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说的医生助手,并不是护士,而是药用动物,它们提供名贵药材给医生,替人治病,所以人们高兴地称它们为医生的好助手。鹿是医生好助手中最有名望的一个,尤其是大名鼎鼎的梅花鹿。
鹿几乎全身可做药。公鹿每年春天生出来的没有骨化的嫩角,其外表长着绒毛的皮肤,皮肤内有丰富的血管,这种嫩角被称为鹿茸。鹿茸长得很快,两个月后便可收茸,若不及时收取,便会骨化变硬而失效。鹿茸是众所周知的名贵药材,内含鹿茸精,有强身滋补的功效,是医治神经衰弱,增强人体内各种内脏的功能的良药。鹿角可治疗疮疡、肿毒,鹿胎能补气养血、助肾壮阳,鹿筋能强筋健胃,内脏制成的全鹿大补丸,也是有名的滋补剂。为了养鹿取茸,国家兴办了不少养鹿场,这样既可以得到大量的鹿茸,又能够保护野生的公鹿免遭枪杀。
鹿生活在山中偏僻的树林里,吃食野草、树叶和嫩枝。鹿无什么锐利的武器,它只有机警的性格和善于奔跑的能力。听觉很灵,堪称顺风耳,森林中只要有一点响动,它都能听到。
它胆小,闻到一点声响,也会惊恐万状,看到敌人则会拼命奔跑,飞过悬崖,跃过深渊,以求活命。鹿对天气变化十分敏感:
每逢久雨天要放晴时,鹿群便会绕着山奔跑;如果晴天鹿群向着一个方向嗅闻,这是大雨即将来临的预兆。鹿成了预报天气的能手。
每到一年一次的繁殖季节,公鹿变得格外凶恶,为了争得配偶,公鹿之间会来一场生死搏斗,直到剩下一个公鹿为止。
人工饲养时,配种后的公鹿不能立即放回公鹿群中,如果给那些未配种的公鹿闻知后,就会群起而攻之,活活把这头公鹿斗死才甘休,这是动物中少见的妒忌。平时,有鹿群中,公鹿一不称心如意,还会把母鹿撞死,这也是少有的横蛮凶残。
小鹿出生后,母鹿负担一切哺育任务,公鹿则置之不理,四处流浪地过日子。母鹿十分爱护小鹿,不准人接近它的子女,如果你敢接近它们,母鹿就对你不客气,用后肢踢你,用头斗你,把你赶走才罢休。母鹿带着小鹿在野外吃草时,若遇仇敌袭击,它在率领小鹿迅速逃跑途中,会机警地伏在地上,让小鹿躲藏好,它再突然跳起向反方向奔跑,引走敌人,或者装着跛腿走不动,把敌人引诱过来,好让小鹿逃跑。危险过去,它又会返回原处寻找它的子女。这种逃难避敌保护子女的技巧确实妙不可言。
在鹿的家族中能产鹿茸的鹿有好几种,质量最好的首推梅花鹿。它的毛皮黄色,间以白点,远看像朵朵梅花,所以取名梅花鹿。梅花鹿主要产于北方,广东粤北山区也有,称为江南梅花鹿,现在野生的梅花鹿却难于找到。近年来广东各地兴办鹿场,北鹿南养已经获得成功。
广东粤北和海南省还产有水鹿,它与梅花鹿不同,它毛皮黑色,又称黑鹿。身体巨大,大的体重达250~350千克,体高1米,两耳宽大而直立。它喜欢泡在水中,露出头来,避免蚊蝇的叮咬,因此而得名。公、母鹿长有分叉的粗角,角质未骨化时,性情温驯,骨化后动不动就发怒,常常发出“沸沸”的吼声。
在海南省还有一种特有的海南坡鹿。它的经济价值可以和梅花鹿相媲美。由于它只分布在海南省,世界各地找不到它的踪迹,它的身价显得更加高贵。
海南坡鹿的外貌和梅花鹿相似,但仔细一分又有不同。
它躯体小、颈细、四肢也较为细长。它和梅花鹿一样,公鹿有角,但角型特别,主干分叉,弯曲向前呈弓形,独具一格。红棕色的体毛上,在背脊两旁和臀部散布有白色花形斑点,衬托得异常华丽。
海南坡鹿主要栖息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地势平缓、景观开阔、植被繁茂的丘陵平原地区。它们虽然主要是吃青草和嫩树枝,但也会到盐碱地和火烧迹地舐食盐分和灰分,增加营养,滋补身体。海南坡鹿喜欢三五成群活动,并且仔母相随,相依为命。觅食时警惕性很高,每吃三两口便抬头张望,谛听动静,吃饱后即行遁藏。一旦发现敌人,立即疾驰狂奔,纵使途中有数米高的灌木丛,或一两丈宽的河沟,也能一跃而过,毫不在乎,往往使它们的敌人望而兴叹,使自己的同族兄弟十分钦佩。
海南坡鹿是我国珍稀的热带鹿种。过去由于受到贪图私利的人的滥捕,它的数量急剧下降,目前仅存20~30只了。
为了拯救这一珍兽,我国政府已宣布它为国家第一类保护动物,并在海南省的大田和邦溪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以确保海南坡鹿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