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宋八大家名篇著译-柳宗元散文
15726000000017

第17章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永州韦使君[1]新堂记

【题解】

这篇文章是作者被贬谪永州后为韦使君建造的新堂落成而写的。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通过新堂建造前后的变化,歌颂了韦使君的政绩,表达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官吏要因俗成化,除残佑仁,废贪立廉,抚谕百姓。

【原文】

将为穹谷嵁岩渊池于郊邑[2]之中,则必辇[3]山石,沟涧壑[4],陵绝[5]险阻,疲极人力[6],乃可以有为也。然而求天作地生[7]之状,咸[8]无得焉。逸其人[9],因其地,全其天[10],昔之所难,今于是[11]乎在。

永州实惟九疑之麓[12]。其始度土[13]者,环山为城。有石焉,翳于奥草[14];有泉焉,伏于土涂[15]。蛇虺之所蟠[16],狸鼠之所游。茂树恶木,嘉葩毒卉[17],乱杂而争植[18],号为秽墟[19]。

韦公之来,既逾[20]月,理[21]甚无事。望其地,且异之。始命芟其芜[22],行[23]其涂。积之丘如,蠲之浏如[24]。既焚既酾[25],奇势迭[26]出。清浊辨质[27],美恶异位。视其植[28],则清秀敷舒[29],视其蓄,则溶漾纡余[30]。怪石森然,周于四隅[31]。或列或跪,或立或仆,窍穴逶邃[32],堆阜突怒[33],乃作栋宇,以为观游[34]。凡其物类,无不合形辅势[35],效伎于堂庑[36]之下。外[37]之连山高原,林麓之崖[38],间厕隐显[39],迩[40]延野绿,远混天碧,咸会于谯门之内[41]。

已,乃延[42]客入观,继从宴娱,或赞且贺曰:见公[43]之作,知公之志。公之因土而得胜[44],岂不欲因俗以成化[45]?公之择恶而取美,岂不欲除残而佑仁[46]?公之蠲浊[47]而流清,岂不欲废贪而立廉?公之居高以望远,岂不欲家抚而户晓[48]?夫然[49],则是堂也,岂独草木土石水泉之适[50]欤?山原林麓之观欤?将使继公之理者[51],视其细知其大[52]也。

宗元请志诸石[53],措[54]诸壁,编以为二千石楷法[55]。

【注释】

[1]韦使君:元和七年(公元812年)新任命的永州刺史,名宙。汉朝人称刺史为使君,后世沿用它来尊称州郡的长官。[2]穹谷:深谷。嵁(kān)岩:峭壁。渊池:深池。郊邑:郊指城外,邑指城中。[3]辇(niǎn):人拉的车。这里作动词用。[4]沟:作动词用,沟通、开凿的意思。涧:山溪。壑(hè):山沟。[5]陵绝:越过。[6]人力:即“民力”。[7]天作地生:自然生成。[8]咸:都。[9]逸其人:使人民安逸不服劳役。[10]全:保全。天:指天然形状。[11]是:指新堂。[12]九疑:即九疑山,在今湖南省宁远县南,相传虞舜葬在这里。麓:山脚。[13]度土:指度土建州。度,量度,这里是勘测规划的意思。[14]翳(yì):遮蔽。奥草:深草。[15]伏:隐藏。涂:污泥。[16]虺(huǐ):一种毒蛇。蟠:也写作盘,屈曲。这里指盘踞。[17]葩(pā):花。卉:草。[18]植:生长。[19]秽墟:荒芜不堪的地方。[20]既:已经。逾:超过。[21]理:治理政事。唐人写文章避唐高宗李治讳,用“理”字代“治”字。[22]芟(shān):削除。芜:荒草。[23]行:这里是疏通的意思。[24]蠲(juān):除掉污秽。之:指泉。浏如:水清澈的样子。[25]酾(shī):疏导。[26]迭:轮流地、交替地。[27]辨质:因质地不同而分开了。[28]植:指树木。[29]清秀:即“青秀”,花草秀丽。敷舒:指树木生长得舒展繁茂。[30]溶漾:水动荡的样子。纡(yū)余:曲折萦绕。[31]周:环绕。四隅:这里指四方。[32]窍穴:这里指山洞。逶:曲折。邃:深远。[33]阜:小土山。突怒:挺立的样子。[34]观游:观赏和游览。[35]合形辅势:配合自然的形势。[36]效:献。伎:同“技”,技巧。庑(wǔ):堂下四周的房子。[37]外:指新堂外面。[38]林麓:布满树木的山脚。崖:边际。[39]间厕:相互交杂。隐显:若隐若现。[40]迩:近。[41]谯门:城门上的高楼,用来眺望敌人的,又叫谯楼。因为新堂建在城内,所以说“谯门之内”。[42]延:邀请。[43]公:指韦使君。[44]因土而得胜:顺着山水的自然而获得胜景。因,藉,这里是顺着。胜,胜景。[45]因俗以成化:顺着风俗而形成教化。化,教化。[46]除残而佑仁:除掉残害人民的坏人而保护善良的百姓。[47]蠲浊:去掉污泥浊水。[48]家抚而户晓:挨家逐户去安抚晓谕。[49]然:这样。[50]适:指适意。[51]继公之理者:即下任刺史。理,治理。[52]细:指修筑新堂这件事。大:指治理永州的志向。[53]志诸石:即刻在石碑上。志,记载。[54]措:放置。这里是嵌置的意思。[55]编:指编入卷册。二千石:汉时刺史的薪俸是二千石,因而用二千石作为刺史一级官史的代称。楷法:表率,楷模。

