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
15701800000031

第31章 大明官场乱斗之严嵩死磕徐阶(7)

因此,时间一久,事情又有了变化。史书记载说:“久之,世蕃亦忘旧事,谓‘徐老不我毒’。鸠工大治馆舍,阴贼弥甚。”——意思是,时间一久,严世蕃把过去的怨恨淡忘了,认为徐阶不会害我。于是又开始大兴土木,私下里越发阴毒狠辣,干了几件狠事。

终于,最有戏剧性的一幕,在整个事件的结尾发生了。

严世蕃第二次被捕,罪名很多。不少人都想在此次彻底打翻他。而此时,被关在监狱里的严世蕃却并不害怕,消息灵通,头脑敏锐。他认为,按照当时司法部门办案人员拟就的判决报告,自己一定可以活命。

直到这时,徐阶才真正出面。他恍如绝顶太极高手,飘飘长袖轻轻一挥,严世蕃便无可挽回地踏上了奈何桥——

司法办案人员在将报告呈送给皇帝之前,先悄悄地请徐阶过目。徐阶看过后,很严肃地问他们是想救严世蕃,还是想杀严世蕃,众人皆曰欲杀之。

徐阶徐徐点拨他们:

报告中,将杨继盛、沈炼等公认的忠臣被杀,列为严氏父子罪行和指斥严氏父子为奸臣的条款,全部是皇帝最忌讳的。因为,杀杨继盛等人时,虽然严嵩做了手脚,但最后是皇帝画的勾。皇帝天纵英明,最讨厌别人认为自己会被人利用。而指斥严氏父子为奸臣则更糟糕,如果他们是奸臣,那么使他们在二十多年中势焰熏天的皇帝是什么?

众人心悦诚服,一致请求徐阶亲自执笔写这份报告。徐阶微微一笑,从怀中掏出了一张早已拟好的报告。众人传阅过后,很服气,赶忙关紧房门,立即抄写、加盖印章、密封,呈递给了皇帝。

据说,这份报告只有寥寥几行字。其大意是:严氏父子辜负了皇帝的深恩厚泽,不思悔改,把江西南昌被广泛认为聚有王气的一块土地据为己有,营造府第;并蓄养数千死士,勾结倭寇,图谋不轨,意在叵测;并且作好了一旦不成,便逃往日本之准备。等等。

报告呈递上去后,小有波折,皇帝便批示:严世蕃及有关人等立即斩首;抄没严家所有家产;剥夺严嵩的一切政治权力和待遇,削籍为民,就是开除公职的意思;所有严氏家族有关人等或者处死,或者发配边疆充军。

由是,严氏家族彻底败落,再无翻身之可能。

据说,抄家时,严嵩请求领头的官员说,念自己年事已高,可否给留下一些药品?

那位官员问道:“是否有治疗刀剑红伤之神药?”

严嵩答曰:“有很多。”

那位官员很严肃地问:“那些药,能治好杨继盛脖子上的伤否?”

严嵩默然。

严嵩抄家的清单相当壮观,放在今天,可能可以出版一系列漂亮的大画册。

这样讲,比较简单明了:

除了三万多两黄金、两百多万两白银,大约可以折合今天的几亿元人民币之外,其他的古玩珍宝、书画作品、工艺制品、金银玉器等等,可能比今天我国最大的博物馆展示出来的东西还多。这还不算可能分布于好几个地区的房地产和面积相当广大的土地。

关于严嵩的下落,说法不一。有一种说法认为,抄家后,他寄居在过去的亲朋故旧家里,老病而死。更多的人则更加倾向于相信他临死前几年靠乞讨为生,最后,死在一个看守坟墓的草棚里。显然,那些痛恨或讨厌他的人,更愿意接受后一种说法。

徐阶做首辅的时间并不长,但却极为有效地建立起了自己一代名相的声誉。

此时的徐阶,可能比嘉靖皇帝自己还要了解嘉靖皇帝。在皇帝将严嵩的办公室赐给徐阶使用之后,徐阶立即在里面大书条幅,曰:“以威福还主上,以政务还诸司,以用舍刑赏还公论。”言下之意是说,威福本来是属于皇帝的,可是严嵩坐在这儿作威作福;国家事务本来是各部门负责的,可是严嵩独揽了大权;任免官吏、赏功罚过本来是有公论的,可是过去严嵩全凭自己好恶。如今,要全部予以拨乱反正,还其本来面目。

