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树人文库-揭秘一生的中药故事
15687900000003

第3章 大黄

大黄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止血,活血化淤,清利湿热的功能。广泛用于治疗大便秘结、痈肿、疔疮、目赤肿痛、痄腮、喉痹、牙龈肿痛、血热妄行引起的各种出血、淤血经闭、产后腹痛、跌打损伤、湿热泄痢、黄疸、水肿、中风痰迷等等,有荡涤胃肠,推陈致新,安和五脏之功。大黄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应用已久,始载于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因其色黄,故名。历代本草均有收载:《千金方》称大黄为锦文大黄;《吴普本草》称大黄为黄良、火参、肤如;李当之《药录》称其为将军;而《中药材手册》则称之为川军。

中草药里的大黄,原来不叫大黄,叫“黄根”。为什么后来叫成大黄了呢?有这么一段故事。

从前,有个姓黄的郎中,他家祖传下来擅长挖黄连、黄芪、黄精、黄芩、黄根这五味药草,到他这一辈还专门用五味黄药给人治病,所以大伙儿都管他叫“五黄先生”。

每到春三月时,五黄先生就进山采药。靠山有个小村,他每次进山采药时就借住在村民马骏家中,直到秋后才离去。马骏务农,全家只有夫妻二人和一个孩子。五黄先生与马家结下了深厚的交情。

有一年,五黄先生又来挖药,他走到那个山村发现马家的房屋没有了。乡亲们告诉他说马家去年冬天遭遇了一场大火,房屋被烧光,他媳妇也被烧死了。如今,爷儿俩只好跑到山上去住石洞。

五黄先生十分难过,就到山洞找到马骏父子。马骏看见五黄先生,抱头痛哭。五黄先生说:

“你现在一无所有,不如带上孩子跟着我挖药、卖药去吧。”

马骏从此就跟着五黄先生学挖药。不到半年工夫,马骏就学会了挖五黄药。但是,五黄先生却从不教他治病。一天,马骏说:“老哥,你怎么不教我治病呢?”

五黄先生笑道:“我看你这人性子太急,不适合当郎中。”

马骏有些不满,便暗暗注意五黄先生怎么给人治病,什么病该下什么药。日久天长,马骏多少也摸透了一些门道,就背着五黄先生给人治起病来了。碰巧,还真让他治好了几个人,马骏十分高兴。

有一天,五黄先生不在家,有一个孕妇来找郎中。这妇人身体虚弱、骨瘦如柴,原来是泻肚子。本来止泻应用黄连,马骏却给她用了促泻的黄根。病人回去吃了两剂药,大泻不止,没过两天就死了。病人家属就把他扭送进了县衙。县官审明经过,就断了马骏一个庸医害人的罪名。

这时,五黄先生赶来,跪在堂前,说:

“老爷应该判我有罪。”

县官问:“你是什么人?怎么有罪?”

“他是跟我学的医,我教的不清,罪在我身。”

马骏闻听,急忙说:“老爷,是我背着他干的事,跟他没关系。”

县官问明他俩的关系,感到这两个人如此重交情,很是敬佩。平日,他也听说过五黄先生的大名,所以县官罚他们送给死者家里一笔钱,就放他们两人出衙了。

马骏羞愧万分,后来,踏踏实实地埋头挖药,人也变得稳重多了,五黄先生这才教他行医。为了记住前面的教训,五黄先生便将五味黄药中黄根,改为“大黄”,免得后人再错用了这一味药。

大黄,蓼科,大黄属。多年生草本,高1~2米,根状茎粗壮,茎直立,上部分枝,有纵沟,疏生短柔毛。春月长叶,叶呈掌状浅裂,略似心脏形,有长叶柄,上面平坦,互生托叶结合,如同鞘状包围在茎上,膜质,开裂,通常生柔毛。花序大,圆锥状;花梗细弱,中下部有关节;夏季叶腋开花,花小常绿色,无花冠,有六个相同的萼片,雄蕊有9个,花柱3个。瘦果有三棱,沿棱生翅,顶端微凹,基部心形红色。原产于我国,分布于陕西、湖北、四川和云南。生于山地、野生或栽培。根状茎可供药用。

大黄其性苦寒,易伤胃气,故脾胃虚弱者慎用;另外,大黄其性沉降,且善活血化淤,故孕期、哺乳期妇女也应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