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宋八大家名篇著译-韩愈散文
15685200000016

第16章 蓝田县丞厅壁记

【题解】

这是一篇记叙文。记叙的是崔立之任蓝田县丞后重新修葺、粉刷县丞厅壁的事。文章以“丞之职所以贰令”发端,写到为了避免侵夺县令之权的嫌疑,对政务只得不置可否,继而通过“吏抢成案诣丞”等细节描写,反映出县丞受制于吏和被吏轻视、被世人瞧不起的情状。第二段写崔立之本是有才华的人,屈居县丞职务也想好好尽职,但经过“既噤不得使用”的碰壁之后,只得发出“余不负丞,而丞负余”的感慨。以后他就去掉棱角,循着县丞的老路,做个不问政务的闲散官。

作者通过县丞职位虽高,却无权处理政务,处处为吏所制这些事例的记述,为崔立之的满腹经纶不得施展鸣不平,从而也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内部的矛盾,和封建官僚制度的腐朽。

本文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语言生动、简练、幽默,崔氏的愤懑和作者的不平都是含蓄地表露出来。

【原文】

丞之职所以贰令[1],于一邑无所不当问[2]。其下主簿、尉,主簿、尉乃有分职[3]。丞位高而逼,例以嫌不可否[4]事。文书行,吏抱成案诣[5]丞。卷其前钳以左手,右手摘纸尾,雁鹜行以进,平立睨丞曰:“当署[6]。”丞涉笔占位署惟谨[7]。目吏问:“可不可?”吏曰:“得。”则退。不敢略省[8],漫不知何事。官虽尊,力势反出主簿、尉下。谚数慢,必曰丞,至以相訾惼[9]。丞之设,岂端[10]使然哉!

博陵崔斯立种学绩文,以蓄其有泓涵演迤[11],日大以肆[12]。贞元初,挟其能战艺于京师,再进再屈千人[13]。元和[14]初,以前大理评事言得失[15]黜官,再转[16]而为丞兹邑。始至,喟曰:“官无卑,顾材不足塞职[17]。”既噤不得使用,又喟曰:“丞哉!

丞哉!余不负丞,而丞负余!”则尽枿去牙角[18],一蹑故迹[19],破崖岸[20]而为之。

丞厅故有记,坏漏[21]污不可读。斯立易桷[22]与瓦,墁治[23]壁,悉书前任人名氏。庭有老槐四行,南墙钜竹千梃[24],俨立若相持[25],水循除[26]鸣。斯立痛扫溉,对树二松,日哦[27]其间。有问者辄[28]对曰:“余方有公事,子姑去。”

