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树人文库-揭秘一生的中药故事
15687900000028

第28章 麻沸散

一天,一个妇女抱着孩子来找华佗就诊,孩子头上长了一个怪疮。华佗一看,觉得吃药、扎针都无效,只有开刀割除最好。华佗征得孩子母亲的同意,便动手开刀。刀刚入肉,孩子已经疼得昏过去了。华佗看了,心里十分难过,他想:如果有一种药,能使病人开刀不知痛,那多好呢?可是,他想了好几年也没有想出来。

有一天,一个狂生喝醉酒,跌倒在山上,正巧竹签戳进眼睛里,别人把他抬来请华佗治疗,华佗开刀把他眼睛里的竹签取了出来。第二天,华佗问狂生:“我给你开刀,你可觉得痛?”

“酒醉如人死,酒喝醉了,痛也不觉得。”

“‘酒醉如人死’?……”华佗一听,心中亮起来了:病人醉后开刀,便可减少痛苦。但他还不放心,便决定自己试试看。

晚上,华佗一边喝酒,一边对徒弟吴普说:“等我喝醉后,你在我腿上割蚕豆大一块肉下来。”吴普吃惊地问:“这做什么?”“你别管,你照我的话去做好了。”吴普一向尊重师傅,便照他的话做了。第二天,华佗酒醒,笑得跳了起来,连声说:“果然不错,果然不错。”从此,华佗便用这个办法来给病人开刀,把它叫做“沉醉法”。

“沉醉法”试用了一个时期,华佗觉得不理想,动大手术人还感觉痛。他又苦思冥想起来,但总是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有一天,一个妇女带着孩子来请华佗治病。华佗一看,只见男孩嘴流清涎,眼泪汪汪,不能说话。华佗认为这孩子中了毒,就给他吃清热解毒的药。那孩子吃了药,不多一会,就开口说话了。华佗问他:“你吃了什么东西?”孩子说:“我在荒草地里挖野果,挖到蛋大的一块东西,刚吃了一口,舌头根就发麻,不能说话了。”华佗一听,很感兴趣:“在什么地方?你快带我去看看。”孩子带着华佗到荒草地去挖了一个,华佗亲自尝一尝,果然舌根发麻,半晌不能说话。嗨,能起到麻醉作用。华佗便把这药命名“麻药草”。麻药草用了一段时间,效果很好,可惜就是麻醉时间短,还不能完全解除病人的痛苦。

有一次,华佗到乡下行医,碰到一个奇怪的病症:病者牙关紧闭,瞪着眼;口吐白沫,手攥拳,睡在地上不动弹。华佗上前看看神态,按按脉搏、摸摸额头体温,一切正常。又问病者过去有过什么疾病。病人家里的人说:“他身体非常健壮,什么疾病都没有,就是今天他误吃了几朵臭麻子花(又名洋金花),才得了这样的病。”

华佗听了忙说道:“快找些臭麻子花拿来我看。”

病人家的人就连忙把一棵连花带果的臭麻子花送到华佗面前,华佗接过臭麻子花闻了闻,看了看,又摘朵花放在嘴里尝了尝。顿时觉得头晕目眩,满嘴发麻:“啊,好大的毒性呀!”

华佗摸清了得病的原因,就对症下药,用清凉解毒的办法把病者救了过来。华佗临走时,什么也没要,就要了一捆连花带果的臭麻子花。

华佗把臭麻子花背到家,高兴地对老婆说:“这回我找到了能麻醉人的草药了。”

他老婆一看说:“嘿,我说你得了什么宝贝呢?原来是臭麻子花,有什么稀罕,这东西我娘家庄前屋后到处都是。”

华佗说:“那好呀,你赶快到你娘家去尽快地再多收一些臭麻子花来,给我配制麻醉药用。”

他老婆听了把嘴一撇说:“你今个尝试,明个配制,也不知你哪一天能把麻醉药配制好啊!”

华佗听了笑笑说:“‘世上无难事,就怕有心人。’只要我不死,我一定要把麻醉药配制出来。”

就从那天起,华佗又开始对臭麻子花进行尝试。他先尝叶,后尝花,然后再尝果根,试验结果,要数臭麻子果的效力最好。

又有一天,华佗上山采药,见猎人抬只死虎下山,虎嘴上还横穿着一支长箭。华佗问道:“这么大的老虎,怎么打死的?”猎人指着箭说:“是用毒箭射死的。”华佗伸手去摸箭,猎人忙上前拦住说:“箭头上有麻药,危险!”麻药!华佗想:“什么样的麻药能把老虎麻死呢?”为了弄清麻药的根源,华佗跟猎人交起了朋友,两个人相处很密切。有一天,华佗问猎人:“麻药是几味什么药制成的?”猎人终于告诉了他:“是用曼陀罗种子、草乌、天南星制成的。”华佗听了很高兴,把这几味麻药和酒拌成散剂,取名“麻沸散”。

从此,华佗无论是给人破腹、锯腿,还是截手,他都先让病人喝麻沸散,失去知觉后,再开刀动手术。这样,病人的痛苦就减少了很多。

曹操有偏头痛的病,发作时疼痛难忍。曹操请来华佗治病,华佗告诉曹操,先服下“麻沸散”,然后切开头颅,把致病的“疯痫”取出即可。在华佗看来,这是一个“小手术”。但是,曹操怀疑华佗借机谋害自己,所以拒绝治疗,并把华佗投入大牢直至困死牢中,自己也因耽误了治疗而不久死去。“麻沸散”的配方,因华佗的牢狱之灾而失传,很是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