这样的表示一出现,众人当然高兴,皇帝更是喜悦。史书上记载了不少徐阶在此期间的作为。大体上,他在使皇帝相当愉快的同时,也把事情处理得很漂亮,使嘉靖一朝四十年来累积起来的乖戾之气,舒缓了不少。譬如,鼓励人们畅所欲言,以便纠正弊端;悄悄为一些受了冤枉的官员恢复名誉与工作;在不动声色之间,改变了皇帝以往猜疑苛刻的习惯性思维,以宽大之意引导皇帝,等等。到最后,把个相当难侍候的嘉靖皇帝,侍候得对待徐阶“恩礼特厚”、“谆恳如家人”,“帝日益爱阶”,简直就像换了个人。

而且,嘉靖一朝,锦衣卫动不动就快马而出,去抓那些惹皇帝不高兴的臣子,弄得大家全都像个小媳妇似的,每说一句话都要先看看别人的脸色。而自从徐阶当政以后,锦衣卫越来越少出动,监狱里面关着的人也越来越少,人们普遍开始敢于为国家的事务说话和工作,并且不怕动辄得咎了。于是,徐阶自然被人们交口赞誉为一代名相。

在人事上,徐阶做过三件较大的事情,全部都对他个人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一件,还对我国历史发生了重大作用。

第一件事,公元1566年,即嘉靖四十五年二月,海瑞上书痛斥皇帝,被皇帝抓到监狱里关了十个月。其间,作为首辅的徐阶,曾经多次为海瑞说好话,这应该是嘉靖皇帝到死也没有杀掉海瑞的原因之一。

我们知道,徐阶出身于一个小官僚家庭,家境曾经相当贫寒。十几年次辅、首辅做下来,到如今,他的家族已经成为松江地区最大的地主之一,其弟弟与三个儿子也横行乡里,巧取豪夺,成了真正的土豪劣绅。有许多学者认为,他家的土地至少有六万亩,还有一说是二十四万亩,最多的一个记载则认为这个数字应该是——四十万亩。经历过“文革”的人们应该还会记得,四川省大邑县“收租院”里的那位刘文彩,其拥有的土地是两万多亩。这种情形,超出了我们传统理论框架的知识范围,可能是众多历史学家们评价这位嘉隆年间的大名臣时欲说还休、特别谨慎的原因。

后来,海瑞成为徐阶家乡的最高长官后,收到了许多乡民控告徐氏家族的告状信,因此,海瑞与徐氏家族和退休在家的徐阶发生激烈冲突,弄得徐阶灰头土脸,被迫退出许多土地,险些吐血。

第二件事,徐阶推重并荐举了高拱,使他成为内阁大学士。此后,一步步得势的高拱对徐阶越来越不客气,最后,终于迫使徐阶退休回家。并且,高拱不依不饶,所做的事情,但凡与徐阶有关,就全部反着来,只要能让他难受就行,搞得徐阶简直是痛不欲生。假如不是张居正很快挤走了高拱的话,徐阶的晚年生活可能会极其悲惨黯淡。

第三件事,徐阶从很早的时候,就特别欣赏张居正,一直予以栽培奖掖。到嘉靖末期,在他的苦心提携下,张居正已经基本接近了帝国政治的核心层,并为后来的快速上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未来的岁月里,此人一旦施展拳脚,便立即风生水起,大明帝国之朝局全然为之一变。流风所至,引来无数评说,褒贬臧否,人言言殊,以至于死后已经四百多年,直到今日,仍然没有人能够令人信服地为此人一锤定音,盖棺论定。遂成为大明帝国、甚至整个中国历史上一个真正的奇观。

可能正是由于这位对自己执弟子礼的张居正,徐阶才得以安度晚年。直到万历十一年,八十一岁的徐阶去世。在此前一年,即万历十年,比他年轻得多的张居正,则已经先他而去。

史书对徐阶的评价是:有宰相的胸怀气度,能够保全良善的臣僚,对国家弊端多有匡救。因此,虽然曾经有过“委蛇”——就是耍心眼儿的意思,但并不失大节。

我们已经看到了,在那种时代大背景下,这真的已经实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