【译文】

如果要想在城邑中建造幽谷、峭壁和深池等人工景点,那就必须运山石,凿沟涧,越过险阻。而这只有耗尽百姓的人力,才可能建造得起来。可是要想使它有那种天造地设的自然状态,也是不可能的。既要想不耗费民力,又要能顺应地形,保全天然之美,这种在过去很难办到的事情,现在却在永州出现了。

永州在九疑山麓。最初搞勘测规划的人,环绕着山麓建起了永州城。这里有奇妙的山石,然而却被深草遮蔽着;这里有迷人的清泉,然而却被污泥掩盖了,成了蛇虫盘踞、狸鼠出没的地方。茂盛的树和丑恶的木,香艳的花与有毒的草,混杂在一起竞相生长。因此被人称作荒芜不堪的地方。

韦公来到永州做刺史,已经一个多月了。政事办理得很好,清平无事。他望见这块土地,感到它很奇妙,这才命人割掉了丛生的杂草,挖去了骯髒的泥污。割掉的杂草堆起来像小山一样,泉水去掉了污泥显得非常清亮。等到烧掉了杂草、疏通了清泉后,奇特的景致便接连显露出来。清澈和污浊分开了,美丽与丑恶再不混杂在一起了。看那树木,青翠秀丽,舒展繁茂;看那清泉,微波荡漾,曲折萦回。那些奇妙的怪石,都露了出来,环绕着四周,有的像列队,有的像跪拜,有的像站立,有的像卧倒。石洞曲折幽深,小山昂然挺立。于是韦公就在这里建起了楼宇,作为观赏和游览的地方。这里所有的景物,没有一件不与地形地势相适应,好像献技在大堂廊屋下面。城外波浪般的连山,高大的峰峦,以及长着密林的山麓,峭陡的悬崖,穿插交错,若隐若现。近处延伸到碧绿的原野,远处与蔚蓝的天空连成一体。这一切,都汇集在门楼之内。

于是韦公邀请宾客前来参观,接着又举行宴会娱乐。有人一边赞誉一边祝贺说:“看了韦公修建的新堂,便了解了韦公的志向。您顺着山水的自然形态而获得胜景,难道不就是想顺着当地的风俗来形成教化吗?您铲除恶木毒草而保留嘉树鲜花,难道不就是想除掉残害人民的坏人而保护善良的百姓吗?您去除污泥而使泉水清亮,难道不就是想清除贪污而提倡廉洁吗?您登临高处而纵目远望,难道不就是想挨家逐户去抚慰百姓吗?如果是这样,那么建造这座新堂,难道仅仅是为了欣赏草木、土石、清泉,或者是为了观看山峦、原野、林麓吗?它是想使继承韦公来治理永州的人,能够通过这件小事,懂得治民的大道理啊!

宗元请求将这篇记文镌刻在石板上,嵌在墙里,编入书中,作为刺史的楷模。