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树人文库-运筹一生的战争故事
15686700000027

第27章 刘裕灭南燕

刘裕是南朝宋的创立者。他青年时应募参加北府兵,后成为东晋北府兵的将领。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刘裕组织北府精锐兵,一举击败桓玄,掌握了东晋的军政大权。刘裕当权后,在经济、政治、军事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巩固他在东晋政权中的地位。在此基础上,刘裕建议出兵北进,消灭南燕。

南燕与东晋接壤。战前,南燕曾利用自己骑兵的优势,两次突入东晋腹地掳掠,南燕得知晋军出兵的情报后,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义熙五年四月,刘裕率兵10余万自建康(今南京)出发,所经之处皆筑城堡,分兵留守,以防南燕骑乓袭击和切断后路。当晋军抵达南燕的境内的琅琊时,发现南燕守军不战而走,刘裕识破燕军此举意在诱我深入,以便靠临朐(今山东临朐)、广固等坚城,在平坦地区同晋军决战。刘裕决心将计就计,北越大岘山,南捣南燕腹地,以车制骑,消灭南燕。

6月12日,晋军到达东莞(今山东),越过大岘山。

刘裕在与南燕军队交战前,仔细分析了敌我双方兵力上的特点,认为燕军向来以骑兵称雄,在平原地区作战,骑兵的冲击力大,机动性好。而晋军的特点是步兵与兵车较多。如何将晋军的劣势化为优势呢?刘裕苦苦思索,制定了一个步、骑、车兵相互配合的作战方针。刘裕将40辆兵车分为左、右两翼,中间再令骑兵跟车前进,作为机动兵力。这种以兵车作战的阵势,既能防御敌军的进攻,又可主动出击敌人。无论防御还是进攻,晋军以步、骑、兵车相配合的阵势都是十分有效的。

6月18日,晋军主力到达临朐城南数里之地,燕主慕容超派出骑兵前后夹击,可是,在刘裕巧设的阵势面前,燕军的骑兵难以发挥作用。双方激战半日,不分胜负。燕军精兵悉出临朐,临朐守城兵力单薄。刘裕乘其隙,派一支精兵偷袭临朐,一攻即陷。刘裕乘势猛打,大败燕军,晋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临朐交战中,晋军步、骑、兵车相配合发挥了很大作用,使晋军化劣势为优势。晋军攻占临朐以后,乘胜前进,直逼广固(山东益都西北)。义熙6年(公元410年)2月,晋军在围城8个月后,开始四面攻城,燕军不敌,开门投降。燕主慕容超率数十骑出逃,为晋军所擒,后被杀,南燕就此灭亡。

刘裕(公元363—422年),字德舆,小名寄奴,原籍彭城(今江苏徐州)。刘裕于东晋北府军起步,平定桓玄之乱后而官至侍中、车骑将军,逐渐掌握东晋王朝的军权。公元410年刘裕统率大军将南燕平定后,升任为太尉、中书监,执掌朝权。此后,刘裕便培植亲信,铲除政敌。然后,他第二次北伐,克复关中,于公元418年受封为相国、宋公。公元420年,刘裕逼迫晋恭帝禅让,登上皇位,国号宋,是为宋武帝,改元永初,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改《秦始历》为《永初历》,废晋恭帝为零陵王。刘裕执政时较开明,减轻赋税,赦免奴客士兵。当了两年皇帝后,刘裕于公元422年病死,终年59岁,后谥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