的礼物给父母,学生送几乎没有实用价值的明信片之类礼物给老师,许多也是着眼于可使对方愉悦的抽象价值。
创造商品的实用价值,一般需要付出实实在在的物质成本,如一件衣服要具有遮体保暖的功能,必须付出布料成本才能实现。而创造商品的抽象价值,有时也需要付出物质成本,但有很多时候制售者并不需要付出物质成本,或者是需付出的物质成本和得益相比较少甚至极少,如一件曼联球衣物质成本是30元,但制成曼联球衣后可卖到100多元。有时付出的不是物质的成本,如只是劳动、时间等成本,如对一种因设计过时而卖不出的组装玩具,玩具设计师只花时间、精力想出新的样式,按新的样式重新组装就卖出去了。有时甚至连非物质成本也不需要付出多少,如在普通玩具上加上圣诞礼物的标志,就可以升价卖出去了。
商品实现最终销售收入后,物质成本是实实在在需要扣除的成本,从而实实在在地减少了利润,一件衣服卖100元,30元布料成本是不可能不扣除的,理论上利润不能超过70元。非物质成本虽然也是成本,但不是实实在在地必须减少利润的成本,如一个组装玩具长达五年都卖不出去,理论上的价值已是零,一位设计师花三个小时,才想出了一种重新将其拆开,组成另一种形状的主意,用一小时将其拆装成了新的形态,卖了300元,这四个小时的时间和脑力劳动也是成本,但不是实实在在的必须使这300元减少的成本。如果一个人找工作很难,甚至找不到工作,就是说,假如他不拿这四小时来做这件事,这四个小时即没有创造出什么利益,他就不将其算作成本。这类非物质成本无用武之地的情况在生活中是常见的。
综上所述,商品的抽象价值不但可以给商品的制售者实现更多的,有时是相对来说非常高的收入,并且这些收入往往不需要扣除成本,是纯利润,十分契合商人的逐利目标,所以商人多十分重视制售抽象价值高的商品,如种玫瑰花等着情人节高价出售,以送礼要求生产和包装月饼,给根本不想读经典人文书籍的人,印制上万元一套几本装潢华丽的经典人文书籍,让他们买来摆在客厅里故作风雅,购买名人的肖像权等各种权利加在商品上等。
制售假货的人当然也非常注重制售这种假货。如制售假名牌服装,这些名牌服装只要质量还过得去,特别在外表上做到一般人误以为是真名牌,许多人明知是假,如价钱合适也会购买,因为他寻求的是人们产生他有钱穿名牌服装的感觉,假红木家具等也是如此。所以这种假货非常多,在上述曼联球衣的例子中,本来曼联球衣必须得到曼联足球俱乐部许可才能制作出售,上述那个学校学生所穿曼联球衣的制售商,是在没有得到曼联俱乐部授权的情况下制售,属违法,许多学生根本不知道,知道的人许多也不理会这点。违法制售曼联球衣卖给这些学生的商人,就这样利用人们追求商品抽象价值的规律,和钻社会管理的漏洞,赚到了丰厚的利润。
四、人们难分辨真假的东西容易有假货
人们制售假货的目的是谋求利润,假货只有销得出去才能实现利润目标。于许多种假货而言,顾客若认出是假货,并且该假货对顾客可能带来的危害达到一定程度,价格高到一定程度,一般就不会购买,当然也有知道是假货也买的情况,如上述顾客明明知道是假名牌服装,但符合自己的需要也会购买,盗版软件也是一样。所以,对人们一辨别出是假货就不会买的东西,人们不轻易制售假货,如一些明显还没有成熟的水果,顾客看得出并且不会买,人们就很少采摘还没有成熟的水果作为假成熟水果出售。而对人们不容易鉴别出是真货还是假货的东西,包括销售时和销售后鉴别,不良分子就容易制售假货,并且尽量做得隐蔽,由于这些假货的假,不容易被人发觉,所以在销售时还常常六亲不认,在对人没有较大危害的前提下,什么人购买都卖。
如假名酒,将自己酿制的酒装进名牌酒瓶,当名牌酒卖,由于自己的酒酒精含量和名牌酒一样高,一般人饮用后根本分辨不出是假名牌酒,不良分子很热衷此道。用普遍开水伪造名牌矿泉水就更普遍了。还有一种是假名牌液体农药,不良分子的做法是买来8瓶或9瓶真名牌农药,将这些真名牌农药倒出来,放1瓶或2瓶清水进去搅和,再装进10个名牌农药的瓶子卖。