考功郎中知制诰韩愈记[29]。

【注释】

[1]丞:县丞。汉制每县置丞一人,辅助县令。历代相因。贰令:县丞为县令的副手,所以称贰令。贰,副。[2]无所不当问:中国书店1991年版《韩昌黎全集》作“无所一当问”疑误,今从另本改之。[3]主簿:官名。汉以后中央各机构及地方郡、县官府都设有主簿,负责文书簿籍,掌管印鉴,为掾史之首。这里指县主簿。尉:官名。唐时县署设尉二人,分理各司。[4]逼:侵迫。县丞职位仅次于县令,他若认真问事,就可能侵犯县令的职权,他职位又比主簿和尉高,所以说位高而逼。嫌:嫌疑。可否:同意和否决。[5]文书行:文书将要发出。成案:已办好的公文案卷。诣:至,到。[6]钳:夹。摘:选取。雁鹜(wù):野鸭。睨:斜看。署:署名。[7]涉笔:动笔。谨:小心谨慎。[8]略省:粗略地看一看。省(xǐng):察看。[9]谚:民间俗语。数:计算。慢:迟缓,这里指闲散的官。訾惼(zǐ biǎn):诋毁。[10]端:始,开头。[11]博陵:古县名,在今河北境。崔斯立:字立之,博陵人,一说清河(在今河北境)人。种:耕种。绩:纺线。蓄:积累。泓涵:包容宏深。演迤(yí):延伸、流布。[12]肆:不受拘束。[13]挟(xié):依恃、怀抱着。战艺:比试才学技艺,即指参加考试。崔立之贞元四年中进士,贞元六年中吏部博学宏词科,故称再进再屈。屈:通“倔”,倔起,高出别人。千人:泛指参试的众人。李汉编《韩昌黎全集》认为,参加博学宏词试的人甚少,作千人恐非是,所以“千”字作缺。[14]元和:唐宪宗年号。[15]大理评事:大理寺评事。大理寺:掌管刑狱的官署。设评事八人,从八品下,掌平决刑狱。得失:指朝政的得失对错。[16]转:调迁。[17]顾:连词。只是。塞职:尽职。[18]枿(niè):树木经砍伐后重新生长的枝条。牙角:锋芒头角。尽:止,终。去:清除,弃。[19]蹑:踩、登。故迹:旧的足迹,指老习惯。[20]崖岸:山崖、堤岸。比喻人的性情高傲。[21]坏漏:指壁坏屋漏。[22]易:更换。桷(jué):方的椽子。[23]墁:同“镘”,涂墙的工具,此处作动词,涂抹粉刷的意思。治:整治,修理。[24]钜竹:大竹。梃(挺):条状物的计量单位。[25]俨:昂首貌。相持:双方对立,互不相下。[26](guó):流水声。除:台阶。[27]痛:尽情地。扫溉:清扫洗涤。树:种、植。哦:吟哦,吟诗。[28]辄:总是。[29]考功郎中知制诰:官名。以考功郎中兼知制诰。考功朗中属吏部,掌官吏功过考绩事宜。知制诰,唐初以中书舍人为之,掌外制。开元末,改翰林供奉为学士院,入院一年,则迁任知制诰,管内命。

【译文】

县丞的职责是当好县令的副手,对于全县的事情没有什么不应当过问的。在他的下面是主簿、县尉,他人各有分管的职务。县丞职位比主簿、县尉高,仅次于县令,向来为了避免与县令争权之嫌,对公事不置可否。文书将要发出,县吏抢着已办好的公文案卷来到县丞面前,把文件的前部分卷起用左手夹住,右手选出文件的末尾部分,斜着走过去,直着身子站在那里斜眼看着县丞说:“你应当签名。”县丞握起笔谨慎小心地在署名的地方写上自己的名字。看着县吏问:“可不可以?”县吏说:“可以了。”就退了出去。县丞不敢稍稍看一看文件内容,茫然不知处理的是什么事情。县丞官位虽然尊贵,权力和威势反而在主簿、县尉之下。百姓中间说到闲散官员,必定举县丞为例,以至到了用县丞的闲散无用来互相诋毁。县丞这个官职的设置,难道开始就是这样的吗!

博陵人崔斯立在学习和写作这块园地里辛勤耕耘,为的是积累知识和才干,使他的知识如大海包容深广,浩浩奔流,日愈壮大,无边无际。贞元初年,他依恃自己的知识才华,在京城参加考试,两次得中两次压倒千人。元和初年,因为担任大理寺评事时谈论朝政的对错被贬官,再次调迁而当县丞来到这个地方。初来时,他感叹说:“官无尊卑大小之分,只怕才能不能够尽职。”当经过事事不能过问,无所作为的阶段后,他又感慨说:“县丞啊!县丞啊!我不辜负县丞这个职位,但这个职位却辜负了我!”于是便去掉棱角锋芒,一切照老路走,改变了高傲和不随和的性格而平庸地做这县丞。

县丞办公的厅堂里原来刻有一篇壁记,由于屋漏已毁坏脏污字迹不能辨认。崔斯立更换了椽子和屋瓦,修葺一番,粉刷了厅壁,把前几任蓝田县丞的名字全部写在上面。庭院里有四行老槐树,南墙边有大竹千竿,昂首挺立好像互不相下,水沿着台阶哗哗流淌。崔斯立把庭院尽情地清扫洗涤一番,在台阶两旁相对种植了两株松树,每天在树下吟诗。有人问他在做什么,他就回答说:“我正有公事,你暂且离开吧。”

考功郎中知制诰韩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