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现代奥运会开幕式历史演进的研究
15707700000020

第20章 《奥林匹克宪章》关于奥运会开幕式规定的历史演进(3)

1993年,《宪章》规定开幕式应该在不早于正式比赛前一天举行。这就允许开幕式在16天正式比赛前一天的晚上举行。

1995年《宪章》的改变主要包括:国家元首采用了HeadofState的说法;贵宾席改为官员席的包厢;代表团之前标示国家名称的牌子由shield bearing the name of itscountry改为a name board bearing its name;宣誓中的“脱帽”被取消,因为在大部分场合并没有多大用处。

1997年9月3日生效的《宪章》,直到1999年经过汉城第109次全会通过,都没有对开幕式进行相关的修改。

2分析与讨论

开幕式的程序由国际奥委会确定,奥运会组委会必须忠实地执行。在国际奥委会成立一百年之际,1994年的《奥林匹克宪章》提出了开幕式的程序框架。原则上,只有在这些典礼程序完成后才能进行1976年《宪章》中规定的“竞赛、体操表演或其他的表演活动”或进行1994年《宪章》中规定的“艺术活动”。20世纪80年代初的世界局势和抵制使得《宪章》作出了必要的反应,比如宣誓持旗的变化。同时,虽然国际奥委会对主要典礼的设计与进行有严格的规定,但奥运会的组委会也可在不同的庆典仪式中做出能代表当地价值、取向和创造性的选择,如运动员列队入场音乐的选择、火炬最后传递人的选择,这些都传达着组织者要表达的文化信息。例如,慕尼黑奥运会的开幕式表现的既无宗教、军事和民族沙文主义色彩,也不过分浮华,而是试图表现出自然、轻松并在运动会场中的人员及看台上的观众之间建立一种亲密融洽的关系。另外,代表团列队入场音乐的选择也很好地反映了组织者的这方面的意图,尽管不可能用某个国家特有的音乐伴奏来表示对各个国家代表团的敬意,但运动员入场的伴奏音乐确实选用了轻松的民间进行曲,尤其是选用了世界各地的民歌。

从变革的角度来看,上任奥委会主席基拉宁勋爵引导的改革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在其接班人萨马兰奇的领导下得以加速进行。国际奥委会逐渐以其不断增加的自信和坚定性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成功:更好地规定了其管辖范围并有效地保护了它;在广大的国际市场经济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政治和外交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国际奥委会在政治、经济和体育世界中分享了真正的权力,并得到了称职和负责的合作伙伴的名声,成为一股强大和不可抵挡的力量。

萨马兰奇领导下的奥林匹克运动思路非常清晰:改革国际奥委会;使奥林匹克运动更团结和自治;给奥运会注入其在21世纪继续发展的活力。这位主席还认识到了新闻界的重要性。他认为,重要的是使国际奥委会的地位得到承认,使其生存办法和规则得到人们的尊重和接受。其目的是:寻求一种介于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方式,使每个人可以拥有各自的政治、知识和文化特性,但要在奥林匹克大家庭中找到欢乐,同时,奥林匹克运动必须与文化相连。

(六)2000年《奥林匹克宪章》

2000年《奥林匹克宪章》在第69条的规定中,增加了开幕式“应反映和描绘奥林匹克主义的人文原则并促进其传播”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奥林匹克宪章》,奥林匹克出版社2001年版,第91页。;同时取消了之前规定的至少一年上报的时间限制。附则中,关于开幕式的规定最明显的一点变化就是运动员宣誓的誓词增加了反兴奋剂的内容Inthename of all the competitorsI promise that we shall take partinthese Olympic Games,respecting and abiding by the rules which governthem,committing ourselves to as port without doping and without drugs,in the trues piritof sportsman ship,forthe glory of sport and the honor of our teams(同上注,第95页)。

在1972年发表的兴奋剂检测方式和程序的小册子及其在1972年奥运会中的使用,标志着国际奥委会正式开始针对兴奋剂采取了广泛的措施。然而考虑到涉及全世界范围的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伦理和公平问题,国际奥委会经过了20多年的仔细考虑和观察才在《宪章》中有所修改。

(七)2004年《奥林匹克宪章》

2004年《奥林匹克宪章》参见2004年《奥林匹克宪章》(现在实行版),下载自国际奥委会官方网站http://wwwolympicorg/uk/utilities/reports/level2_ukasp?HEAD2=26&HEAD1=10,2008年4月13日访问。关于开幕式的规定是变化最大的。形式方面的变化是相关规定变为第58条,内容方面则只是单列了条目,完全删去了之前几乎所有版本的《宪章》都详细规定了的附则部分,这一方面是赋予举办国和举办城市更多的权力,另一方面似乎也在告诉人们,这些内容已经约定俗称,甚至不太需要更多的文字表述来予以框定。

第一,特别强调了必须严格遵守国际奥委会礼仪指南。

第二,所有仪式的程序都要事先上交国际奥委会,以获得批准,但是英文措辞有细微变化The detailed programme of such ceremonies shall be put forward by the OCOG and submitted to the approval of the IOC Executive Board改为The contents and details of all scenarios,schedules and programme so fall ceremonies must be submitted to the IOC foritsprior approval。

第三,分别列出了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国家元首宣布开幕的致辞。夏季奥运会的没有什么变化:“我宣布……(举办城市名)举办的第……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IdeclareopentheGamesof…(nameofthehostcity)celebratingthe…(numberoftheOlympiad)…Olympiadofthemodernera冬季奥运会的英文措辞略有变化从IdeclareopentheGamesof…(nameofthehostcity)celebratingthe…OlympicWinterGames改为Ideclareopenthe…(numberoftheOlympicWinterGames)OlympicWinterGamesof…(nameofthehostcity)。

第四,强调除了国际奥委会主席和奥组委主席的简短演讲外,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没有权力在奥林匹克的仪式上代表任何国家、政府或者个人发言。

(八)小结

第一,《奥林匹克宪章》是指导奥运会开幕式的根本大纲,其关于开幕式规定的发展和变化是奥运会开幕式演进及其历史背景的真实写照。

第二,《奥林匹克宪章》在有些时候是起着引领作用,但在很多其他情况下,则是在对史实进行充分考虑后才做出的修订,具有承前启后的总结和展望性质。

第三,《奥林匹克宪章》关于开幕式的规定反映了整个奥运会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变迁,诸如冬奥会地位变化、仪式与文艺表演的地位变化等。

第四,《奥林匹克宪章》关于开幕式的规定有其一定的独立性,代表着奥林匹克运动和国际奥委会的独立和权威,同时也由开幕式的意义结构所决定,这是开幕式维持其仪式效力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