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树人文库-揭秘一生的中药故事
15687900000017

第17章 威灵仙

从前,江南有座大山,山上有一座古寺,叫威灵寺。威灵寺的老和尚认得药草,其中有一种药专治风湿痹痛、骨渣子卡喉。山里的人常年在风雨中劳动,得风湿病的不少;一些猎户又以野兽为食,被兽骨卡住喉咙的事情也常有。所以,常常有人来到古寺,请老和尚治病。

威灵寺的老和尚为人诡诈。每逢有人求医,他总是焚上一炷香,念上几句经,倒些香灰在一碗水里,然后让病人喝下去。病人常常是喝下香灰水,病就好了。老和尚就说这是某某佛爷或某某罗汉施展法力救的命,胡诌一通,多骗香火钱。其实,他那盛香火的碗里放的全是事先煎好的药汤。日久天长,人们都说威灵寺的佛爷有求必应,还赠给老和尚一个美称,叫“赛神仙”。因此,连山外很远的病人,也跑到威灵寺上香拜佛了。

这事只能瞒过局外人,采药、煎药的小和尚心中有数。这个小和尚十分辛苦,每天除了在密室制药外,还得烧火、做饭、打扫院子、干许多零活儿。就这样,老和尚还虐待他,把他当牲口使唤,经常打骂他。小和尚有冤无处申,就想出一个捉弄老和尚的办法:当老和尚再叫他煎药汤的时候,就故意换上些根本不治病的野草。

这天,有个猎人的儿子被兽骨渣子卡住喉咙了。猎人抱着儿子来求佛。“赛神仙”像往常一样,又烧香又念经。念完经他就把香灰化在准备好的药汤里,让小孩喝下去。

要在以前,病人把这碗香灰水(实际上是药汤)喝下后,卡在嗓子中的碎骨头就会变软,接着进入胃里,随着别的食物消化了。可这一次,香灰水不灵了,碎骨头渣子依然横在小孩儿的喉咙里,憋得那孩子脸色发青、哭不出声。老和尚急得光头冒汗,生怕当场出丑,只好对孩子的父亲说:

“你身上准不干净,冒犯了佛爷。去吧,佛爷不想管你的闲事。”

猎人只好抱着儿子走出大殿。小和尚十分可怜那个孩子,他悄悄从后门追来。小和尚端来一碗药汤,给小孩儿灌下去。真是药到病除,碎骨头化了。猎人连声感谢。

自从这天起,“赛神仙”的灰水再也不能治病了。头几回,“赛神仙”还能拿什么“病人心不诚,佛爷不来”之类的话搪塞敷衍。日子一长,人们就知道他的香灰水不顶事,有病也不找他。威灵寺的香火差不多快断了。

不过,求小和尚治病的人越来越多。山里的人都传说:威灵寺前门的香灰水不治病,后门的汤治病。

起初,小和尚送药汤还怕老和尚知道后打他,后来,给病人治病要紧,有时就顾不上躲避老和尚了。这天,有个得风湿病的樵夫来求药,他忘了走后门,直接跑到大殿上来找小和尚。老和尚这才发现香灰水失灵的原因。他气得脸孔铁青,恨不得揪过小和尚咬两口才解气。可是,当着樵夫,自知理亏,不敢发作。这么一憋气,没留神从台阶上摔了下来,一跤跌死了。

从此以后,小和尚就成了威灵寺的主持。他大量种植能治风湿和化兽骨的药草,分文不取,送给病人。这种药草小叶,秋天开白花。小和尚光知道怎么栽药、煎药,就是不知这药草的名字。后来,由于人们常到威灵寺来求小和尚要这种药草,这种药草治起病来又像神草一样灵验,所以大伙儿就叫它“威灵仙”了。

威灵仙,毛茛科植物,棉团铁线莲或东北铁线莲的根及根茎也作威灵仙入药。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原植物生于山坡灌木丛中、山谷或溪边。喜温暖湿润气候,以含腐殖质的石灰质土壤最宜生长。味辛、咸,性温。归膀胱经。功效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治骨鲠。临床用名威灵仙、酒灵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