由于真名牌农药也是掺水的,现在这些假名牌农药只不过是提高了掺水率而已,顾客买回去后,也完全能用来防治病虫害,只不过是在农药瓶数相同的前提下,假名牌农药的防治病虫害效果比真名牌农药差一些,但顾客只要增加使用假名牌农药的数量达到相当的程度,使农药成分的实际含量达到与真名牌农药相同的程度,用假名牌农药防治病虫害的效果就和真名牌农药几乎完全一样了,顾客不过是花冤枉钱买制售假名牌农药者的水罢了,再有是多花洒这些水的人工等成本而已,顾客很难觉察这些假货制售者的造假实际,所以不良分子制售这类假货非常积极,这就是靠近农村的集镇,总是有人高价收购名牌空酒瓶、名牌空农药瓶,有人制售与真名牌产品的标签几乎一模一样的假名牌标签的重要原因。还有将同进口葡萄外观基本相同的本地葡萄,标上外国标识,当进口葡萄卖等,都是利用这一顾客难辨真假的规律。
五、经太长时间才能辨别出真假的东西容易出假货
有许多医疗服务钻这种空子。人脱发有多种原因,如操心过度,营养不良,饮食不当,头皮受外物刺激等。人类早就有了治疗脱发,特别是短期脱发,非遗传性脱发的办法,近年来还发明了一些生发药物,只是包括有效度和见效时间在内的治疗效率还不够高。有一中医师对治疗脱发的知识和经验有一定掌握,但用传统中药给病人治疗,不太容易取得病人太多的钱。他于是谎编说他发明了一种全新的内服和外搽配合的生发合剂,对治疗脱发非常有效,但疗程要一年以上,由于这种新生发剂原料很贵,一个疗程的费用要1000元以上。
这是他设的套子,这种新生发剂实际上完全是沿用已有的老配方,没有半点创新,这些老配方也是能治疗脱发的,只不过是如上所述效率不高罢了。所以,用这新生发剂来治疗脱发的人,有的也有一些效果,有的没有效果,或者是效果不如他所说那样好,这都需一年后才能确认,这时他早将每名脱发患者交的1000元钱装进腰包,转到另一个地方了。病人追究他成本会很大。就是找到他,他也有理由推托,如说世间没有一个医生治病能100%成功,别人有效你却无效,可能是你违背了医嘱,行为不当。就算有人较真上法院告他,法院也并不好处治他。如碰上更有较真的韧性者,这种人不多,他凭多年的经验知道不会超过1%,他就退款了事,病人一般得了退款,就不会闹下去了。许多医生,以土医为多,所说的祖传秘方、特效药等,就是这种假货。
许多假教育服务、假科技服务、假经营服务等也是钻这一规律的空子。如一些学校和教师,办学习和考试的辅导班,明明知道学习规律,知道自己能力有限,知道一些学生智商不高,总之,事先就完全知道特定条件的学生在限定时间里,如一年,应考分数是不可能达到重点大学录取线、研究生录取线、司法考试合格线的。但于不懂学习和教育规律的一般人而言,这种必然结果需至少一年时间才能准确无误地检验出来。于是这些学校和教师,就利用这种服务的购买对象,无法在短期内识别他们所说的话是真是假的规律,大吹他们的服务如何了得,如司法考试辅导班如何有国家历年司法考试命题组成员和改卷人员助阵,英语辅导班能使学生只用很短的时间就能记牢大量单词等,先骗到钱,待到可检验结果的时间后,服务购买对象许多并不追究,这种结果最好,如果追究再找理由搪塞,如果有人较真,也同上例一样,赔款了事。
六、把质量关难度大的产品容易有假货
一般来说,商品规格品种越多,不同的质量标准越多,商品质量状况越隐蔽,就整体来说,就越难把质量关,就越容易有假货。
广西宾阳县出产的小五金产品,有由几千个家庭作坊生产的上万个品种,许多品种都有自己的质量标准,如钢锉要求材质有较高的硬度、韧度,自行车锁之间对钥匙的要求不能相距太近,太近了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的概率不高,但又不能太远,太远了设计难度太大甚至无法设计。浙江、福建、广东等许多地方,小企业、家庭作坊生产的小商品、服装、箱包、玩具等也是如此。再有一个类型是农产品,包括大农业意义上的林产品、水产品、畜产品等,农产品如果在卫生指标等方面达不到国家要求,也属于本书所界定的假货。
