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树人文库-运筹一生的战争故事
15686700000028

第28章 宋灭南唐

公元960年,后周禁军首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政权,建立宋王朝,史称北宋。当时,各地群雄割据,为实现统一,赵匡胤采取先南后北、南攻北守、各个击破的方针,用10年时间平定了长江上游到珠江下游的广大地区,控制了江南的吴越国,形成对南唐的战略包围。南唐后主李煜深感局势危急,一面对赵匡胤表示臣服,主动削去南唐国号,改称江南国王,一面继续备战,企图利用长江天险和30万军队阻止宋军南下。

为了平定南唐,赵匡胤作了大量准备工作,用离间计除掉南唐重要将领林仁肇,设计取得南唐各州图志,了解南唐的地理、交通、人文情况,与北方的辽国议和,解除后顾之忧;为跨越长江天堑,采纳江南人樊若水的建议,建造渡江用的浮桥和战船;联络吴越王钱俶,令其配合行动。待一切准备就绪,赵匡胤以李煜抗命不肯入朝为名,下令征讨。宋开宝7年(公元974年)3月,宋军在曹彬率领下出发。京师水军沿汴河、淮河进发,已在荆南集结待命的10万大军则顺长江而下。出发前,赵匡胤特意嘱咐曹彬,不必急于进击,要广泛地树立大宋的威信,切不可用暴力对付民众,而要设法使他们自行归顺。

宋军顺江而下,南唐守军误以为宋军是例行巡视,不加防范,使宋军得以顺利通过有重兵驻守的南唐要地湖口,然后突然渡过长江,攻克峡口寨,进占池州。闰10月,宋军在石碑口(现安徽省安庆市以西)试架浮桥成功。然后,连克铜陵、当涂、芜湖,占领长江下游的重要渡口采石矶(现安徽省马鞍山市附近)。11月,赵匡胤命令将浮桥移至采石矶。宋军用三天时间架成浮桥,像走平地一样跨过长江,直奔南唐都城金陵(现江苏省南京市)。李煜得知宋军架浮桥过江,派二万人急赴采石矶,被宋军击败。次年正月,宋军在金陵附近的秦淮河大败10余万南唐军队,击退试图夺取浮桥的南唐水军,进而围困金陵。

李煜是个有名的词人,一向不愿过问政事。京城被围,他仍然在宫中和僧人念经讲道,直到5月,他登城巡视,才发现宋军已兵临城下。于是,一面急令驻守湖口的10万大军迅速回援,一面派人找赵匡胤求和。10月,援军在途中受到宋军夹击,本想放火烧宋军,不料风向变了,反而烧了自己,结果全军覆没。11月,赵匡胤拒绝了李煜的求和,下令攻城。李煜被迫投降。

宋灭南唐是中国古代规模空前的渡江作战。宋军首创架设浮桥,并且一举横渡长江,完全出乎南唐的预料,是战争史上的一大创举。南唐灭亡后,北宋完全统一了南方。

赵匡胤(公元927—976年),宋朝的开国皇帝。周世宗死后,恭帝即位,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被拥立为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在位17年,病死,后人又怀疑为其弟赵匡义所害,历史上有“烛影斧声”的传说,终年50岁。

赵匡胤称帝后,对内对外实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改革措施。对统一祖国,发展农业生产,促进经济繁荣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他偏重“安内守外”,重文轻武,导致北宋日后“内重外轻”、“积贫积弱”的局面。他把大量田地赐给交出兵权的将领,又加剧了土地的兼并,使阶级矛盾日趋尖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