任何一个稍大的国家农产品都有成千上万个生产单位,我国还绝大部分是小农户,生产上千个品种,多数经过深加工的农产品品种从生产到最终消费的过程又长,经营的环节又多,如蛋糕从生产小麦、糖开始,到制成蛋糕成品摆上食品零售商的柜台,光就小麦来说,就要经过土地的选择和耕作、选种、播种、施肥、杀病虫害、收获、晒干入库、仓库保管、运输、加工成面粉、买卖面粉、和面粉、加进其他材料、蒸熟等环节。许多环节都可能因土壤、水分、包装材料、人为地加进其他物质等原因而带上不符合卫生标准的东西,这些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内容有的非常隐蔽,一般人根本看不出来,如蔬菜带有农药,鱼体内有过多的重金属,猪肉有瘦肉精,银耳因被硫磺熏过而染上了硫磺,辣椒酱有苏丹红等。市场上自由买卖,由千家万户生产,千家万户交易的小散商品也是如此。
抽象产品如假论文等亦然。特别是抄袭剽窃程度较轻的,因作者太多,文章太多,把关者人数有限,所见有限,也总是难以杜绝。
七、对人和社会危害不大的东西容易有假货
有些假货对个人的身心健康危害不大,管理部门在人少事多的情况下,懒得投入资源查处这类假货的制售者,所以容易出现假货。
假货的危害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个人的危害。即对人身心健康的危害,损占人身心之外的利益,如金钱、物质等。一种是对社会整体的危害。一农民小贩到养鸡场买鸡蛋来市场卖,谎称这是他家养鸡蛋,这对购买者个人身心健康基本上没有影响,因为经营养学界检验,场养鸡蛋和家养鸡蛋营养含量差别很小,认为家养鸡蛋整体营养一定优于场养鸡蛋,不过是人的乱想象。这位农民所卖的假家养鸡蛋,基本上不对个人构成危害,对社会的危害也是轻微的,无非也就是和诚实告知顾客实际的其他卖鸡蛋者构成了不正当竞争,助长社会的欺诈风气等。
卖假药会致使服用者死亡、残疾或延误治疗,这对个人危害大,对社会危害也大,因为社会是由一个人一个人组成的。有的假货则是对个人没有危害,但对社会危害大,如盗版电脑软件、影碟、书籍等,在目前许多这类假货几乎完全不影响购买者使用的前提下,对个人并不构成危害。其对社会的危害也仅仅在于侵犯人的知识产权,导致人们不积极发明创造等。
社会管理部门不但人少事多,并且常常存在管理者认为在不得到有足够吸引力的利益的情况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惰性。这种惰性会促使他们钻管理上的漏洞,这些漏洞如,可以作为可以不作为的自由裁量权,或者是不作为虽然可能会受到追究,但即使受到追究给个人利益带来的损失也不够大等。管理制度不可能十全十美的先天局限,使这种漏洞永远存在,只不过是管理得好的国家和单位少些,管理得不好的国家和单位多些。在这种情况下,管理部门对假货制售行为的查处,常常是将资源放在对人和社会危害都大的领域,至少也是放在虽然对社会危害不大,但对个人危害大,或者虽然对个人危害不大,但对社会危害大的领域。对个人和社会危害都不大的制售假货行为,不积极查处,甚至故意视而不见,对人们的告发也敷衍了事。
社会舆论对制售假货行为的反感,人们对制售假货行为的自己惩治,也是重在这三个领域,对个人和社会危害均不大的制售假货行为比较宽容。自己惩治诸如在山高皇帝远的一些农村,对假货的制售行为常常是自己处理,如谴责,要求进而强制制售假货者赔偿损失,甚至将制售假货者扣住,直到制售假货者赔偿损失到位才放人等。不习惯告官、上法院,一个重要原因是离政府和法院太远,告官和上法院成本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